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泛藍陣營或借“拔管”吹響九合一選舉集結號
台灣選舉 台灣政治 兩岸关系 2018-05-02 22:41:30
台大師生在校園內“傅钟”前掛黃絲帶,力爭“大學自主”(多維記者:杜晉軒/攝) 台灣教育部日前駁回台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聘任台大教授管中閔為校長的聘任案(台灣媒體稱“拔管案”)。經過几天发酵,批評理由從“侵犯大學自主”、“政治力介入”,拉高到“傷害民主”層次,沉默已久的泛藍群眾或是對民進黨執政成績不滿的台灣民眾似乎找到一個情緒宣泄的破口,連最“惜字如金”的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都以“台大人”身份抨擊蔡政府為“新獨裁政權”,“拔管”或吹響年底“九合一選舉”的泛藍陣營集結號。
台灣是個言論自由的地方,何以泛藍政治人物、支持者或是不滿民進黨執政的群眾面對蔡英文自2016年5月20日上任后的种种“被改革”,選擇沉默,總結來說,還是“有理說不清”或是“師出無名”。 舉例來說,蔡英文政府高舉“改革”、“轉型正義”大旗,挾民進黨的國會多數優勢,用蔡英文自己在2018年4月接受電視節目專訪時的用辭,以“急行軍”的方式,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在台灣立法院完成對軍公教退休人員年金改革方案、《不当黨產處理條例》、《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等法案的三讀,不考慮历史因素,將台灣社會詬病已久、視為分配不正義目標的軍公教18%優惠存款利率在几年內走入历史,設計并成立集行政、准司法權力于一身的“不当黨產處理委員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等台灣行政院轄下的獨立機关,處理自兩蔣威權時代遺留至今未處理完全的國民黨產問題及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司法平复及去威權象征問題。 可以說,這些“改革”措施,受害最大的就是軍公教人員、國民黨及曾受惠于“黨國體制”、組織成員主要為外省族群的民間組織及团體(如救國团、婦聯會等被稱為“附隨組織”)等傳統上被視為最支持國民黨政權的群體。 “被改革”的國民黨、軍公教团體及民間組織難道沒有因此发出悲鳴?答案当然是肯定,國民黨不只一次召開記者會訴說蔡英文政府試圖打造“綠色威權體制”,軍公教团體還串連組成“反年金改革”聯盟,并多次走上街頭表達要求,最近一次引发台灣社會关注的則是台軍退伍軍人組成的反年改团體“八百壯士”发起包圍台灣立法院的陳抗活動,在試圖闖進台灣立法院的過程中发生流血暴力,造成80多名警察、10多名記者受傷事件。 不過,因為國民黨威權統治的白色恐怖記憶不遠,對軍公教人員低薪、靠配給度日的記憶不存,對特定团體“既得利益”印象深植,以至于這些悲鳴并無法获得普羅大眾的支持而汇聚成響雷,雖然其間有部分媒體提出“傷害民主”的警世之聲,卻無法获得一致認同。
管中閔曾在馬英九政府內任職,又曾发言力挺洪秀柱,使得“拔管”自始就充滿政治味。然而,“拔管案”卻不同,畢竟,“黨政軍退出校園、媒體”的基本認知,早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就是被高度認可的價值,“大學自主”在台灣社會更是被實踐、被升華到等同于“社會良知”的高度,民進黨就是推動這個價值的主要推手之一。 “五四運動”健將、台大校長傅斯年在這個過程中一直被提起,主要緣于1948年4月6日发生國民黨軍警欲闖入台大、台灣師大校園逮捕“紅色”學生的“四六事件”,堅決反共的傅斯年秉持傳承自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學術自由”思想,力抗軍警進入台大,并說出“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重話,以自己的人格及學術威望,硬是擋下軍警進入台大校園,并由此樹立台大“學術自由”風氣。 反觀,当時的台灣師大校長劉真放任軍警進入校園內逮捕學生,多年后由其題名的校園建物碑石被噴漆,台灣社會對傅斯年、劉真的個人評價如何,高下立判。 再回頭說“拔管”,台大校長從來不是非誰不可的職位,然而,若不是管中閔曾在馬英九政府擔任要職、曾发言支持說過“一中同表”的洪秀柱,管中閔被“卡管”百日之后,最終由本身即充滿爭議的台灣教育部長吳茂昆拍板決定“拔管”嗎?恐怕不會。 然而,若說台大校長遴選過程中完全無可疑義、瑕疵,沒有可在細微之處做文章的地方,恐怕也是未必。如果真是如此,管中閔已決定以司法途徑解決,正反勢力只要靜待司法判決即可,在“守護大學自主”外再上綱到“傷害民主”,并勞煩馬英九、龍應台、張大春及吳敦義等人出來登高一呼嗎? 不可否認,其中当然有真心擔憂台灣的“大學自主”、“民主良心”經此一役退敗即無死所,但也不能排除在“傷害民主”的嚴正呼喊上,集結這兩年對民進黨執政不滿、以泛藍陣營為主的族群,在年底舉行的台灣九合一選舉,以民主的方式“教訓民進黨”。有何例證?曾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的台灣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已在其“臉書”(Facebook)上大聲示警“蔡總統的最大功勞,就是創造有史以來最大的藍綠對決”。 因為“師出有名”,台灣泛藍陣營正在利用“拔管”的政治不正確,暗暗吹響年底九合一選舉的集結號,台大校長最終是否由管中閔出任,其實已不再那么重要。
http://news.dwnews.com/taiwan/big5/news/2018-05-02/6005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