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桐柏山 玉霄峰

桐柏山在天台山西南部、天台縣城北10餘公里。
桐柏山有桐柏宮,唐司馬承禎於此修道,並於景雲二年(771)建桐柏觀。周圍有玉女、臥龍、紫霄、翠微、玉泉、蓮華、華琳、香琳、玉霄九峰,亦稱九峰山。

答宋之問(唐·司馬承禎)
時既暮兮節欲春,山林寂兮懷幽人。登奇峰兮望白雲,悵緬邈兮象欲紛。
白雲悠悠去不返,寒風颼颼吹日晚。不見其人誰與言,歸坐彈琴思逾遠。

謝自然却還舊居(唐·劉商)
仙侶招邀自有期,九天升降五雲隨。不知辭罷虛皇日,更向人間住幾時。

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唐·李隆基)
紫府求賢士,清谿祖逸人。江湖與城闕,異跡且殊倫。
間有幽棲者,居然厭俗塵。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調神。
地道踰稽嶺,天台接海濱。音徽從此間,萬古一芳春。

寄天台司馬道士(唐·沈如筠)
河洲花豔爚,庭樹光彩蒨。白雲天台山,可思不可見。

寄天台司馬先生(唐·崔湜)
聞有三元客,祈仙九轉成。人間白雲返,天上赤龍迎。
尚惜金芝晚,仍攀琪樹榮。何年緱嶺上,一謝洛陽城。

送司馬先生(唐·李嶠)
蓬閣桃源兩處分,人間海上不相聞。一朝琴裏悲黃鶴,何日山頭望白雲。

寄天台司馬道士(唐·宋之問)
臥來生白髮,覽鏡忽成絲。遠愧餐霞子,童顏且自持。
舊遊惜疎曠,微尚日磷緇。不寄西山藥,何由東海期。

送梁道士(唐·周朴)
舊居桐栢觀,歸去愛安閑。倒樹造新屋,化人修古壇。
晚花霜後落,山雨夜深寒。應有同溪客,相尋學鍊丹。

桐柏觀(唐·任翻)
飄飄雲外者,蹔宿聚仙堂。半夜人無語,中宵月送涼。
鶴歸高樹靜,螢過小池光。不得多時住,門開是事忙。

寄題玉霄峰葉涵象尊師所居(唐·皮日休)
青冥向上玉霄峰,元始先生戴紫蓉。曉案瓊文光洞壑,夜壇香氣惹杉松。
閑迎仙客來爲鶴,靜噀靈符去是龍。子細捫心無偃骨①,欲隨師去肯相容。
按:① 偃骨在胸者,名入星骨

秋夜翫月懷玉霄道士(唐·貫休)
光異磨礱出,輪非雕斵成。今宵剛道別,舉世勿人爭。
征婦砧添怨,詩人哭到明。惟宜華頂叟,笙磬有餘聲。

送禪師宗極歸玉峰(唐·栖白)
背郭去歸宿,頭陀意頗濃。鶴爭栖遠樹,猨鬬上孤峰。
夜戍經霜月,秋城過雨鐘。

山居 其二(唐·陳寡言)
醉臥茅堂不閉關,覺來開眼見青山。松花落處宿猨在,麋鹿羣羣林際還。

洗心(唐·司馬退之)
不踐名利道,始覺塵土腥。不味稻粱食,始覺精神清。
羅浮奔走外,日月無短明。山瘦松亦勁,鶴老飛更輕。
逍遙此中客,翠髮皆長生。草木多古色,雞犬無新聲。
君有出俗志,不貪英雄名。傲然脫冠帶,改換人間情。
去矣丹霄路,向曉雲冥冥。

宿道士觀(唐·皎然)
古觀秋木秀,冷然屬鮮飆。瓊葩被修蔓,柏實滿寒條。
影殿山寂寂,寥天月昭昭。幽期寄仙侶,習定至中宵。
清佩聞虛步,真官方宿朝。

桐柏觀(唐·周朴)
東南一境清心目,有此千峰插翠微。人在下方衝月上,鶴從高處破煙飛。
巖深水落寒侵骨,門靜花開色照衣。欲識蓬萊今便是,更於何處學忘機。

桐柏觀(唐·鄭熏)
深山桐柏觀,殘雪路猶分。數里踏紅葉,全家穿碧雲。
月寒岩嶂曉,風遠蕙蘭芬。明月出林去,吹笙不可聞。

宿天台桐柏觀(唐·孟浩然)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雲島。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櫂恣探討。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願言解纓紱,從此去煩惱。
高步凌四明,玄蹤得三老。紛吾遠遊意,學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雲濤空浩浩。

行桐柏山(唐·姚鵠)
際海禮冰碧,穿雲來玉清。千山盤鳥道,十里入猿聲。
草木飄香異,雲霞引步輕。誰言鰲頂上,此處是蓬瀛。

過桐柏山(唐·錢起)
秋風過楚山,山靜秋聲晚。賞心無定極,仙步亦清遠。
返照雲竇空,寒流石苔淺。羽人昔已去,靈跡欣方踐。
投策謝歸途,世緣從此遣。

妙樂觀(一作題王喬觀傳傅道士所居)(唐·靈一)
王喬所居空山觀,白雲至今凝不散。壇場月路幾千年,
往往吹笙下天半。瀑布西行過石橋,黃精采根還採苗。
忽見一人檠茶碗,篸花昨夜風吹滿。自言家處在東坡,
白犬相隨邀我過。松間石上有棋局,能使樵人爛斧柯。

題北平沼(唐·杜光庭)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誦靈書。朝回時宴三山客,澗盡閑飛五色魚。
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燈千點散紅蕖。寶芝常在知誰得,好駕金蟾入太虛。

自詠二首(唐·徐靈府)
其一
寂寂凝神太極初,無心應物等空虛。性修自性非求得,欲識真人祗是渠。
其二
學道全真在此生,何須待死更求生。今生不了無生理,縱復生知那處生。

和襲美寄題玉霄峰葉涵象尊師所居(唐·陸龜蒙)
天台一萬八千丈,師在浮雲端掩扉。永夜祗知星斗大,深秋猶見海山微。
風前幾降青毛節,雪後應披白羽衣。南望煙霞空再拜,欲將飛魄問靈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