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雖然尚未考學術,但是考過丙證的人都知道,術科過了等於過了95%。 於是今天的術科就是一戰定生死。 去報名的時候,問過小姐,希望假日考,她的回答是照排,於是有了請假的打算,高雄也只有公會可以考西餐,1年5梯次。由於我是報名第1天一早就去報,所以很好運的排在星期天,跟公會的學員一起考,全場沒有一個是認識的,也就是沒有同學一起,謝謝妳們的幫忙,公會的美女們。 考試規則是1/2月在12月底會抽出大題,考前3天抽2題組,上午場抽,剩下的下午考。跟考中餐時一樣,當天都沒什麼胃口,早上邊看電視,邊加減背菜單,只喝一杯用紅玉泡的奶茶。12點就跑去公會舒緩心情,遇到上午考完的考生,考的是C,第二籤王—恩利蛋。D才是籤王所在—泡芙,加上他們說,老師說過,AB配,C組通常配的是D組,於是下午場考生更緊張,很怕籤王再現。我也很怕。 三個監評出來了,宣布是301A,大家歡聲雷動,因為B是最好做,A次之。 進去了,緊張忘東忘西,幸好都還有得救,這一組最難的就是剖魚肉,去魚皮,網上有阿基師的撕魚皮法,應該不適用於鱸魚,因為我撕不下來,肉開始爛,只得乖乖的去割它。只要刀利,就不是問題,殘餘不會像練習時那麼多,而且老刀店的刀,說開鋒,我買過高雄信興、台中菜刀王,都一樣,考前還是得再磨一次。 按照往例,削橄欖型一定割傷,當然不例外,左手食指又一刀,公會的學員說可以用刨刀削出橄欖型,為什麼老師你不教~~>_<~~,發的馬鈴薯又小,好難削,最後我的馬鈴薯因為煮過爛,破一顆。 公會考試比較好通融,可以帶一些小工具進去,例如我有帶濾網和鐵刷子,濾網在濾蛋好用,起碼不會白白的,蛋白沒打散被扣分。剪刀、牛刀一定都自己的,另外還帶了小湯匙弄鹽等調味料。一般湯匙可以去挖奶油。只是那個瓦斯爐要開小火,我弄好久,要不是土司有多發,先煎的因為火太大而有一點點小焦就要出去丟人了。 考試時記住老師的交待,一次切,不用一直換砧板,浪費時間,所以先弄魚、牛肉,先解決藍、紅2塊砧板,然後去冰,再切菜,這個題組菜很少,香料比較多,先煮上魚高湯、牛肉湯,這時就可以換熟食白砧板,切大黃瓜去冰,全場大概是我最慢冰,但是沒差,那個冰10分就可以出水。然後在公區看到白酒才想到魚湯沒加,快點弄去加,再回來拿麵粉和奶油去炒磨菇醬。 反正就是一陣混亂,我盡力了,真的。西餐比中餐難,比考中餐更緊張,中餐重順序,西餐重菜單和作法,我的考位是爛位,偏僻到時鐘看不到,如果遇到那種需要看時間的,我想我大概完蛋。 出菜的時候,想了一下西餐出菜順序,湯品→沙拉→主餐→甜點,於是端了法國吐司和蜂蜜先,依著順序端和排。 不到5點,我就整理好,讓公會的美女看過,清潔可以才可以離場。於是考生們坐在大廳閒聊,公會的另一個美美女,過5點就跑出來說,有一個魚沒煮熟,一個一道菜煮錯。然後沒多久又跑出來,說公會的學員都有過,不知道我。我臉上真是三條線,美女阿姐,妳有差我一個嗎?過關機率跟我考中餐差不多,1場12個,今天11,2個沒過。 她跟大家聊天,說今天的監評是高餐的陳寬定老師(我只對衛生那個老師有印象,好像考中餐時,也是他),他去年剛得師鐸獎,又在網上看到他的學員POST的心得,被他評過了,證照好像比較大張。要不是緊張,一直看資料,也不知道開始在前面講解的老師就是他,否則我一定多看他幾眼。 老師,謝謝你,今天看到你的盧山真面目,又讓我過了關,最好的生日禮物。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2098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