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繪者:無止盡的夏天 盲蛇 毒性:無 家族 盲蛇科 最大長度 18 cm 台灣棲地分布 台灣全島及沿海島嶼,低於海拔500公尺處。 全球棲地分佈 遍佈全球; 沙烏地阿拉伯,阿曼蘇丹國,埃及,利比亞,科威特,尚西巴,坦桑尼亞,莫三比克,索馬利亞,喀麥隆,貝南共和國,多哥,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共和國,茅利塔尼亞,加彭,中非共和國,馬達加斯加, 葛摩聯邦(馬約特,莫埃利,安如),諾西貝,馬斯克林群島,賽席爾,模里西斯,羅德里哥島,越南,寮國,泰國,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雕門島,柔佛州:詩巫島),印尼 (蘇拉維西,科摩多島),所羅門群島,中國南部(海南,廣東,廣西,福建,貴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雲南,浙江),台灣,日本(琉球群島,包括釣魚台),印度(馬哈啦詩特拉邦, 阿魯納洽爾邦),安達曼群島,尼可巴群島,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尼泊爾,菲律賓(巴拉望島: 卡拉棉群島,班耐島,呂宋...等),新幾內亞,諾魯,澳大利亞 (科克群島,CKI,北領地國家公園),新克里多尼亞,日本,墨西哥(外來種),瓜地馬拉(外來種),貝里斯,美國(佛羅里達及夏威夷之外來種),東印度群島,開曼群島,聖馬丁島,聖巴特島。 生態描述 這些東南亞的小型蛇類看起來就像又黑又亮的蚯蚓,並成功地以藏匿於苗圃土壤內的方式,於許多亞熱帶及熱帶地區繁衍。牠們是群很好的殖民者,據大部分的資料指出,盲蛇大概是世界上唯一純單性生殖的蛇種:牠們全都是母的,且為無性生殖,因此只需要一條盲蛇就能產生一個群體。 盲蛇 被造物主設計為適合生存於地底,但牠也能夠於地表及水底下行動。下大雨時,通常會破壞地底下儲藏的空氣,而使牠們不得不被破壞時鑽出地表。牠們也會出現在枯葉堆裡,死去的樹木或石頭底下,但被發現時常被誤以為是蚯蚓而被忽略。一但被發現,牠們會以腹部努力地抓緊地面並劇烈地擺動加以逃逸。有時候牠們會將尾巴的尖端刺入捕捉者的身體裡,引起一陣無害的刺痛。 這種蛇類以螞蟻、昆蟲的幼蟲及甲蟲為食。對牠的狩獵技巧我們所知道的很有限,且看起來牠似乎是個投機取巧的食客。反之,牠則是許多其他大型生物的獵物 - 大多是鳥類、大型蛙類、爬蟲類及其他蛇種。 盲蛇的繁殖習慣因牠們為單性生殖的蛇種(能在沒有雄性介入的情況下繁殖),而在蛇類內顯得相當獨特。牠們同時也是卵生的,但很少有其生產行為的研究。懷孕的母體通常出現於4月~7月。產蛋量為2~7顆不定;這些小巧的蛋大約僅13mm x 4mm大。 學名與俗名 Ramphotyphlops 源自希臘文的 "typhlops",指盲的。 rhamphos,指彎曲的喙部,可能與早期爬蟲學家所發現,吻部有尖骨的物種有關。" (A Field Guide to the Snakes of Borneo, Stuebing & Inger, 1999); braminus ,拉丁文的"Brahmin",一個印度的世襲階級。 中文的「盲蛇」或「鉤盲蛇」 意思是「看不見的蛇」或是「帶勾的/彎曲的看不見的蛇」,後者與其種名相關。 生存危機:紅火蟻、路殺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242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