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中國C咖吃定統媒老總 ◎ 陸念慈 只不過登了一個「A咖C咖」的新聞,總編大人竟然就被換掉?現在還沒被中國統一,中國就對台灣媒體如此粗暴,如果台灣被中國統一,這些統媒難道還幻想會有什麼活路? 或許這些統媒以為,他們如此支持中國,中國怎可能虧待他們?問題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就是中國最「優秀」的傳統,難道這些統媒連這都不懂?統媒一定要搞清楚,中國不可能有言論自由,因為言論自由與一黨專政是絕對的矛盾,也不可能同時存在!一味促統企圖消滅台灣,雖然最後可能立了促統大功,不過統一之後絕對也會遭到中國接管甚至被迫關門大吉的命運。如此,對這些統媒又到底有何好處? (作者業商,完整版本請見http://blog.udn.com/ntlutw/3668042) 言論自由蒙羞 ◎ 王士維 日前,各報報導某媒體因「陳雲林C咖事件」,而進行編輯台高層的調動,該媒體沒有否認或承認是否與該事件有關,但整個事情確實已經透露出中國已相當程度掌控台灣的媒體。 事實上,中國掌握台灣媒體的消息,早就不是新聞,但這次竟然因一則報導,就能夠撼動編輯台,可見事態嚴重。不禁讓人擔憂,中國中宣部彷彿已經成為新聞局或NCC太上機關,而該媒體總編輯的調動,更是之前中國新京報與南方都市報的翻版。 中國控制台灣媒體的統戰策略,根據作家袁紅冰所述,可說是「以台制台,為我所用;由點到面,全面控制。」從目前看來,此策略已開始奏效。許多台灣媒體因亟欲進入中國市場,加上大環境不佳,對中國的資金與市場誘惑開始無法抵擋。而中共也就利用港資或台商投資的名義,開始入主台灣的媒體,相關媒體也開始自律性的審查,除了對中國歌功頌德外,也不斷鼓吹統一。至於中國忌諱的議題,包括六四紀念二十週年、法輪功以及西藏與新疆的抗議事件等,則多避而不談;最誇張的是,去年達賴來台祈福,竟有許多媒體的報導,彷彿中共中央電視台的分支,其口徑與論調讓人吃驚!至於少數堅持自由民主與台灣主體價值的媒體,如自由時報、民視、三立等,中國則千方百計想要予以收買控制,或利用廣告贊助商來威脅,甚至低劣到不發記者證來限制採訪自由。許多所謂的名嘴或媒體人,更因為覬覦在中國的發展性,不斷配合中國的演出,這些媒體人的自我設限及自我摧殘,無異使台灣的言論自由蒙羞! 這一切,馬政府不但沒有進行監督管理之責,反而推波助瀾!所以,台灣社會要自我覺醒,瞭解到此議題的嚴重性,並慎選新聞訊息的接收,抗拒這些不肖媒體! (作者現任大學講師) 太沒骨氣、太沒肩膀 ◎ 呂一銘 中國時報換總編輯事件,原是家務事,但備受社會關切,主要在傳聞國台辦不滿該報將陳雲林形容為「C咖」的報導而導致換人。就有國民黨立委質疑《中時》若因中國抗議就換總編,「太沒骨氣、太沒肩膀!」「外界本來就對《中時》是否被中資控制有很大疑慮,現在有這樣傳聞,《中時》應對外說清楚!」亦有學者質疑,旺旺在中國做生意,外界合理的想像是報老闆想討好北京,「打自己的小孩給別人看。」 台灣是只要有錢就可以辦報紙的自由國家,卻往往忽略了媒體本身是「社會公器」,不能視作個人牟利圖私益的「工具」;即便是台灣的媒體報導或評論不為中國所喜,新聞、言論自由仍獲得憲法應有的保障。但若媒體和中方關係特殊,就會變成十分複雜,易產生政治上的亂象。這就是馬政府把關不足的責任,自須認真檢討兩岸政策的缺失。 任何國家的媒體,都是站在自己國家的立場處理新聞。美國記者就不可能以阿拉伯國家立場報導新聞,其理至明。但台灣媒體就困擾多了,因為有兩岸的問題。而馬英九近年來的「親中」政策,國際媒體皆知,甚至引發美方「疏台」的傾向,十分危險,亦在在使台灣媒體不知是為誰而戰(除了少數堅持台灣立場的媒體孤軍奮戰外),易使閱聽大眾失去國家安全的心防。 殊不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素以併吞台灣(至今不願放棄武力)為統一目標,加以中共除「武嚇」外,更是「文攻」和統戰高手,目前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猶鼓勵中國媒體由官營轉型民營,到台灣辦報,而各重要媒體亦已紛紛派員來台駐點。無怪有識之士會憂心忡忡!他們不擔心「人民日報」來台,擔心的是假「台媒」的面貌、卻有幕後龐大的「中資」力量,加上已經悄悄進行的「置入性行銷」文宣,自易混淆視聽,這才是真正讓人擔憂的所在。 (作者為前國營《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134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