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 首先 婚姻平權不是多人成家! 婚姻平權不是多人成家! 婚姻平權不是多人成家! 很重要要說三次,谷阿狗影片是某個反同團體模仿網路影評人谷阿莫的風格製作的,用來惡意扭曲"2013"年伴侶盟推出多元成家法案,多元成家包含三大主題:婚姻平權、伴侶法跟多人家屬,而不管是2013年還是2016年的今天,真正有進到立法院討論的只有將同志納入婚姻的"婚姻平權,只有婚姻平權,只有婚姻平權! 基本上只要署名谷阿狗製作的影片,裡面只有偏見跟扭曲,連看的價值都沒有 再來關於國中小教育 現在我們主張性別是多元的,不管你是像男生的女生還是像女生的男生,都不應該因為性別特質受到歧視跟霸凌,我不知道對方說的情欲探索是什麼,如果是指在中小學裡介紹不同的性傾向,那有何不可,難道要等小孩子受到大人偏見影響長大了去霸凌別人才來教嗎? 再者,性平教育早就已經在國中小施行了(不信去問問現在家裡有國中小學生的家長,請他們翻翻自己小孩的課本) 跟婚姻平權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議題,絕對沒有"修法後就要開始在國中小教性解放"這回事,絕對沒有! 關於老師說一夫一妻會受罰其實指的就是台大機械系考題事件。考試題目我找不到原文懶得打了請自己看: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328/826231/ 重點是教授用跟科目無關的個人主觀意識放進考題要求學生作答,如果學生不同意不願作答呢? 這是一個權力不對等的問題,且違反性別平等法而開罰,不是因為講一夫一妻被罰!不是因為講一夫一妻被罰!不是因為講一夫一妻被罰! 還有那個什麼修法後不能叫爸媽不能叫祖父母之類的不用再解釋了吧?這麼白癡的事情相信有點大腦的人都不會相信的,再強調一次,目前台灣只有推行同性納入婚姻,沒有什麼"同婚再加上多元成家" 關於法國百萬反同婚,也是反同團體灌水+惡意解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5319 簡單說法國在2013年5月正式通過同性婚姻 而2013年1月(請注意,是在通過之前)的反同遊行根據法國警察統計是34萬人 2014年7月反同婚遊行人數7萬人 最近一次2016年10月,人數2萬 不只沒有所謂百萬人數還逐年遞減 同時也希望各位理解一點,法國是非常正統的天主教國家,他們有宗教歷史背景來支持反同,可台灣不是宗教立國的國家,有什麼理由讓少數宗教激進份子用宗教理由來干涉我國內政? 關於美國麻州的澄清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levin-lo/%E6%AA%A2%E8%A6%96%E5%90%8C%E6%80%A7%E5%A9%9A%E5%A7%BB%E5%B0%8D%E7%BE%8E%E5%9C%8B%E9%BA%BB%E5%B7%9E%E7%9A%84%E5%BD%B1%E9%9F%BF%E4%B8%80%E6%96%87/1389019661342662/ 不管是"法國百萬遊行反同"還是"美國麻州同婚的影響"文章出處都是源自於一個叫做"守護家庭聯盟"(簡稱護家盟)的反同組織,網路上那些反同人士的發言千篇一律,舉證必舉"法國百萬反同婚"、"美國麻州都是同性戀",講到一夫一妻被罰ALWAYS只有台大機械系的案例,我都懷疑他們內部是不是有反同教戰手冊了....真的拜託行行好,這些都是只要稍微估狗一下就知道是謠言的東西不要再相信了啦 關於稱謂問題 請問各位身份證背後是"配偶"欄還是"夫妻"欄? 各位有因為這樣稱呼自己另一半為"配偶"而不是妻子/丈夫嗎?父母跟雙親、家長不是同義詞嗎? 現行民法裡還有"直系血親尊/卑親屬"作為父母子女的法律用詞,請問誰在家裡會說"直系血親卑親屬給我下樓吃飯!"??真心不懂為什麼要糾結這一點 雖然個人認為稱謂要改不改都無妨但順便說明一下,尤美女版本的婚姻平權法案並沒有修改稱謂的部分,修改稱謂是許毓仁跟時代力量的版本,尤美女版是簡單修改,同時也法學界一般也認為這個版本最省時省工,而修改稱謂則是比較全面性、完整性的修法。 台灣的同志婚姻自從2006年蕭美琴第一次提出到現在已經走了10年了,十、年、了!! 這10年當中大大小小公聽會說明會座談會開了不下百次,請問說兩場公聽會不夠的人,這十年來在幹嘛? "我覺得同志婚姻不宜倉促草率"這句話我聽起來就像在講說: "我最近才聽過這議題,也不是很了解,總之我反對。" 沒道理吧? 什麼都不了解,或者用錯誤的管道了解就說反對,抹煞一堆人的苦心,忽視幾十年來被壓迫的同志族群的權益,放任悲劇不斷發生,十年了,人生有幾個十年? 究竟還要他們等多久? 關於立專法,我希望主張立專法的人可以稍維思考一下所謂的專法應該是什麼樣子? 我認為專法形式不外乎三種: 1.如果專法的保障比不上異性婚姻,表示同志是次等公民。 2.如果專法的保障跟異性婚姻一模一樣,那何必立專法?脫褲子放屁嘛! 而且是不是可以合理推論支持者的心態就是"不願意同志跟自己結一樣的婚"? 這種形式的專法很容易成為隔離政策,而隔離政策眾所周知是一種差別待遇的歧視。 3. 讓專法的保障優於異性婚姻,多數主張專法者所舉例的原住民基本法、身心障礙條例就是屬於這類,所以我們立的專法應該可以讓同志結婚先發一百萬,或免稅50%等等。...我是沒意見啦,不過我相信很多人會有意見。 不過請注意一點,不管是原住民還是身障者除了有專法特別保障之外同時也適用一般法,而同婚專法則是"只能用專法不能用一般法",說穿了還是排除同志使用一般法的隔離政策. 最後,我認為同志婚姻議題不是不能反對,而是反對也要講理,很多反同人士整天多P亂倫人獸交不能叫爸媽啥鬼話都能扯,被噴只是剛好而已,言論自由是保障任何屁話都可以講,可沒保障講屁話不會被公幹。聽說昨天反同團體"下一代幸福聯盟"(護家盟關係企業)買了黃金時段的電視廣告,上個月初還買了連續三天的四大報頭版廣告,到底誰才是有錢有勢、誰才是有霸凌資格的一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吧! 最後的最後,引用網路作家(?)朱家安的一段話跟大家分享: 在台灣,反對同性婚姻的人提出來的說法大多不符事實,而且是在很簡單的層次上不符事實。他們沒有證明同性婚姻不該通過,他們證明的是自己沒有做功課就選邊站。如果政府和社會接受他們的說法,把他們奠基在對於事實的錯誤認知上的意見納入立法考量,這個社會是在跟無知妥協。 民主社會不該跟無知妥協。如果我們在有好理由可以辨別的情況下,還讓「不奠基在事實上的意見」跟「奠基在事實上的意見」在公共討論上擁有同等份量,這幾乎等於是我們罔顧我們的政治決策的品質。如果我們罔顧政治決策的品質,便辜負了身為公民的政治義務:阻止政府做出不明智的判斷。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1yD1IcBYsPk70iTikq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