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簽名 從前,請作家在書上簽名似乎是件稀罕的事。請「名人」簽名似乎只侷限在藝人、明星,鮮少有機會請原著作家在自己所收藏的作品上簽名留念。連國內作家都少之又少,更別說是來自國外的作家了。 不過,邀請國外的創作者前來舉辦座談、發表會,順道涵括簽名活動儼然是種趨勢。看了嘉綾最近這篇談論如何向創作者索取簽名的禮儀https://toomanypicturebooks.blogspot.com/2019/02/blog-post_18.html,也讓我有感而發。 經年累月下來,自家書架上的簽名書也累積不少。雖然每本都彌足珍貴,但最珍貴的還是要算有過特別交流的創作者、熟識和自己老師的簽名書。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淘書整理,我漸漸覺得自己對簽名書已不像從前執著。如果作者著作等身,擁有一兩本該作者的簽名書足矣,不必想法設法、本本都簽。尤其現在電子書越來越普及,實際購買作者的作品應遠比請他們簽名題字更是真正支持。 話雖如此,有時難免會一時受情境影響,我依然在不同機會下,請同一位作者多簽了幾本書(看來把持的道行不夠 :P)。 嘉綾提到不要請創作者簽在便條紙上,可是這種事我其實也做過,還不只一次,但實在是機會突然而作品不在手邊。多年前曾在美國參加一場Frank McCourt的演講,他的兩本著作和有聲書當時全都在台北的家裡,因為活動並未註明是否可以請他簽名,所以事前我也捨不得重買一本帶去。沒想到活動結束後,他非常大方地願意和讀者簽名或合照。我很想請他簽名留念,但手上沒書而猶豫半天。聽到附近的阿姨們說打算請他在節目單上簽名,覺得是個好方法而決定仿效。當然這樣還是得厚著臉皮開口,訕訕表示他的書全都在台北,也來不及重買。(好吧,老實說,根本是窮學生小氣,不想多買。)簽名、合照,他樣樣不拒,還說他以前曾受邀來台,只是沒有成行。 另一次則是恰巧臨時當了工作人員而和講者之一待在休息室內,想起自己一位美國朋友非常欣賞該位講者的作品,開始猶豫起是否可以替朋友討簽名。儘管活動現場的確有販售中文翻譯版,但為了要得到作者簽名而簽在一本朋友根本看不懂的中文版上毫無意義;臨時在本地書店購買該講者的原文書則是難上加難,於是,我便再度厚著臉皮先來一段場面話(但保證絕對發自內心),接著再請講者在筆記本上為朋友簽名。 後來,這張得來不易的簽名,我後來可是特地精美包裝,再寄給朋友。而她收到後的興奮尖叫,我透過螢幕上的文字都還能聽得到。 當然,更有因為是發行中譯版的出版社邀來海外的創作者,此時到底能否帶著原文書請該創作者簽名有時是個兩難。最可行的當然是購買翻譯版,但若是已有了原文版而無需翻譯版(比方沒有代購或是贈禮),真的為難。 雖然工作人員多半會通融,但我想還是盡量不要造成他們的困擾。所以,如果仍然想請原作者在原文書上簽名留念、而當場沒有購入翻譯版的打算,假如沒有人數限制,我會等排隊簽名人潮逐漸散去,再上前請作者題字。 不過,我想,幾年前一次二手書店的估價經驗,也是讓我減少對簽名書執著的主因之一。我曾帶著幾本舊書到二手書店,其中包含一本有知名作家簽名的中文書。當時所估算的價錢,真是低廉到店員都難以啟齒。而我因為太過震驚而不忍心,於是仍把那本書帶回家,最後以轉贈作結。 所以,討簽名前,還是多想一下吧。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2707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