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 看到版上很多關於政府有事沒事拿競爭力當藉口有沒有解的問題 這裡以我的淺見,來說說競爭力的潛規則。 以下為蘋果日報的一篇報導,請先讀完它↓ http://images.plurk.com/1Ops0wB4uda5tZ0zLEfasd.jpg 你或許會覺得這個家庭遭逢變故,真可憐..... 小朋友小小年紀就懂得照顧爸爸,真令人心疼。不知道有沒有社會公益團體會幫忙募款呢? 我看到的是:高一長子盼擔家計,說:「看媽媽這麼辛苦,我想做臨時工,幫家裡分擔家計。」 就算這個孩子會讀書,也想讀書,但他放棄了學業去做臨時工,善良的他只想幫媽媽的忙, 他會成為最體貼的丈夫,最孝順的兒子,但高中沒畢業, 這輩子只能做臨時工,領著不到兩萬的薪水。 然後,他爸爸是做什麼的? 他爸爸也是臨時工。 那我們想想他的同學在做什麼吧。 在他為生計煩憂時,他的同學可以全力為指考一搏。 晚上還可以針對最弱的科目去補習,週末再去學小提琴, 甚至可以參加學校的辯論社,得到許多演說比賽的獎項。 升學時他可以加分的項目可多著呢,自然而然,推甄上了很好的大學。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因為他的同學,爸爸是公司的經理。 所以有很多金錢預算可以栽培孩子。臨時工的家庭有辦法嗎? 沒有辦法,因為連基本溫飽都無法達到。 所以爸爸是臨時工,兒子也是臨時工;爸爸是經理,兒子也會是經理, 不是基因的問題,除了努力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關鍵相信你也看出來了─在 錢。 沒有錢的家庭,無法給孩子好的學習環境和栽培,窮者恆窮,富者恆富。 這在教育社會學裡,叫做階級複製。 你說學歷不重要?坦白說,它還真的很重要。 你沒感覺是因為你爸不是臨時工,如果那些生於弱勢家庭的孩子要有往上爬的機會, 教育是唯一途徑。 你說,那就好好唸書啊!!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努力一點不會是不是!!! 阿扁爸爸是佃農,他拼到可以當總統耶! 那我要告訴你,那是聯考決勝負的時代,現在是這樣嗎? 以申請高中為例,十二年國教甄選納入競賽與在校成績。 你以為在學校的美勞課乖乖學就可以拿到全市美術比賽金牌? 那都是美術才藝班刻出來的,學校的美勞老師教學理念和畫室不同, 有時候你要得到某些成績,勢必要補習。 更別談學小提琴,音樂是有錢人玩的遊戲。一堂課一小時開價1600都有可能, 那是臨時工一天的工錢,(有時候還沒這麼多)他怎麼讓孩子去學? 如果你是評審老師, 有個小孩拿了全國小提琴賽第一名,和沒有競賽表現的小孩,你會選哪個? 所以當時十二年國教政令宣布時,為什麼有老師反對"會對弱勢學生不利",就是這個原因。 當老師的最清楚,家庭環境會對孩子有多深刻的影響。 沒有好的學歷,就沒辦法找到好的工作,或是連往上爬的機會都沒有。 沒有好的工作就沒有錢,沒有錢他就沒辦法給孩子好的教育,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但這是那個孩子活該嗎?我可以說他是最棒的一個孩子 他善解人意 、貼心、 堅強 , 但社會最殘酷的現實正壓迫在他身上。 我以前有個學生是單親家庭,他爸爸是油漆工,姐姐國中就要打工養家,由她照顧年幼的弟弟。 畢業旅行吃完飯後,他會把大家沒吃完的菜平均分到每個同學的碗盤中,吃完還幫忙把碗盤疊得整整齊齊,受到校長和主任們的激賞;反觀當時耳聞某市中心小學的畢業旅行,小孩嫌菜難吃、魚骨頭沒人挑就不吃魚,把老師氣壞了的例子,我班上的小孩真是稀世珍寶,對吧? 這個孩子雖然是個女生,數學表現非常突出,但是和市中心的小孩比,誰能唸比較好的學校? 找到比較好的工作?我可以篤定告訴你事市中心的小孩。 因為這個孩子的英文很差,他的家庭也沒能力讓他補習,更何況市中心的孩子還去上英語會話班,他拿什麼跟人家拼? 不懂得感恩惜福 不知民間疾苦的孩子從好的學校畢業,得到了一份好的工作, 甚至在政府裡謀得一官半職,有沒有覺得很熟悉?這樣你知道為什麼有些官員總是不懂你的感受了吧? 不是他很可惡,而是他不知道他自己是晉惠帝,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6761 (這只是過往的一個例子) 他從小生活環境就不錯,又怎麼知道民間疾苦? 那你可以想想,政府裡是晉惠帝多,還是佃農的兒子多? 所以我們真的需要一大堆晉惠帝進去嗎?或許下次投票時你可以考慮身家背景, 這是題外話,就暫且打住了。 你會開始慶幸自己老爸不是臨時工,自己有碩士學歷,現在也有份35K的薪水, 花費很夠用而暗自竊喜,要競爭,就來吧!!只要努力一點就可以了呀! 那我只能說你好傻好天真,有些東西是你一輩子努力也得不到的,甚至你現在開始努力也來不及了。 好比說 財團的富二代從小就送去國外,你在學ㄅㄆㄇ的時候他就已經會講一口流利的英文了, 在你打魔獸的時候他已經靠爸爸的關係在外國的公司得到實習的機會,那請問,貿易市場開放後,你和他誰會做主管? 拿我朋友當例子,他是位聲樂歌手,實力堅強接了音樂廳大大小小的演出,但家裡的經濟能力沒辦法送他出國深造,偏偏音樂界最重視外國學歷,一堆出國回來的歌手明明唱得沒有比他好,卻因為外國學歷可以得到更多的工作機會。 再說下去,你的小孩呢?你傾盡全部的薪水也無法像有錢人一樣栽培孩子,你是什麼工作,他就會是什麼薪水層級,或許你會說還是有轉機,努力還是有機會,但我還是要告訴你那有多微乎其微,至少你要比人家拼命一百倍,一千倍,才能縮短一點點的差距。 這是金錢與教育的關係,也是教育與社會的關係。的確教育追求平等,但那是理想,只能盡力做到平等,永遠不可能達到完全平等。當一個國家裡的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越來越窮時,我很難相信努力提升競爭力就能應付的鬼話,那是多麼不負責任的說法,國家把責任賴在你頭上了,還不懂得撥掉顧著指責學運學生唯恐天下不亂,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而且我沒看到政府現今對弱勢家庭的"具體"配套措施的說明。沒有。說不定那些晉惠帝想都沒想到會有這種事即將發生,所以我才憤怒和擔憂。 或許你只是當不了主管,但是社會上弱勢的家庭呢? 他們或許就會像香港人一樣睡在籠子裡....... 但是社會卻說"他們活該 因為他們沒有競爭力""都是因為沒好好讀書才這樣啊 哈哈哈" 這真的是進步的社會嗎?踩在弱勢的頭上自以為理所當然,這就是我們追求的進步? 我承認現在全球都面臨到這樣的問題, 但政府不是應該說:「別擔心,你們因這個協議受傷了我會有些法令照顧你們,將傷害降到最低」 我們的政府又說了什麼? 以前唸書時,特殊教育的教授說: "真正進步的社會,不是看它的經濟發展有多進步,國民年薪有多少, 而是看它對弱勢族群的照顧有多少"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有自信很有競爭力,當然很好,但我建議你明天可以找班上最有錢的同學來比比看你跟他的差距有多少,他未來的規畫和你的規畫又差多少,有個心理準備,等到以後對面填鴨教育的精英來臺的時候,打擊才不會太大。 在立法院的學生可以說都是臺灣最有競爭力的一群,他們不惜把國會搶下來, 近20天沒好好闔眼,有些人還在黑夜時被國家以暴力對待、抹黑.......拼了命想保護的是誰? 絕對不只臨時工的兒子,等你想通了再來指責和嘲弄他們吧。 最後向大家推薦一本書: 《角力‧韓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1849 很多人只注意到南韓的經濟突飛猛進,卻沒留意到它背後付出的代價。 如: 世界最高自殺率、中學生每天補習到十二點每天只睡四-五小時、 為了送小孩到國外唸書獲得高學歷, 爸爸留在韓國拼命賺錢,妻小在國外生活, 為了孩子的競爭力,家庭無法團聚一起過日子,這還是有經濟能力的家庭。 進入第一學府拼第一名畢業才能在頂級企業工作 進了令人稱羨的公司也要繼續拼第一賺更多錢 ,為了送自己的孩子出去讀書 ,人生彷彿沒有盡頭 的確讓經濟逆風高飛,卻也讓自己的人民活得不像個"人"。 他們的高競爭力,是這樣換來的。 有時候想一想,會覺得...人類未來 ,不是被自己製造的污染毒死 ,就是被自己搞的制度壓死吧 好比說自由貿易協定。 與世界競爭是必然之路....但我們真的該好好思考,這條路該怎麼走下去。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184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