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看《我的少女時代》原聲帶的曲目,用作代表那個年代的華語歌,演唱者清一色都是香港歌手:劉德華,草蜢,和孫耀威(但孫耀威在台灣出道,早年也是主打國語市場,他是應該算作香港還是台灣歌手啊?)。

九十年代的我,也不知道原來香港的歌曲劇集在台灣那麼吃香。後來,我開始認識和我同齡的台灣朋友,才發覺他們和我都有聽相同的歌曲(雖然可能分別是國語版和粵語版),都有看一樣的劇集(雖然台灣版是經過配音)。他們甚至可能會聽得懂廣東話,唱卡啦OK時還會唱幾首廣東歌。

隨著香港的流行文化近十數年的沒落,新生代的台灣人對香港的事物不再熟悉。跟二十多歲的台灣朋友溝通時,總是好像多了一點點隔閡。我明白風水輪流轉,流行始終有盡頭;但我還是會覺得落莫。

由此,我也開始明白,為甚麼有些香港人看到《我》片裡跟香港有關的故事背景,心裡會有些不是味兒。本以為那風光的日子只是數年前的事;但原來一眨眼,那已經是人家的陳年集體回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