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Hakka Fan: 我就待過屠宰場,一週工作32小時,週薪2萬2台幣左右,忙的時候多幾個小時,快2萬8台幣。 在澳洲人的觀念裡所謂「人生的成就」不是你的工作為何或收入高低,工作只是為了付出短時間來換取生活支出的方式。人生的成就則來自於工作之外的時間你幹些什麼,在沒有金錢的誘因之下,你還會幹些什麼? 在澳洲遇到的背包客也不少是台大的年輕人,也許就是更加的聰明吧,才知道要往外求生存吧。而求生存,追求更好的生活,一點也沒啥好奇怪的對吧? 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歧視、工頭的欺負什麼的,我本人是完全沒遇過。 但我知道,台灣去的背包客大多安於現狀又沒自信,這兩點就是黑心仲介與工頭可以利用的地方,其實不那麼依賴,自己多做功課,以上都可避免。 辛苦費體力肌力的農工漁牧林做不來,還是有服務業可以做呀,在那邊很自由,大可挑適合自己能力的工作。 反而是台灣的職業歧視才嚴重,下「"淪"為屠夫」這種標題就是最好的証明,屠夫一樣花勞力、時間、心力在他的工作上,何有淪不淪落的問題?也許在脫下制服後,他有足夠的時間與金錢來從事寫作、攝影、繪畫、運動、演奏、歌唱等等,這些都是忙於工作的台灣人所難想像的。 會把"台勞"這兩個字套在赴澳洲打工渡假的年輕人身上這件事,本身就是搞不清楚狀況或是刻意醜化的,那是因為我們怎麼對待外勞就以為澳洲人就會怎麼對待外藉勞工。 事實上,我在澳洲工作一點也沒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或是不好的工作環境,無論是在牛肉工廠當Beef Pusher、在清潔公司當Cleaner、在旅館做housekeeping、在西餐廳當Lunch chef,沒有一樣工作薪資和福利是比澳洲白人同事還低的,甚至當廚師時的薪水比經理還高不少,而她不但是當地白人外,還擁有大學商業管理的學歷。 澳洲就是這樣,把商業利潤分給付出最多汗水與技術的人,這點台灣人永遠想不通,為什麼只會打嘴砲、遇事不敢負責、碰到老闆股東便逢迎拍馬的主管薪水卻高你好幾萬?你連套房的房租都付的很勉強時,老闆卻又買了一間豪宅要你假日去幫忙打掃搬東西。 還有,在澳洲可以遇到世界各地來打工渡假的年輕人,有的拼命玩、有的拼命賺錢、有發呆放空因人而異。難道說,我們就要稱他們為荷勞、法勞、德勞、義勞、英勞、加勞、日勞、韓勞、紐勞、菲勞、馬勞、新勞、印勞等等嗎? 那麼喜歡將「勞」這個字附加上貶義,那就別加入勞保呀,不是嗎? 說到台澳兩方對勞力尊重的程度差異實在是說不完,先挑些台灣背包客心態上的重點來說。 像一樓Jamie所說的一些聽來淒慘的情況,的確有,但幾乎只發生在非法移民與亞洲人(台日韓)的身上,非法移民是不得已不能曝光,而亞洲人則是自找的,老實說真的就是不懂得自由的滋味與責任。 對英文沒自信只好湊在一起互相幫助又互相陷害,不會開車遠行只好窩在方便的都市𥚃賺較低的工資,不會自己煮飯只好從工作地點包剩菜吃,不會自己找工作只好順從仲介的剝削,不會爭取自己的權益只好任由工頭欺負,不會自己找房子租只好一、二十人擠一間平房,不能自己解決問題只好求助於他人而受制於人。 基本生活技能與體肌力沒有培養好,丟到大家都自由的環境裡就是等著被強食而淘汰,或是受到幫助而勉強活下來,但一直喊說好苦好苦,怪誰?這不是自找的嗎? 原始討論串 https://www.facebook.com/denis0426/posts/405028342896686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13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