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看到臺灣要推動第三學期,把暑假時間縮短,然後某些家長支持的消息,實在覺得非常難過。

有些人說,這對家長是一種解脫,因為「小孩放假在家無所事事」,對家長來說,是非常煩惱、且讓家長非常疲倦的事情。

說實在的,我完全可以了解這對於很多辛勤工作、夫妻雙方都要努力養家活口的家庭,是多麼讓人鬆一口氣的「德政」。既可以解決小孩在家無人照顧的問題,還不用負擔補習班昂貴的學費。

然而,這說法的背後,卻隱藏了一些很嚴重的問題,需要我們去重視。

最顯而見的,就是「小孩放假在家無所事事」這句話,引導出來的兩個問
題。

第一個問題是,你怎麼知道小孩在家,就會無所事事?你又怎麼知道,你眼中的無所事事,對小孩來說,不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也許在很多家長眼中,沒有去學校上課,沒有寫功課、補習,就是一種無所事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面向、很多學習,是和上課無關,你只能自己去體會的。

舉例來說,很多家長可能覺得小孩放暑假整天在外面玩,或著整天打電動看電視,是一種浪費時間的無所事事。但其實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文化參與社會化過程。我現在在國外唸書,為了和外國朋友有話題可聊,常常還需要在聽到他們談論某某影集、卡通的時候,暗暗記在心裡,回家趕快看,才不會每
次人家在說什麼都聽不懂。

不喜歡看電視、打電動的小孩可能會去打球、會去和別的小孩玩在一起,他會加入不同的生活圈、和不同性格取向的人玩在一起,然後他會發現自己和哪些人比較處得來、對哪些事情比較有興趣,甚至從而瞭解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他也會學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暑假可以一眨眼就消失,也可以過得很充實。暑假可以都在打籃球,也可以各種不同的活動交替。小孩子也許不懂事,但他會明白,怎麼樣的生活方式,會讓他比較快樂。

他沒有的是管理這些時間的expertise,是如何做選擇的expertise,是把這些生活上的瑣事,變成學習經驗的expertise。因此大人要做的,並不是剝奪他們選擇的權力,限定他們只能參與某些活動,只能給我學A、B、C,不能玩X、Y、Z,而是把這些都變成可以學到東西的經驗。這些生活上的學習和對自己生涯的探索,連很多大人,自己都做得很爛,且因此而受苦,現在卻要反過來,「為了孩子好」,用一樣的錯誤模式,繼續剝奪孩子多面向學習的機會,根本狗屁不通。

第二個問題是,就算「小孩放假在家無所事事」這句話真的是對的,把他們丟回學校就能夠解決問題嗎?

我記得以前高中,常常中午左右才到學校。會選中午的原因,還是因為同學會打電話來要我幫忙買便當。有一次,我從家裡坐車到市區,買好了便當,準備搭車到學校。在前往搭車的路上,看到學校的教官,從一間網咖裡,抓了一堆穿著學校制服的學弟妹出來。我那時心裡在想,哪有人這麼笨的,翹課還穿制服,像我都穿便服,制服帶著到學校才換,教官就從我面前走過去,也拿我沒辦法

小孩子就是這樣的。當他們被強迫的時候,他們不懂得怎麼抵抗,可是他們是會抵抗的。

所以他們就會用各種方法,去讓自己找到自由的空間。有人可能翹課去打網咖,有人像我一樣,寧可在金石堂看書或著在公園和老阿伯一起打盹,甚至坐在課堂上發呆、整同學、整老師,只要他們沒有動機學習,只要他們興趣缺缺,他就找得到辦法,在任何地方「無所事事」。你今天把人丟到學校,只是讓你自己看不到問題,不會讓問題就因此解決。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作為背後傳遞出來的社會問題。

我們的小孩在教育上是很可憐的,因為永遠都有人為了他們好,強迫他們要做這個、做那個,要剝奪他們的選擇。暑假上課也許不是強制的,但家長對於小孩的控制,卻是強制的。高壓強制的手段,大概是是人類歷史上最容易抹滅快樂的手段,也是扼殺創意與活力最有效率的手段。這個,真的是我們想要帶給小孩子的成長歷程嗎?

以成人的觀點來說,很多人可能覺得很委屈。覺得自己被社會和公司壓迫,努力工作、天天加班,累得都無法照顧小孩了,還賺不到足夠的錢,擁有足夠的假,讓自己可以在暑假陪小孩,或讓小孩可以有資源參加更多元的活動,只好求助於學校便宜的「安親班」。累成這樣,實在沒有餘力照顧小孩,所以只好把小孩丟到學校,讓他們在學校可以受到保護,可以獲得父母無法給他的學習機會。

我們覺得自己是弱勢的一方,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根本無法休息。但小孩又何嘗不是如此?看看他們的學習時間,是多麼的長,我們自己走過來的課業壓力,又是多麼讓人喘不過氣。工作的父母需要休息,難道學習的小孩不需要有時間喘口氣嗎?

更重要的是,我們作為成年人,有那個選擇的自由,去選擇要不要生小孩。但我們卻不給予小孩選擇的自由,讓他們選擇要不要休息。當我們自己在生活上、職場上,覺得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覺得殘酷的社會,逼得我們沒有選擇,只能榨取每一絲的精力來換取金錢的時候,我們覺得憤怒不滿。可是回過來我們就去逼迫同樣無法抵抗,沒有選擇的小孩子,要和我們一樣被壓力搞到喘不過氣來。我們做的事情,和壓迫我們的社會,有什麼不同?

在藥物的效果上,我們可以把治療疾病的藥物分成兩種,一種是像感冒藥,紓緩症狀讓你覺得舒服一點,但他並沒有治好疾病,我們是希望能讓你爽一點,小確幸一下,然後等待身體自己復原。另外一種我們叫做disease-modifying drugs,他們是真正能夠改變、改善疾病的藥物,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

當我們因為自己生活上的疲憊,把小孩丟去學校、補習班的時候,我們就像是在吃感冒藥,短時間覺得比較沒那麼有壓力、不用在暑假時煩惱小孩,得到了我們想要的小確幸,可是實際上我們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更慘的是,我們的社會並不像身體有免疫系統,不會因為你的症狀暫時舒緩,最後問題就自己解決。

我們需要的,是disease-modifying drugs,去面對並處理這些社會問題的根源,譬如我們教育上的問題,譬如去改善我們的勞動環境、薪資條件和工作時數。

你不處理自己面對的困難,然後在有自由選擇要不要生小孩的時候,決定生了。

之後就讓沒有選擇權的小孩,沒有自由的按照你自己的意志,為了你的小確幸,或著為了你自以為的「為了你好」,去承受你不負責任的苦果,這是一個父母應有的作為嗎?這是對待一個人、一個個體應有的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