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 原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5%91%8A%E7%99%BD%E6%96%87%E6%89%8B%E9%9D%A0%E5%8C%97%E6%96%87%E6%89%8B-883551525076032/ #靠北告白文手1859 小小地吐槽一下 古風 這真的是蠻多人寫的一個題材 不過最近看了些文 倒不至於說雷,就是感覺很微妙吧 下面開始 首先,古代由於學校這種東西並不普遍 所以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文言好嗎 大部分人還是靠自學,書生十年寒窗不是在學校窗 是在家裡窗好不 學校分公校和私校,跟現在一樣 不過私校的形式就跟補習社一樣,也就是所謂私塾 私塾有時候是先生個人開辦 有時候是一個村子集資請一位先生教書 但不管是哪種,除了孔子孔老大爺之外 其他學費都是貴得嚇死你那種 你跟我說一群農夫的孩子們在私塾裡面跑來跑去什麼的 讓你爹知道你交了那麼多錢在裡面玩 還不打斷你的腿? 公校的話,八歲上小學,十五歲上大學 是的,沒錯 八歲小學,十五歲大學 五歲的時候孩子們都還在家裡玩泥巴呢 而且,古時候成年禮為十五歲 只要成年了,就上大學 我看到一堆五歲入學的,我心裡讚歎著 神童啊啊!!!!! 你知道蘇東坡幾歲入學嗎? 八歲,他是個正常人,後來變成了當代八大學霸之一 你家孩子五歲入學,怎麼還沒當宰相??? 順帶一提,公校普通人還沒資格上呢 你家裡最少要有一個當公務員的,多小都行 哪怕他只是里胥(類似村長)家的鏟屎官 那也算是個小公務員 而且古代的時候,紙張還沒被廣泛使用 所以書是超級TM貴重的珍稀物品 即便是一個地方鄉紳家的小少爺想讀都未必有的好嗎 我上次看到有個人寫了篇文 「一個窮得揭不開鍋的農夫隨手從從灶台上拿了一本書,燒了取暖」 你大爺啊!!!! 農夫爺爺你在燒錢你造嗎!!!!! 你這麼過生活難怪揭不開鍋啊混帳!!!!!! 而在書本還沒有得用的時候 大部分都是用竹簡或石頭 而貴族人家都是用絲巾羅布去繡字的 對,喜歡古風的人應該知道有竹簡這東西吧? 你要是不知道就不要跟我說喜歡古風 以前的人讀書,是攤開竹簡看的 竹簡上的字是一個一個刻上去的 所以不可能大量生產 當然,我直到現在還是沒看到有那篇文是用竹簡的 不過呢.... 紙張這玩意東漢(三國)的時候才剛改善完畢 直到魏晉南北朝才開始在上流社會廣泛使用 而那時候,平民依舊是沒機會接觸的 全民用紙 那是宋朝的事了 而西漢前(秦和秦之前的年代)都是沒有紙的!!!!! 不要再說《封神榜》裡姜子牙飛鴿傳書給誰誰誰了!!!! 那時候他們還在石頭和木片上刻字!!!!! 鴿子覺得腳上掛著石頭飛很累你造嗎!!!! 然後順帶一提,由於紙張不普遍 所以古代的扇子不是紙扇 而是竹扇 真的,扇子之間是竹子 所以你可以看到他們瀟灑地把扇子打開又合起來 紙扇也可以瀟灑,但比較難........ 接下來說說語氣 我想各位寫古風的會吟詩作對多多少少是受了偉大的李先生和杜先生又或者是某個蘇先生的影響 但是! 你知道李白在當時是個名揚天下的大才子嗎? 你知道李白被楊貴妃當面稱讚嗎? 你知道平凡人不可能講話跟學霸一樣嗎? 你怎麼可以要求一個平民 一個路人 隨口就念出了李白的詩啊!!!!! 在那個教育還未普及的年代,大部分人連招牌上的字寫什麼都不知道啊!!! 對的,古代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好嗎!!!! 你丟給他們一本書他們也未必看得懂啊!!!!! 然後你居然讓他們一群人用接龍的方式把李白的詩念出來了啊!!!!! 你介樣子讓李大詩仙情何以堪啊!!!!!! 要是被皇帝知道了 李先生是要被砍頭的你造嗎!!!!!(古代有些皇帝會很介意市井鄉間的東西被帶到宮內,包括話語) 路人就要有路人的樣子 古代人不是每個都講文言的 他們也是講白話的,只不過可能混雜著一部分文言吧 真的,只有一點點 而開口閉口都文言什麼的 搞不好那些古代學霸們也不會那麼做 而普通市民,甚至於農夫 就更不可能對聯、作詩隨手拈來了 最後就是一些家具之類的問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三國時期是沒有板凳的 而三國前也同樣沒有 他們坐什麼呢? 他們坐的是席 類似墊子的那種東西,坐的時候會盤腿,也有人會有跪坐的方式坐在上面 有錢人用布,裡面塞蘆薈草 窮人用草蓆,有見過的人應該知道我說哪種,現在還有賣 而床和榻也是有區別的 之前我以為三國時候就有床了 結果前幾天被指正了,我才知道原來唐朝之後才有床 而之前都是睡在榻上面的 榻比較矮,而且沒有圍木 床則正式得多,不同人睡的床在古代是有嚴格規定的 詳細就自己Google吧 而酒店在古時候就是喝酒吃飯的地方,也叫酒家 是不會提供住宿的,更不會有一些「特殊服務」 除非你想跟店小二來一發 而住宿的話,你可以去驛站,也可以去旅店 旅店就不多說了,驛站除了傳信以外,也是歇腳的地方 不要說什麼驛站只是放馬的 大哥,驛站真的有房間,不騙你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247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