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 【【癌症的產生理論】】 男女體內都有動情激素。 當一個人生病或有某種創傷時, 動情激素濃度便大幅提高, 可能是用作刺激或催化新細胞的產生, 以取代損壞的細胞。 我們確知的是, 人體正常細胞接觸到動情激素時便會複製, 就像子宮裡的受精卵。 基本上,這是修復機制。 如果修復機制在修復完成後繼續下去, 便會形成癌症。 若考慮到癌症形成的原因, 諸如吸菸、致癌物或任何會破壞組織的事物, 那麼人體的修復機制就說得通了。 從避孕藥丸的內在風險, 便能證明動情激素確實是有影響力的。 服用避孕藥的婦女罹癌的風險變成三倍。 總之,癌症形成後, 身體的自然反應是用更多新細胞來封住患部, 進而形成腫塊,也就是腫瘤。 如果身體的策略成功, 腫瘤會成為良性, 否則就變成癌症。 因此,腫瘤僅由少數的癌細胞構成, 也因此我認為, 我們的一個問題是在於一心只想拿腫瘤尺寸縮小視為衡量療效的標準。 我們不從病因對症下藥, 腫瘤只是症狀。 如果你有聽懂這整套理論, 你會明白為何免疫系統對癌症沒輒。 癌症是人體運作的結果, 因此人體不會將它視為異物。 諷刺的是,癌症本身也是修復過程的一個環節。 基本上,苦杏仁苷不過就是精製的 B17 nitriloside。 B17分子包括兩份葡萄糖, 一個是苯乙醛,一個是氰化物, 兩者鏈結在一起。 只有一種物質能夠打開結合鏈, 也就是稱為貝他解苷酶(Beta-glucosidase)的酵素。 人體沒有貝他解苷酶, 但癌細胞例外, 因此只有在癌細胞裡面, 氰化物會從B17分子釋出。 氰化物的毒性反應 可以由另一種叫做硫氰酸酶的酵素中和, 全身都有硫氰酸酶, 唯獨癌細胞沒有。 結果便是癌細胞被殺光。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35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