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轉FB] 【Tzu Yu Chen】 最近有些聲音主張,不要幫特定政治人物轉發新聞,採取冷處理甚至無視的態度,才能避免衝聲量、打廣告。
https://www.facebook.com/chen.tzuyu/posts/10157373824197556
Tzu Yu Chen

2019-7-25 08:05

最近有些聲音主張,不要幫特定政治人物轉發新聞,採取冷處理甚至無視的態度,才能避免衝聲量、打廣告。

很可惜的是,這種主張是註定無效的。

關鍵在於,「特定政治人物」之所以講一句幹話就可以有媒體報導,是因為他的言行,都與總統大選產生連結。不一定是要選的政治人物,評論總統大選的政治人物或非政治人物,都會有一樣的效果。

因為總統大選是台灣當前最重要的事件。

另一個因素,部分的特定政治人物,可以靠著友善的媒體,不停的曝光,這個已經不是「冷處理」的市場機制可以制衡的了。

再一個更傷感情的因素,即使所有主張要冷處理的人加起來,會佔全台灣三分之一的人口嗎?我覺得沒有耶。而且呢,網路時代,境外勢力也可以靠著假帳號轉發來當散播管道。

所以如果選擇冷處理或抵制,或許「個人」的臉書河道會清淨許多,但整體來看,是放棄在輿論戰場上的陣地。

既然我們是少數,那少數唯一要獲勝的機會,就不可能是採取守勢,而是主動出擊,去影響「身邊的人」,用人際網絡的信賴關係,擴大己方陣營的勢力。

至於聲量這個數據,也不能只是單純的從量來看,還需要分成正面和負面的因素。畢竟政治人物不是演藝人員,後者可以靠負面行銷帶來的知名度獲得商業利益;但前者如果是負面評價太大,基本上是不可能問鼎大位的。

所以不用懼怕高網路聲量,而是要讓為了衝高網路聲量的政治人物,採取極端且負面效應高的手段去衝高網路聲量。

例如到處亂罵人或做愚蠢的秀這一種。

最後再強調一次,重點不是網路聲量,創造聲量的主動權不在我們這種少數手上,我們能做的是對於政治人物行動的詮釋。

千萬不要視而不見無所作為,這等於是讓你厭惡的政治人物無條件獲勝,繼續去鞏固和擴大他的支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