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教科書看不到的歷史> ◎李筱峰 本欄每次舉一個史證,說明台灣自古不屬中國,讓台灣人認清自己的身分與歷史。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dec/26/today-o8.htm 一六八三年八月清帝國把台灣的東寧政權滅了,卻躊躇了八個月才決定將台灣併入版圖。原來清廷內部還在考慮台灣要不要併入版圖,而有台灣「棄留之爭」。 如果台灣自古即為中國領土,應該立刻「光復國土」才是,其實不然。原先主張棄台的康熙皇帝認為:「台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係;因從未響(向)化,…」「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之廣。」(見《清聖祖實錄選輯》)康熙替我們證明,台灣自古就不是中國領土。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dec/27/today-o6.htm 一七二三年, 清雍正皇帝:「台灣地方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聖略神威,取入版圖。」 經過八個月的觀望考慮,清帝國康熙皇帝才決定併吞台灣,時間在一六八四年,在此之前,台灣不曾經是中國任何政權管轄下的領土。 無怪乎康熙的兒子雍正皇帝才說:「台灣地方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聖略神威,取入版圖。」(見《清世宗實錄選輯》) 用白話說,就是︰台灣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不屬中國,我父親(康熙皇帝) 深具謀略威望,把台灣納入版圖。 現在的中國中共政權經常對外誑稱「台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雍正皇帝可以證明他們胡扯!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dec/28/today-o9.htm 鄭成功心目中的台灣,是「海外」的「不服之區」。 一六六二年據守廈門、金門的鄭成功,準備攻佔台灣,驅逐荷蘭人。行前他發表文告說:「本藩矢志恢復,切念中興,恐孤島(指的是廈門、金門等島)之難居,故冒波濤,欲闢不服之區,暫寄軍旅,養晦待時,非為貪戀海外,茍延安樂。」可見在鄭成功心目中,台灣是一個沒 有接受中國政權統轄的「不服之區」,是屬「海外」,不是中國的領土。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dec/29/today-o9.htm 十七世紀,明帝國不許荷蘭人佔領澎湖,但對於荷蘭人佔領台灣則無異議,因為台灣不是其心目中的領土。 一六二三年荷蘭人第二度佔領已隸屬明帝國的澎湖,引發明荷之戰,不分勝負,最後雙方議和。在和約中,明帝國表示荷蘭人退出澎湖後,去佔領大員(今台南安 平),明政府沒有異議。 荷蘭人因此於一六二四年退出澎湖,進入今天台南的安平,建立台灣史上第一個統治政權。可見此時的明帝國,並沒有認為台灣是其領土的 一部分。則所謂「台灣自古即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之說,純屬無稽。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dec/30/today-o5.htm 《隋書》記載隋朝曾入侵台灣,擄人掠貨而回,之後就斷絕了。若是台灣屬中國,何須侵略?又怎會斷絕? 國共兩黨學者喜歡以中國隋煬帝曾派兵來台,證明中國早已「經略台灣」。此事在《隋書》〈東夷列傳〉中,確有記載,時間在第七世紀初。 有趣的是,中國學者企圖 以此事證明台灣自古屬於中國,卻適得其反。因為原文不僅記載「流求(指台灣)不從,拒逆官軍」(流求國不服從,拒絕迎接隋朝官兵),而且還記載「掠一人而返」「取其布甲而還」「(隋軍)進至其都,頻戰皆敗,焚其宮室,虜其男女數千人,載軍實而還」等侵略行徑。 試想,台灣若屬中國,中國何必派兵入侵?最有意思的,原文記載這些侵略行為之後,不僅言明隋軍「返還」,而且說「自爾遂絕」,意即「從此就斷絕了」。既然從此斷絕,怎麼會是你中國的領土?此話只有中國學者的邏輯和臉皮,才說得出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dec/31/today-o1.htm 台灣舊稱之一的「雞籠山」,被清朝所修的《明史》列在「外國列傳」中。 在清帝國所纂修的《明史》中的「外國列傳」裡面,列有﹤雞籠山﹥一條,其中這樣記載:「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這個 「雞籠山」,指的就是台灣,與朝鮮、安南(越南)、日本、琉球、呂宋等,同被列在「外國列傳」中,可見它不是中國的領土。 本土台灣人才是台灣主人◎林志昇「福爾摩沙法理建國會」執行長2009-12-15 http://www.taiwanus.net/news/press/2009/200912142029531236.htm 大清帝國只有治理西半部台灣二百十二年(1683至1895),從來沒有完整統治福爾摩沙全島; 實際上,清朝中國所定義之「台灣」並不等於「福爾摩沙Formosa」; 是日本人統一福爾摩沙Formosa全島,也是日本人得到福爾摩沙Formosa全島後, 將福爾摩沙Formosa變成Taiwan(台灣), 於是Taiwan(台灣)成為Formosa(福爾摩沙)之代名詞。 中國從未「建構」福爾摩沙Formosa完整之主權,並沒有立場可以聲稱:「福爾摩沙Formosa(台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之領土。」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12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