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我完全理解,當你意識到自己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卻發現自己不斷拖延,反而花時間在手機上,最後導致熬夜和睡眠不足時,那種對自己感到沮喪和無力的感覺。這確實是一個很消耗能量的循環,你願意正視這個問題,就已經是邁向改變非常重要的一步了。 你提到你覺得自己有ADHD,你觀察到的這些行為——拖延、難以克制衝動(例如滑手機)、以及因此打亂作息——確實是許多在注意力調節或衝動控制上遇到困難的人(包括ADHD者)經常面臨的挑戰。 從認知行為治療(CBT)的角度來看,我們常常會發現,「拖延」的背後可能隱藏著對任務的畏懼(可能覺得任務太難、太無聊,或害怕自己做不好),而滑手機、看影片則提供了一個「立即的獎賞」和「逃避的途徑」。這會短暫緩解焦慮,但長期下來,反而會加劇壓力(因為事情還是在那裡,而且睡眠更少了)。 要「克制」這些習慣,與其說是用力「對抗」,不如說是學習「管理」和「建立新習慣」。我們不需要一次到位,我們可以試著從一些小的、可行的步驟開始: 區分「工作區」與「休息區」(環境控制) 這聽起來很基本,但非常有效。盡量不要在你的床上工作或滑手機。讓大腦把「床」和「睡眠」強力連結起來。 一個具體的行動: 試著在睡前一小時,就把手機放到臥室以外的地方(例如客廳)充電。這能強制創造一個沒有手機的睡前緩衝時間。 處理拖延:啟動「5分鐘規則」(CBT技巧) 當你抗拒做某件事時,告訴自己:「我只要做5分鐘就好。」 「開始」往往是最難的部分。一旦開始了5分鐘,你可能會發現繼續下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這有助於打破「全有或全無」的僵化思維。 覺察你的「自動導航」模式(ACT技巧) 當你發現自己不自覺地拿起手機時,試著暫停一下。 練習「覺察」: 問問自己:「我現在拿起手機,是出於『需要』,還是出於『習慣』?」、「這個行為,長期來看,能幫助我成為我想成為的樣子嗎(例如:一個有效率、精神飽滿的人)?」 這不是要你批判自己,只是單純地「看見」這個衝動,而不是立即「反應」。 建立「睡前儀式」取代「滑手機」 大腦需要從白天的活躍狀態過渡到睡眠狀態。如果你一直在看高刺激性的影片或玩遊戲,大腦會很難「關機」。 建立緩衝: 在你預計睡覺時間的前30-60分鐘,刻意安排一些「低刺激」的放鬆活動,例如:聽輕音樂、閱讀實體書、做點輕微的伸展、寫下明天的待辦事項(把它們「倒出」大腦)。 你提到的這些困擾(拖延、手機成癮、睡眠)是環環相扣的。我們很難要求自己一夕之間全部改變。 我會建議你先從**「改善睡眠」**開始嘗試,例如今晚就試試看把手機放在臥室外充電。睡眠是我們意志力、情緒調節和注意力的基石。當你睡得好一些,你白天就更有能量去面對那些被拖延的任務。 你並不孤單,這些都是現代人(無論是否有ADHD)共同的挑戰。你已經開始尋求方法,這非常棒。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調整這個模式。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35Jv6u7LCzooWSNpul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