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兒童藝術治療》

在本書中,羅梭博士整理相關的文獻資料,將與兒童工作時藝術治療師所採用的理論取向和技法加以歸納為精神分析式、發展式、調適式以及認知一行為的藝術治療。除了對每種取向加以精闢的描述之外,作者並舉實例說明治療的原由及過程,其紮實扼要得著述,能幫助相關的實務工作者對兒童藝術治療的本質有更深刻的體認。

《超越語言的力量:藝術治療在臨終病房的故事》

『這是一本介紹「藝術治療」的書,包含了部分我在美國的學習歷程,以及返台後的工作經驗。 不過,我必須先強調:藝術的療效絕不能只靠欣賞大師的傑作而產生,每個人都可以喚醒沉睡的藝術本能,找回心中創作的熱情,藉由這樣的實際體驗,我們才真能了解藝術治療的力量。

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在旅程

影像創作讓她內在深沉的恐懼與悲傷一一流瀉,突破了自我的陰暗面,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與生命的意義。她鼓勵每個人走上獨一無二的探索旅程,輔以實用的素材、方法和活動指引:


《兒童心理解碼書》

但現代所有關心孩子的父母和老師,並不一定都具有足夠的時間、背景知識和資源,來針對孩子的問題行為,做個盤根究底的瞭解。不知如何解碼孩子表現在外的行為,不知如何抽絲剝繭找出潛藏於內在的生理、心理因素,真確尋找出問題的癥結,得以針對成因,進而採取因應的對策

《遊戲與現實》Playing and Reality

◎ 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經典名著,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及心理治療者必讀。
◎ 本書由國內知名醫師作家王浩威醫師審閱,並特別作序推薦。

《身心調癒地圖》Your body speaks your mind

身體的表相症狀就像一張地圖,
引導你走入內在生命的調癒之路!

《因愛誕生》

父親,是我最陌生的字眼,是我最想隱匿的黑洞。
但這麼多年來,我卻一直在等他帶我回家。

《解鎖:創傷療癒地圖》

彼得.列文在這本集畢生研究大成的巔峰之作中,以臨床治療師、大腦比較研究領域的學生、壓力研究科學家,以及野生動物敏銳觀察家的身分與廣泛累積的經驗,來詮釋創傷在身體、大腦與心理層面的本質與轉化。

《穿越夢境,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每晚平均做兩個小時的夢,
既是夢的導演、編劇、演員,也是觀眾。

《夢與意識投射》Seth- Dreams and Projections of Consciousness

你想不想?潛入意識深海,看看內在生命如何擴展再擴展,不曾間斷……

《簡短心理治療》

◎ 有別於其他同類書籍,本書以「如何做」為指導標的,提供臨床工作者進行簡短心理治療所需的核心概念與技巧,是一本可在診間與治療室裡立即派上用場的實用好書。
◎ 中國輔導學會、台灣心理治療學會、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共同推薦。

《他走了,不是你的錯:破除自殺迷思,讓他們的親友放下憤怒、內疚與哀傷》Survivors of Suicide

這是為自殺者的親友而寫的一本書,它能夠幫他們放下憤怒、內疚與哀傷。如果你曾因某人自殺而失去他、你認識的人曾試圖傷害自己、你曾認真考慮過自殺,或者你是諮詢師、精神科醫護人員,那麼這是一本必備的好書。「如果我沒有那樣說,如果我沒有那麼做.....」他就不會自殺了嗎?

《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

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剛好站在十九世紀跟二十世紀的交界。本書是1899年11月正式出版,第一版的版權頁卻印上了1900年。我們今天已經很習慣意識到自己是複雜的,可是回到1900年《夢的解析》剛出版,第一版只賣了300多本,說明了當時沒什麼人搞得懂他到底要研究什麼、要說什麼。

《拉岡LACAN》

當代精神分析理論大師
 拉岡緊緊跟隨著弗洛依德的足跡,成就了他在當代精神分析理論界的舉足輕重角色,但外界許多粗率的評論掩蓋了他理論的複雜度,使得他的地位遲遲未被確認。

以畫為鏡─存在藝術治療
Existential Art Therapy:The Canvas Mirror Third Edition

戲劇表現論
On the Art of Theater Expres

《聽不見音樂的天鵝舞伶》

寂靜的世界居然可以如此美麗--

莫札特四部曲之一:大魔法師
莫札特四部曲之二:光明之子

《咬一口莫札特》Mozart fur Eilige

當座頭鯨去聽歌劇:古典音樂的33首變奏

《形體的象徵與游離。空間創作論述:以公共藝術為例》

本書重點在給「形式」一個存在的理由;探索設計中的機能性與藝術中的形式意涵,如何隨著目的不同轉換成不同樣貌。相同的概念面對不同需求,轉換是必要的過程。藉由某物的形式去象徵某個主題,這樣的轉換為了增加形式的藝術性,同時產生游離的特點,跨越在不同範疇裡。

《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Power- Sex- Suicide: Mitochondria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 台灣粒線體醫學暨研究學會創辦人--魏耀揮教授專文推薦
◎ 科普書最高榮譽--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決選入圍
◎ 《經濟學人》年度好書
◎ Amazon讀者四顆半星推薦

《想像的力量:心智、語言、情感,解開「人」的祕密》

人,何以為人?
從比較認知科學的角度,
觀察人類演化的近親--黑猩猩,
探索人類認知過程的起源。

《大腦騙局》Brain Work:The mind-bending science of how you see- what you think- AND WHO YOU ARE

「只要眼睛看到、耳朵聽到,大腦就會相信。」

-史上最偉大魔術師、脫逃術師及特技表演者 哈利.胡迪尼 ( Harry Houdini )


《了不起的演化論(新版)》Evolution: The Remarkable History of a Scientific Theory

西方近代生物學的歷史,有三個顯眼的符碼:雀鳥、果蠅、上帝。雀鳥,是田野自然研究的傳統,隨著十九世紀航海帝國的擴張,深入全球蠻荒地帶,以破碎的地層化石,拼出生命起源的故事。果蠅,代表二十世紀的實驗生物學,科學家穿著白袍研究基因與染色體,揭開細胞蘊藏的生命密碼。上帝,曾經是自然科學不可或缺的背景,今日的學校卻不得不考量宗教自由與科學教育的平衡。愛德華‧拉森以清晰易讀的文字,串起各相關學科,圍繞著演化論勾勒出生命科學的知識地圖。

《死亡的臉(十七週年紀念版)》

善終是每個人追求的圓滿結局。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
但努蘭認為,死亡的藝術,也是生的藝術。
死亡的臉,處處是生命的表情。
「我們的時代沒有死亡的藝術,只有拯救性命的藝術。」許爾文.努蘭

《解剖生理學》

解剖生理學的特色就是有一大堆難記的專有名詞與奇形怪狀的人體解剖圖片,學生們除了要記清楚名詞與圖片相對應的位置外,還要了解其中的化學作用與生理反應,因此這一門學科往往讓初入醫學院的學生頭痛不已。

《生死書:死亡的生命科學》

生命是一點一滴走向死亡的旅程。自然界用三十六億年時間演化出來的「死亡」,究竟是如何巧妙的機制?人類作為生命體,老、死真是無可逃避的命運嗎?

《上帝的粒子:希格斯粒子的發明與發現》Higgs: The Invention and Discovery of the ‘God Particle’

若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是相對論,
無庸置疑,二十一世紀就是希格斯粒子!

《地球守護者:地球實驗的阿卡西紀錄》

YOU ARE NOT ALONE.

一位想探索前世的年輕人,透過回溯催眠,
驚訝地發現這是他第一次的地球轉世,
他之前的存在經驗都是在外星世界和其他次元。

《時間的故事》

你是一個對於宇宙科學有著好奇心的人
但又礙於不是專業科系或者怕內容太深無法理解嗎
或者你是對於時間毫無感覺,無視於時間的重要性
但每天的生活卻和它息息相關

《悖論:破解科學史上最複雜的9大謎團》Paradox: The Nine Greatest Enigmas in Science

世界上最聰明的科學家都曾被考倒的經典難題
英國知名物理學家教你輕鬆破解

《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Some We Love- Some We hate- Some We Eat: Why It’s So Hard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Animals

中美荷德義日韓西俄等9國授權,話題全球延燒!
內容發人深省,堪稱人類與動物關係的《正義》(JUSTICE)
觀點引領時代,媲美《雜食者的兩難》(The Omnivore’s Dilemma)


《一本就通:宇宙史》

這是一部令人驚豔的傑作
透過當今最先端科學眼界來審視宇宙,探究人和宇宙的關係
幫助讀者在無止境的宇宙尋得立足點。

《天文觀測的第一本書》

只要擁有本書
星空將不再是屬於少數人的、遙不可及的神祕世界

《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三)統御制度、角色、階級》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

一門新學科開山立派之作 演化論的里程碑
寫作格式嚴謹 參考文獻將近三千種

《機運之謎-數學家Mark Kac的自傳-》

機率的概念深植於大自然與世事之中,貫穿原子、人生和宇宙的現象。因此,大自然的真正邏輯是機率的演算。從統計熱力學到量子力學,機率是必要的語言。

《實驗室巡禮》

「觀察與好奇」是促使我們發問的動力,布萊克本與葛雷德 (2009年諾貝爾生醫獎) 就曾明確表示,他們由於好奇,想要了解染色體如何維持其完整性,開啟了端粒與端粒(酉每)的研究。然而作研究不單單是要解決問題,重要的是問出好的問題。豐富的知識、邏輯的訓練、紮實的根基,是成為評估與篩選問題的依據。

《為什麼一星期有七天? 輕鬆回答孩子常問的65個天文謎題》Sternenklar

故事從一位天文學家∕烏爾里希.沃克送給他正準備要上小學的女兒∕史黛拉第一個禮物-就是一副望遠鏡,這樣史黛拉就能在夜空中尋找她的專屬星星了。

《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

人類逃不出天擇的手掌心,神也是!

退化原來是進化:智齒、盲腸、副乳…在你身上的演化痕跡

《宗教的慰藉》Religion for Atheists: A non-believer`s Guide to the Uses of Religion

人可以選擇不信仰宗教,
卻沒有人不需要面對生命的終極課題。

《孔子的幸福論與老莊的本心》

本書是用現代語言,以「公開靈言」的形式,
從靈界降下孔子、老子、莊子對於現在世界的看法。
祂們談論了「幸福」與「理想生命」的問題,
也說明了「宗教」與「政治」的關係。

《神秘的能量-埃及金字塔之謎》

金字塔是雄偉的,我們可以想像萬人合力建造金字塔的場面是何等壯觀。
金字塔是神秘的,有關金字塔的傳說和法老的詛咒,始終讓人們半信半疑。
金字塔也是悲傷的,因為貪婪的盜墓賊剝去了它華麗的外衣,掠走了其中珍貴的隨葬品,留給它的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痕。

《驚異!世界史恐怖巫術與血祭》

是神啟?還是詛咒?
警告:本書內容請勿親身嘗試!!


《不思議巧合謎團: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聲音》

另一個世界就在我們身邊,不要轉身!

總是有一些無法得到科學解釋的事情,在不經意之間突然發生,讓人心驚膽顫,冷汗直流。難道真的存在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又是一番什麼景象呢?


《天堂漫遊:跟著靈媒大師瑪麗蓮漫遊天堂》A Stroll in Heaven

《天堂漫遊》是瑪麗蓮親自撰寫,經由她的指導靈詹姆士、艾琳、君兒、海明威帶領她去天堂所見所聞的經歷,她在天堂見到很多人

外星人的地球王朝全集》

對於來自外星球的訪客們,我們不能確定他們是否存在,但是,幾十年來,不斷有人提供的資料似乎表明,外星球的客人們確實來過地球,並與人類有過接觸。甚至有些資料更驚爆地指出,地球其實是外星人為了避難的一個殖民地,所有地球上的人類,都是外星人一手建立的「地球王朝」的裔……

《開膛史》

重返發現與探索的現場,
揭露醫學的光明與黑暗;
最會說故事的醫生──蘇上豪,
要告訴你「借刀醫人」的歷史。

《心血管生理病理學》

世界各國包括臺灣在內,每年都投入相當多的研究經費、專家人力與時間進行心血管疾病相關之研究;然而,不斷推陳出新的醫療儀器與藥物,雖然讓臨床診斷、評估以及治療方法有大幅進展,距離人類能完全克服心臟血管疾病之夢想仍有一段艱辛的前路待行。

《第七感:自我蛻變的新科學》Mindsight

Google、Blue Man等國際各大企業團體競相邀約
「人際神經生物學」權威丹尼爾.席格博士
第七感席捲全球

《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MUSICOPHILIA-Tales of Music

  神經內科醫師薩克斯研究發現,音樂比語言占用更多腦細胞。音樂「讓人起舞、影響情緒、引起購買慾,勾起回憶……音樂代表著心靈與感受,超乎經驗,無法形容」。

明天吹明天的風:一位精神科醫師脫下白袍之後
談生活與無解的生命,分享醫師的面對與脆弱,或許人生不完美,卻可以互相陪伴的一生。

經驗取向遊戲治療

《白袍裡的反思》

醫療崩壞時代已來臨?生病只能自求多福?

是什麼原因讓原本應是社會精英的醫師們,個個如楚囚相對?
是哪個癥結讓以往寄望醫療的不幸病人們,產生懷疑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