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 /01 才走了兩個街區,好不容易的止住的雨幕又悄悄灑落。 把傘落在下榻的柏雨再度被迫停屋簷下,等待那足以使人淋濕的雨停下。 自從來到這裡,柏雨還沒有機會看見一處乾燥明亮的風景,無論是在剛下飛機時的愛丁堡、沿途的鄉村縣郡、還是現在他正待著的小小市區,陰沉的雨雲總是恬然自適地橫臥在上空,興致上來了就給地面一點滋潤。就算是沒下雨的時候,空氣中仍籠罩著濕潤的薄霧,雨水的氣味如影隨形,好似一縷冤魂在每個轉角兀立著,無聲地用濕潤的眼眸凝視著往來的傘花與行人。 ……應該說,無所不在的雨便是構成此地風景的要素之一。 柏雨對雨景絕非陌生:盡管冬季以乾燥與霾害著稱,北京的夏日也稱得上多雨的。然而那是不雨則已,下起來便要叫整座城市風雲變色的暴雨。就算偶有鋒面帶來的綿綿細雨,人滿為患的大都市也難以尋著這樣靜謐濕潤的鋪石路、被雨水淋的漆黑油亮的路燈。在故鄉他們這麼說:「地靈人傑」,氣候會影響人的性情,而住民的起居也會影響地景,相生相成。 然後他記起來了,他曾經在不久前見過這樣的雨。 † 客廳傳來小孩子生澀的琴聲,窗戶的毛玻璃被外頭的細雨慢慢打濕,復古的印花一朵接著一朵抹上雨水,變得透明,映出外頭潮濕的小巷。 柏雨抬起頭,看著房間的主人面帶微笑,坐進他對面的沙發。屆齡中年,男人身上那股飄逸的氣質稍稍淡了些,而他那一口南國腔調卻仍然像年輕時那樣和緩宜人。他親暱地稱呼他「國宇」,談述那些柏雨自己都記憶模糊的往事。平時柏雨不常、也不願回想那些過去,但男人的態度十分宜人,他們竟然也相談甚歡,好像他們昨天才這樣聊天,而非睽違十年的重逢。 矮櫃上相框裡的全家福,那一家之主微蹲,一手摟著愛妻的肩,另一手扶著膝前的幼子,向著鏡頭露齒笑著。 我從沒想到你會成家。 馬克杯中散發著熱可可甜蜜的香氣、昏黃的桌燈、除濕機沉穩的運轉聲,陌生書房裡的一切都讓人放鬆安神,在這座房價飆飛的城市裡得來不易的安生處。 年輕時執迷不悟……時間到了,就想開了。 男人平淡地回答,笑笑著拿起桌上的馬克杯輕輕遞過去。柏雨頷首,伸手接過。 冬雨悽悽惶惶地拍打著窗玻璃,窗外一片陰冷的景色。 站在桌燈溫暖的黃光下,相片裡的男人被凍結在拍下照片的瞬間一樣,永遠站在相框裡露齒大笑。 柏雨低頭喝著熱可可,靜靜注視著男人的中指上晦暗的陳舊銀戒。那只他曾經無比熟識的戒指緊緊挨在男人的婚戒旁,在簇新閃亮的婚戒相襯下顯得多麼卑微。 照片裡男人的笑臉又浮上心頭,他笑得太燦爛了,好像要用全身的力氣才能撐住那搖搖欲墜的表情,硬是掛上一個快樂面具。 他從男人的微笑裡,覷見了某種巨大的悲傷。 † 明明是七月天,寒意卻隨著空氣中飽含的水分滲入他的呼吸,使他不禁將交錯的胳膊攥緊了些。記憶中台灣溫熱的氤氳迅速地褪去,留下的是現實裡冰涼的冷風。 憧憬終究是幻象、回憶裡的景象只是浮光掠影,只有寂寞的雨聲和溫柔卻無奈的人們,像是幽靈一般縈繞在他的周遭來來去去。 信仰、徬徨、慾望,在他亟欲摸索出形狀的時候,又像細沙從他的指縫流瀉飄散,唯一確切的是自己腳下踏著的路──而未來、未來仍在日出前漆黑的雲靄之中,伸手不見五指。 雨勢不見減緩,反倒下的更急更密,看來一時半刻是止不了。 站在原地的話哪裏也去不成。 柏雨望了望灰濁的天空,忽然將背包抱在前胸,低著頭跑出屋簷,深黑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嘈嘈切切的雨聲之中。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27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