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 選擇5的朋友 「你正在為你的生命創造...知曉」 你就是創造 你就是知曉 你就是你所渴望的結果 現在重頭來看一次,所有的一切決定都源自於你 創造是一條從未知到已知的道路 將自己從內向外的過程 伴隨著這個過程,實踐了理想,產生了結果,許多原本只在你之內的事物傾瀉而出,不斷地往外擴散 你的品質,你的個人特色藉由著創造的過程不停歇地流出 而你持續往內,去了解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去了解尚未知曉的事 你不知道所以你去做了,如果你知道也許你就不會有所行動。 這就是知曉的差異 然而如果你沒有親自體驗過,你仍然永遠不會知道真實情況是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創造那些不屬於我們渴望,與我們不符的現實 當我們嚷嚷和平,我們在說的是什麼呢? 唯有親自體驗,我們才會了解自己腦中的想像和現實之間的差距 也許在知識和教育,口傳的文化中,人類傳承了一些對自由對平等的想像,然而這樣的品質需要去培養,需要去體驗。 才能了解自己跟該品質之間的不同 體驗到失敗就是這麼回事 讓我們知曉,並實踐我們的知識,提出更精準、清晰的疑問 每一個情景是人類與神的對話 不妨試試看詢問自己,這是我要的嗎? 你創造是為了你知道,是肯定你自己是誰,是向世界發聲 因此創造過程中所有的環節都值得你去思考 並為每一件發生在生命的事負責 這麼說雖然會觸動某些看似沒有選擇權的部分,例如原生家庭、學生時代的分班或同儕師長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反過來問,為什麼我在這裡呢?這裡能帶給我什麼? 也許就是因為貧窮所以才不得不讀公立學校,這是身處此處的原因 也許就是因為恐懼貧窮,所以創造貧窮好好體驗 體驗之後還是會怕也好,或是在過程中放膽去感受,進而發現自己並不會真正的因貧窮而怎麼樣 找出在每一件事情中,「我」所在的位置 因為害怕所以逃避,與其詢問自己害怕什麼,不如問,是誰在害怕? 創造始終跟自我認知有關 他讓我們清楚覺察這部分的現實由誰負責產生 是我們身上的傷?還是我們內在的光? 而這就是我們可以知曉,並藉此重新開始一輪新的創造的基石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267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