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有個理論叫工蟻理論,就是一個群體裡面必有勤奮和怠惰的個體。 我認為也許可以釐清為什麼會這樣,不單純是機率的問題。 首先機率上,每個人生命有限所以活動都會分主要次要,比如說設計課是主要,通識課是次要,那設計學生可能就會選擇通識課付60分努力、但設計一定要做到100分,就不會在通識報告裡成為主導角色。 以下假設沒有組員一開始就想搭便車的情形,大家都具有基本的能力和品格而開始,一一分解分組工作階段的自然演變,這樣也許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怠惰是幾乎必然。 當一個分組團體形成時,討論開始進行。這時候就開始會發現能力有高下之分。能力較高者意見被採納,作業因他而能推動,因此就生了幹勁和自信;能力低者可能發現自己無法做出任何貢獻,勉強想出點子也被別人無視,就會逐漸失去信心。在一個群體中,如果有哪個個體是比較不優的,他必須找到自己能發揮價值的位置,才能免於這種循環。(這是第一關) 然後有些人會因個性主動或對題目在行自然成為主導,有些人則是認為已有人主導,那自己當個輔助角色吧,就會自然的達到平衡。另外當有人發表意見時可能也有另一個人因此選擇把自己的話都吞回去了,久而久之也是一種壓抑。如果有兩個以上的領頭人意見不合,最後一方勝出,落敗的領頭人就會轉為被動腳色,也可能懷恨在心往擺爛組員方向演變,除非能夠共同商討出彼此能接受方案。(這是第二關) 簡而言之,團體作業有點像把幾個不同特性元素加在一起在互動時會產生物理化學反應最後到達平衡,在必然的交互作用中,常會有人獲得榮耀有人受傷,理想的共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很小。必須要所有組員們都有一定自覺和能力才行。 接著開始進到實作或進一步深入的階段,這時候還是主導人安排,工作模式、討論方式、工作時間什麼的也很容易跟著主導人走。比如說我當系刊長,就喜歡在簡餐飲料店討論,討論時間可能在早上,不喜歡開會太久(我很堅持任何會議絕不能超過3小時),可能有些組員就會睡過頭;而我之前擔任組員時,就被強迫在半夜熬夜討論,但我只要熬夜到三四點左右就會開始暴怒罵髒話,而且失去一切思考能力。 主導人創造自己最喜歡的工作模式,少數人可能被迫跟隨,如果自己是不適應的那個,或自己的時間都跟別人不一樣,就會變成被甩掉、越來越差的那個拖油瓶。 (第三關) 前面三關過了,大概也有一半的團隊已經分裂了。通常也是這個階段會開始聽到別組有對誰不滿的聲音出來。 過關的組員們,在之前的階段裡面都沒問題,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大家心理都很健康,二是其實有意見但默默忍受。如果是二,彼此會逐漸因為合作上摩擦而開始講些閒話,組員們開始會討論那個大家「有意見」的組員。無論是出於單純靠北還是建設性的評論,多數人類對於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是有些感知能力的。當那個被動或跟大家不同的組員,感覺到了其他人的幹意,可能就會開起他的防禦模式。 什麼是防禦模式咧?就是先切斷自己的在乎和信任,並且做好準備,設想其他組員萬一群起靠杯你時,你要如何應對不被傷害?這種固有的想法一出現,就會反映在雙方的作為和反應上。講話越來越多顧忌,開始不願意發言。 而當人開始靠杯或不信任人時,就會用最嚴格的標準去審視那人的一切言行,把一切的行為都往壞的想,比如說組員發燒想請假,其他人認為他是裝病。嫌隙就此不斷擴大(第四關) 所以為什麼只要有較大的分組作業,過後就會有一些人老死不相往來。這篇文章並不是悲觀地講說理想的合作關係不可能出現,而是從機率的角度來講,那個可能性有多麼小。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219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