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致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的眾家長們:

感謝家長們花費寶貴的假日時間閱讀此文,因此重要議題能見度偏低在此分享。
近日國內通過第一例「無需進行手術即可變更證件性別欄」的案例,而相似的的第二例也已進入法院程序,並由法官判斷停止審理並聲請大法官釋憲。
若釋憲結果判定現行的變更證件條件違憲,未來將不需要手術摘除性器官即可更改證件性別。然主力推動此政策的團體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以下簡稱伴盟)將「自由換證」作為其社會運動的最終目標,並未提出任何配套措施緩和社會衝擊,且伴盟認定的「跨性別」不只包含大眾認知的性別不安族群(原名性別認知障礙,由WHO除病化,正名為性別不安),伴盟提出的跨性別概念包含異裝者(CD)、幻想變性性興奮者(AG)、性別不安者(TG)、變性者(TS)等等,於校園議題上將會產生諸多問題:

1.校園設施使用:如宿舍、廁所、更衣間等原先依據生理性別規劃之設施,應當依據原始(或術後)生理性別或證件性別?若依據未經手術即可更改的證件性別,是否學生們未來要面臨在上述較為私密的領域看見異性性器官的窘境?

2.競賽分組依據:體育競賽原先依據男女生理構造與發展作為分組依據,若將跨性別依據證件性別編組,是否會因天生體能差距,造成進入男子組的跨性別男性、進入女子組的跨性別女性影響比賽公平性,進而影響學生獎助學金、參賽名額、升學等。

3.校園安全隱憂:以女廁為例,於現行法制下若看見疑似男性進入女廁而將其驅離,驅離者無須背負法律責任或社會壓力,而長相中性的女性亦可憑藉證件自證。如通過免手術即可換證,甚至自由換證,他人將無從確認進入女廁者的身分別。且伴盟欲推動「平等法」(反歧視法),將使犯罪行為無法獲得有效預防,若驅離尚未有實際犯罪行為的疑犯,而疑犯聲稱自己是跨性別者,將可能背負法律責任與歧視他人的社會壓力。

4.影響性別平等教育美意:性平教育原先希望透過教育,讓學生學會尊重不同氣質、性向的他人,讓性別氣質與社會刻板印象不同的學生不再受霸凌與歧視,然而伴盟所推動的跨性別相關議題將性別概念拉回「個性陽剛者為男,偏好穿裙者為女」之扁平刻板印象,不只對性平教育無益,更容易放大青春期學子對身體發展的焦慮與不安。

因此政策推動影響層面甚廣,無法一一舉例僅能概要條列,若您認同此政策須重新檢視、暫緩實施,懇請您花費幾分鐘參與下列兩項連署,共同發聲,反映民意。

感謝您的閱讀,祝各位周末愉快!


*自由換證:即不需手術、不需藥物治療、不需醫生鑑定,僅依自身意願即可換證
*為平衡報導,留言首樓置頂伴盟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