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魔法史作業

※過去人類屠龍時可能會使用到的技術


  最早的屠龍從中世紀開始就有留下紀錄,其中最早的原型大概為凱爾特與盎格魯–撒克遜的英雄敘事長詩《貝奧武夫》中的描寫,早期的基督教故事中也不乏聖人與龍搏鬥的事迹。

  《貝奧武夫》是以古英語記載的傳說故事中最古老的一篇。英雄主角貝奧武夫在殺死了海怪格蘭德爾和它的母親後,成為了耶阿特的國王。他賢明地統治了五十年後,另一隻怪獸出現了,這是一頭會噴火的龍。一個奴隸偷走了它看守的寶藏中的一個杯子獻給他的奴隸主,火龍發現杯子丟失後大發雷霆,衝入耶阿特王國。後來貝奧武夫與龍搏鬥,兩敗俱亡。
  《貝奧武夫》中的龍是之後歐洲文化中出現的龍的原型:喜歡囤積並看守寶物、好奇心重、好報復、會噴火,牙齒中含有致死的毒液。《貝奧武夫》的龍是非理性的,它的行為受自身的慾望支配。詩中著重描寫了它對財寶的看重。它不會說話,也聽不懂人類的語言,甚至見到貝奧武夫時顯露出震驚與害怕。外觀上,龍的身形修長(50英尺),牙齒尖利,能夠飛行。

  基督教聖徒傳記中,一個著名的與龍有關的故事是《聖喬治與龍》。這個故事最早是在8世紀時以口頭的方式傳播,9世紀後開始作為聖喬治傳記的一部分。據聖徒傳《黃金傳奇》中的描述,故事發生在利比亞的Silene城。龍住在城旁的一個湖裡,能噴出毒氣。人們為了不受毒氣侵擾,只能用羊或活人獻祭。當輪到國王的女兒做祭品時,路過的聖喬治看見了坐在湖邊等待被獻祭的公主,遂決定屠龍。他成功用長槍刺傷毒龍,用公主的束帶將龍綁進城裡。城中居民見此紛紛改信耶穌並受洗,聖喬治隨後斬下了龍的頭顱。

  除了聖喬治的故事以外,屠龍或與龍相鬥的故事還出現在許多中世紀的聖徒傳中。大部分的故事都描述了聖人來到一個有龍肆虐的地方,當地人向其講述龍危害人類或土地的情況。龍所造成的危害包括噴火以及散發有毒的氣息(或稱為「吐息」)。聖人隨後屠龍或將龍趕走,獲救的居民則用土地或金錢答謝聖人,而這些財富則被用於興建教堂或傳教事業。故事中的龍並不是財寶的守護者,這一點與同一時期的非基督教傳說如《貝奧武夫》等並不相同。


心得:

  從這些在麻瓜世界也廣為流傳的史料和傳說我們可以看出過去的人們對龍的敬畏,同時也可以得出物理攻擊手段或許有一線希望,但更多時後只會帶來兩覆俱亡的結果(《貝奧武夫》)。若要使用更為效率的手法屠龍,我認為這是一項適合多人同時進行的作業。必須有至少3~5人,每人各司其職:擾亂龍的注意力,伺機突襲龍身上脆弱的重點-例如眼睛:結膜咒非常的有效,以及掩護隊友。倘若有經驗豐富的巫師的通力合作,加上明確的事前計畫及默契,我相信在現代屠龍並非是難事。但事實上在現代,因為保護奇獸的意識崛起、以及龍所帶來的周邊高經濟效益,似乎也不是那麼盛行屠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