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我即將壞掉。不,是已經壞掉了嗎?」

「我們是同類。正如你說的。」

「等這件事情結束之後,跟小麻活在她所期望的兩人世界裡,倒也不壞。」

謊壞人物探討(一):菅原道真

要談到道真,不得不談到於綁架事件過後,他所犯下的連續殺人事件。

明明是受害人,卻轉為加害者,這在犯罪學上並不少見。

事實上,有許多針對此議題提出的論文,而當中的內容往往聚焦在童年曾經遭受的待遇。

許多獵奇殺人案的兇手都具有悲慘的童年。

但這句話並不代表存在悲慘童年→獵奇殺人這樣的邏輯推演。

我認為道真便是同時存在著獵奇殺人以及正常回歸的例子。

三個綁架事件受害人當中,唯一沒有第一人稱視角說明正在想什麼的,就是御園麻由。其他不論是天野愛或是菅原道真均在出場的回數有主視角的描寫。

在出場的第一集,道真是個忘掉所有事件,不管是綁架事件內容,抑或是自己是受害人的事實皆一一遺忘。

或許會有人認為,這樣不是可以從零開始,很好吧?

可是啊,所謂的「忘記」,指的其實只不過是個人的事情喔。

就像天野在班級上所受到的矚目一樣,「大家」都是知道綁架事件的。

那麼。

……身為受害者的菅原道真,發現自己「曾經」遭到綁架,也並非不可能吧?

而我認為,這樣的再發現,也是他犯下獵奇殺人事件的導火線。

最重要的是,從故事的起點,也就是第一集開始算,道真的獨白是從「第八人」開始算起。

他們大約是高中二年級,但是因為綁架事件晚一年,所以是十八歲。

但根據第一集的說法,殺人事件卻是在這幾個月之內發生的。

不過我認為這個安排,是為了契合天野正式成為阿道,由作者設置的「偶然的必然性」。

目的是為了強調這三人之間,那扭曲卻又牢固的,陰森羈絆。

巧妙的是,由第一集道真最後的口吻,他說過自己只能在無意識之下殺人。

而故事當中穿插的第?人,其口吻也跟道真獨白的篇幅,明顯是不同人。

殺人倒數事件的獨白,不但用各種方式描述殺人的感覺、過程,其中最特別的地方是沒有任何分段。簡直就像是把思緒全部攪動在同個腦子一樣,沒有分區。

但是由道真為主視角的第十一人,卻是思緒清明、條理清晰的判斷自己的行動。

我認為這並不是巧合,而是特意設計的。用來解釋道真的精神狀態。

那些沒有分段的獨白,我想就是他犯下殺人事件後,進入的無意識狀態吧。

由正常、邏輯清楚的道真尋找獵物→無意識(?)的道真處理殺人這塊。

我認為這或許代表著,道真進入了接近於解離性人格的狀態。

由於自己喪失了綁架事件的所有記憶,為了排除不安而於外在顯現出陽光開朗的學生會會長,但長年下來承受不了「空白」的負荷,過多的壓力導致了無意識道真的出現。

但我不覺得負責解體的道真是真的「無意識」。

我想,那或許是他為了保護自己身為「道真」所做的自我欺騙與妥協。

因為那洩漏出來的,所謂的無意識,恐怕就是他於綁架事件的地下室中,催生出來的「適應」了那極端環境的他自己--「地下室道真」。

而回到了日常生活,極端環境所培養的一切也就不需要。

但,這樣就足以造成他失憶了嗎?我覺得還有更多可能。

道真的評價由天野的角度來看是:

「學生會會長以及劍道部部長等,擁有復數稱號的高中生。雖然還有別的稱號,不過那些就先放在一旁。最喜歡自吹自擂的菅原道真同學來也。」

「和萬能一詞很相配,難以想像是和我這種人站在同一個地平線上的家伙。」

「萬能」啊……

一般認為這是指什麼都能辦到的意思。我覺得也可以這麼看:

「適應力很好,能為了環境強將自己改造成適合周遭的模樣。」

就是所謂的「變色龍」。

以這樣的假說去解釋,那麼就通了。

道真之所以失憶,是因為「日常」生活不允許地下室催生出來的「非日常」。

之所以仰賴無意識殺人,是因為身為傑出象徵的「道真」不能是殺人狂。

所以,那樣的細節並不會完全進入他的頭腦、內心。

……而無意識的殺人狂之所以從他身上現身,我認為正是上述所說的,長久以來壓抑的「空白人生」導致記憶的碎片流出,也就是地下室的「道真」爬出來了。

但,故事並不是這樣就結束了。也許最初是這麼想,但作者最終還是將道真拉了出來。

他想要表達什麼呢?

也許是篇幅不知道寫啥,就使用舊角色吧。大概。

不過我覺得可以這麼想:他想要更多的著墨在最一開始的綁架事件。而其中最適合的人物就是菅原道真,這個並沒有獲得太多篇幅的角色。

描寫什麼?

我認為是一般人不願去想、看的,屬於殺人犯的內心。

並沒有描述道真是怎麼逃跑的,但若他有正式收監的話,我想是不可能短時間放出來的。

而在這部分當中,與殺人部分相同的是,促使他回想跟開始殺人的,恐怕都是同一人--天野愛。也就是故事的主角「阿道」。

試想,在已經放出記憶碎片的殺人狀態,若是再遇到能產生共鳴的記憶對象會如何呢?

更不用說,天野在最後還說出了明顯認識道真的台詞,有這種結果是理所當然的。

開始回想起過去的道真,又為何會開始殺人?而且從第十集的觀落陰看來,他是意識非常清楚的。

而且他鎖定的對象是過去的冤家天野愛,殺死長瀨以及一票同學也是為了引出他。由他所狩獵的皆是天野的小學同學來看,他僅記得小學生活的部分。

雖然這是過度猜測,不過我認為這也許算是一種「報復性的儀式殺人」。

記得嗎?三個人被綁架的時候都是十歲,也就是「小學時代」被毀掉了。

我想道真也許是通過同樣毀掉天野這個人的小學生活,來彌補自己的不平衡感。

想讓對方也同樣處於類似於「失憶」的狀態,通過物理性手段。

而他始終都沒下手的對象,就是御園麻由。

……我不認為他是為了引出天野愛才不對麻由下手。

由第十集的獨白中可以看出,即便麻煩、辛苦、疲勞,他仍然是麻由想要什麼,他就買給她;買不起,那就用偷的。

儘管第十集的道真說過,除掉天野後,與麻由兩人在鎮上生活倒也不壞。

可是仔細想想,不覺得有點奇怪嗎?「倒」也不壞……那他本來想幹嘛?

以道真恢復了小學時代的記憶可以推測,他一定也想起跟麻由相處的時光、快樂還有約定。

……以及,他是如何以「阿道」的身分傷害他喜愛的「小麻」。

這樣的他,如果「真的」想除掉天野愛,然後迎接跟麻由的快樂結局的話……

為什麼,他只帶了一把小刀?為什麼,他沒有使用麻由購買的「菜刀」?

真心想殺掉一個人,守護自己的日常生活,比起小刀,應該用的東西是菜刀才對吧?哪怕對手是斷了一隻手的天野愛。

也許,他之所以想用麻由來引出另一個偽造的「阿道」,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小麻」。

知道「小麻」這個咒語的人並不多,會去使用的更是只有本尊以及天野愛。

……只要天野愛的阿道,與本尊的菅原道真都消失的話,那麻由也許就能獲得屬於自己的人生吧?至少不再被「阿道」綁架著。

而換個角度想,他是否也認為自己是偽造的「阿道」呢?

畢竟絕對不會傷害小麻的阿道,在地下室傷害她了嘛。

毀掉他人人生的人,以人生相抵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綜上所述,我認為菅原道真最後想要的,是與天野愛的同歸於盡。

畢竟天野愛也說過,道真與他是同類。

不過,這也是建立在他殺死天野,安置好麻由後,自殺的假設罷了。

讓會利用、傷害「小麻」的「阿道」永遠消失。



這是我對另一個說謊與壞掉的男孩--菅原道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