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天尚未破曉院裡卻傳來「咻」「咻」的揮劍聲,老者起身來到院中,仔細一瞧原來是幽鄀在練劍。心裡不禁感到欣慰「鄀兒劍術越來越精進了」這時幽鄀持劍向前一刺,卻因腳步沒有踏穩險些踉蹌,老者急忙出聲提醒「鄀兒小心」一展輕功來到幽鄀身旁將之攬住。

「師父!」幽鄀方才差點摔著,驚慌之時被一把接住,轉頭一看竟是師父令她感到十分訝異。

「師父,您……天色未亮,怎不多歇會?」幽鄀連忙從師父懷裡起身,開口問道。

「為師已恢復了精神不甚疲憊,便打算早點起床,才剛步出房門便聽到院裡傳來陣陣舞劍聲,於是暗中觀察一下」老者在一旁的石椅坐下,說道。

「妳剛使這一劍,再演練一次給為師瞧瞧……」老者指示幽鄀再演練一次方才的劍招。

幽鄀點了點頭,接著右手捻成劍指運氣奮力向前一刺,結果仍舊是腳步沒有踏穩還是給摔著了,老者一看便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於是喚來幽鄀來一旁的座位上坐下。

「鄀兒,這招《鴻雁孤行渡煙霞》需要腳步、劍招相互配合,腳步向前時需要將下盤的力量傳到小腿,並出力往前蹬且要迅速、敏捷才能讓對手反應不及,另我派的內功妳尚未嫻熟,運氣之時要將內力注入劍中,向前刺時才能發揮出應有之勁道,否則便是一招平庸無奇的刺擊罷了」老者將幽鄀演武時的缺失道了出來,接著起身示範了一次。

只見老者迅雷不及掩耳速度向前奔去,接著劍鋒一出其深厚的內力,將眼前的大樹震了一震,樹上可見一處頗深之劍痕,這一幕令幽鄀讚嘆不已。

「師父的劍法果然精湛,徒兒或許天分不足,未能將招式威力給發揮出來……」幽鄀見到老者的示範驚訝不已,接著嘆氣的說道。

「鄀兒切莫妄自菲薄,不僅僅只有劍術,術法更是吾派立基之根本。妳上頭的七位師兄也是各有所長,有人精通劍術、有人擅長術法,妳心訣和術法皆修練的不錯,不必因為只是劍術稍微不佳便如此看輕自己……」老者盯著神情落寞的幽鄀說道,並說明每個人的資質、天賦不同,所擅長的領域也不一樣的道理,便是所謂的術業有專攻吧。

「師父……我的劍術差也沒關係嗎?我是不是應該著重於術法上的修習呢?」

「鄀兒雖是這樣說,但妳也不可放棄劍術,畢竟這套《碧霞劍法》可是創派祖師-紫虛真人窮盡一生所創造出來的絕學,若不是為師年邁只得將一身絕學傳授予妳,也不會讓妳如此焦慮……」

「師父,您別這樣說……我一定會好好練劍、習心法,以後方可弘揚我派精神」幽鄀經過老者的教誨,終於恢復了自信。

幽鄀打起精神繼續在院中練劍,老者則在一旁打坐練氣邊指導幽鄀的姿勢、步伐。不出一會,經老者指導後,幽鄀步伐越來越穩健、招式也更加凌厲,老者頻頻點頭對此甚是滿意。

就這樣練了半個時辰左右,老者喚來滿身大汗的幽鄀到身旁的位置坐下。或許消耗了太多體力,幽鄀方才持劍的右手虎口還在微微的顫抖,她在老者身旁坐下接著喘了口氣「師父,怎麼了?」一邊擦去頭上的汗珠。

「鄀兒,剛才妳的揮劍方式、踩踏的身法都有慢慢的精準到位,練劍這事也不可急躁要平心靜氣一步一步來,久了便熟能生巧身體也會自動記憶這些動作,現在妳就休息一下聽聽為師說個故事吧」老者遞了條手絹給幽鄀。

「好啊!好啊!徒兒最喜歡聽師父講故事了,小的時候只要睡不著師父總會講故事給我聽」幽鄀用著雀躍的語氣、水靈靈的眼神望著老者說道。

「鄀兒都這麼大了,怎麼還像個孩子似的……呵……那聽為師娓娓道來,這是關於本派及妳師兄們的故事……」老者看著幽鄀的反應笑了笑,接著開始說起關於創派祖師的故事。

「根據我派的《凌霄記述錄》祖師爺-紫虛真人約莫創派於北宋-真宗年間1020年左右,至今約一百二十年有餘,傳到為師時已是第五代凌霄派掌門人。我大宋歷代聖上皆頗為崇尚方術,紫虛真人自幼被送至道觀修行,待到出師之時便雲遊四海,利用所學方術為人指點迷津、驅邪避禍等等……」

「後來坊間盛傳真宗元孝皇帝某日夜裡,夢見『東華帝君』召見至天宮作客。後見一位騎著名為金甲神牛的道士,來到真宗面前高呼萬歲說道:『今日有機會見到天子聖顏,乃臣之萬幸。聖上乃是天帝之子,如今來到凡世便是為解救天下蒼生,臣必定效以犬馬之勞』說完便騎著牛走了……」

「真宗從夢中醒來之後龍顏大悅,自己竟是天帝轉世,突然心中湧現解救蒼生的宏願。於是便派人在民間四處爭召方士入宮,紫虛真人便在此時被召進了宮中」老者講到此處停下來喘了口氣,請幽鄀去幫忙倒杯水。

「師父,喝茶」幽鄀將茶杯遞給老者,又開口說道「師父,那後來呢?祖師爺進宮後發生了什麼事?」幽鄀聽完前面的故事,對於後續的發展更為好奇。

老者先是喝了杯水,清了清嗓子後便接下去說「祖師爺進宮後,剛開始也只是替聖上觀觀星象、算算命,幫忙解解運勢,後來聖上又迷上了煉丹說是要煉出長生不老藥,於是每日在煉丹房裡研究各種配料。由於聖上越來越多問題會去詢問祖師爺,讓其他不被重用的方士看了忌妒、眼紅……」

「後來發生皇儲間的爭奪戰,一眾方士間各自有自己擁護的皇子,彼此間開始勾心鬥角、鬥法等等,甚至相傳有方士夜裡,利用術法操縱幽魂、魍魎擾亂聖上心神,導致聖上夜不能寐,這大概就是攝魂術的一種,原本是利用神靈擾亂他人氣場、情緒,進而演變可以操控他人心智」

「祖師爺當然也被捲入其中,若是沒辦法安定好聖上的心神,未來勢必招來殺頭之禍。後來更是被其他方士誣陷是他在操弄一切,惹得聖上大怒一度要將祖師爺處死,好險在某次那些方士又操弄鬼魂要來擾亂聖上時,祖師爺也用攝魂術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成功控制住對手揪出幕後的黑手,這才讓祖師爺避過殺頭之罪……」

「由於長久以來的爭鬥,讓祖師爺看見人心的險禍,便趁一次替聖上觀天象之時,說了自己命不久矣乃天命,藉故告老還鄉。離開宮中後,祖師爺也回到從前替人占卜、驅邪、捉鬼的生活,後來怕被查出自己還活著,便決定隱居山林潛心修道」

「有天祖師爺來到翠雲峰,見此處環境清幽、景緻優美想必是受到上天的指引,便在此處建了繚雲觀,創立《凌霄派》潛心修行,也是在此處窮盡一生悟出了我派的絕學《碧霞劍法》和《凌霄鎮魂術》,其平生所用的劍和丹爐也成為鎮派之寶,分別為《太微鎮辰爐》、《碧霞劍》」老者完又喝了口茶,將《凌霄記述錄》闔上。

「師父這就是我派的起源嗎?祖師爺看來是個不愛慕功名利祿的人,才會斷然離開宮中。否則,他也可以繼續留在宮中結交高官、勾心鬥角等等為此謀求上位,甚是令人佩服!」幽鄀聽完故事心中充滿敬意。

「我派乃是緣起於茅山宗、天師道之綜合,善畫符、施咒,可役鬼神、致雷雨;驅鬼、降魔等,替人消災解厄,另也善於蠱術。祖師爺傳下的祖訓便是秉持良善之心,勇於助人。」

「師父您可講講師兄們的故事嗎?」幽鄀又開口問道。

「妳師兄們所擅長的也不一樣,像老大和老二便是善於劍術將本派《碧霞劍法》練得爐火純青、武藝精通,如今任殿前司步軍都指揮使、副指揮使,另也需到前線戰場抵禦金人的侵略。老三、老四擇善於觀星、算命占卜,老五則是愛好四處遊歷,替人解決一些常人無法理解之鬼神之事,如今皇城外諸國並起,妳師兄們似乎也效勞於各國的朝廷、幫會中」

「那六師兄呢?師父你可以多說一點六師兄的事嗎?畢竟待我最好的便是六師兄,其餘師兄我素未謀面……」

「唉,老六……他是師兄弟中,最擅長本派鎮魂術的人另也鑽研蠱術。由於他自小天賦聰穎為師便想絕學都傳授予他,只是……為師不曉得他的野心竟如此之大,不僅盜走鎮派之寶《太微鎮辰爐》更是妄想成為一國之君稱霸天下,這鎮魂術本為用於安定人的心神、驅除心之恐懼,妳五師兄卻將之用於偏途,操控他人心智,現在他竟能搭配蠱術弄出只聽於他一人之令的活死人軍團……」老者說完老淚縱橫,用手槌打著胸口。

「師父……」幽鄀滿是擔憂的神情。

「好險,你六師兄尚不善劍法,否則劍法加上術法恐怕只為更難應對。未來他的生死只能看他的造化了……」老者再度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