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這裡是梔砂理,是《片角の山神》的原作者。 首先先謝謝喜愛這篇故事的讀者們,Nora所描繪出的畫面也很讓我感動! 有不少讀者反映故事的敘述太過冗長、這部分已經和Nora經過多次刪減才有現在的版本, 因為本身寫的腳本是以短篇小說的形式,Nora讀後覺得有很多重要的地方,如果不放進來會很可惜,但礙於參賽的篇幅限制,還是得刪減不少東西才勉強擠得下去,以致收尾或許較為潦草。那這部份我們還會再改進,希望能夠創做出更好、更讓讀者舒服的作品! 篇名的片角,有讀者覺得為什麼要以日式的命名方式,而不用獨角、單角,卻選擇了片角。是這樣的,首先中文裡頭的片也是有單面的意思,只是大多數常用詞是獨和單,經過考量覺得使用片角會比較富有美感,所以就維持日式的命名去下了標題這樣www 這裡想和各位談談故事的設定,山神在開頭的部分有運用一些敘述來呈現山神的定義--有些人說祂是氣體;有些人說祂是某些動物的化身;更有些人說祂有著近似於人類的外觀。實際上山神的外型有一部份是由山神自己決定,也就像是故事裡提到的,神力高強的能夠化為巨樹、神力衰弱的能夠化為百草,而另一部份就是「看見者」自己的想像,認為山神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至於有讀者可能會覺得,為什麼山神要對少年這麼好?為什麼總是少年遇見山神?一來是因為故事裡所提到的「那件事情」,也就是漫畫裡以圖影表現出對抗大火的部分,山腳下的小村在某個夜晚因人為疏失所以造成了森林大火,村民賴以為生的果樹等作物也都付之一炬;而在這個普遍信仰山神的世界觀裡,村民反而認為是山神沒有保護好他們,更甚之認為根本就沒有山神,殊不知做為一個沒什麼名氣的小山神其實已經費盡所能將大火撲滅,代價便是那其中一邊的神角。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普遍已經沒有人信仰山神,沒有了信仰又沒有了其中一根角,神力其實早就越來越薄弱,而只有少年認為大火能撲滅是因為山神的保護,如此特別的他、身為可能是唯一信仰者的他,剛好闖進了現世與神靈界的狹間,也同時與山神產生了交集,證明堅信著山神的少年是多麼的特別。 少年的離鄉突如其來,很可惜篇幅關係也省略了這個部分,其實少年是因為跟著父母遷移,為了去城鎮尋求更好的治療而有了在外深造的機會,少年說了神角的事情卻被雙親認為他只是在空說夢話,在來不及與山神告別的情況下便離開了這個小村。 結尾時的幾樣禮品,是想呼應神角的亮粉能夠讓山神看得到、聽得到、碰得到萬物,當然山神自己也有感官能夠聽、看、聞、觸,但是卻只侷限於這座山的小區域,小鳥等動物頂多帶著山神的粉到這座山周遭的地方,像是山腳下的村落。 少年一直在想著怎麼帶山神體驗更大更寬闊的世界,於是想出了學習製作木製機關,並且把神角的亮粉放在裡頭,希望能夠藉此帶著山神體驗世間萬物,山神在解釋亮粉的功能的時候也提到必須依靠生物傳達,所以少年才將羽毛放進機關小鳥中;將花辦放進機關蜜蜂中;至於相機的部分、是少年的猜測,他試著抹在自己的眼睛附近,看能不能讓山神也看得到,而結果似乎是樂見的。 最後,有不少人很在意少年的名字,對於一個短篇在此留給讀者一個想像空間我認為是很美的。這個名字,有可能是你、是他、或是其他人,這是屬於讀者的一個奇幻旅程,所以在此刻意保留作結www 梔砂理 20170223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250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