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遊戲業界與對LGBT的顧慮** 近年,各界對於LGBT等性別弱勢者的顧慮逐漸受到重視。 如同「龍族紀元」中,將LGBT關聯的內容很好的整合進劇本與世界觀當中, 讓玩家能夠將之視為遊戲的一部分自然體驗,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反之,近期正火紅的「Apex Legends」就作了很差勁的示範。 身為一個純粹的大逃殺類型射擊遊戲, 遊戲當中並無太多劇情要素與角色背景的描述, 製造商卻特地對外宣布其中兩名角色為LGBT傾向者。 此舉究竟是否存在著支持LGBT的實質意義呢? 歸根究柢「LGBT」原是為了保護性弱勢者而使用的象徵性字詞, 但現狀卻是人們爭著不對擴增,只要與他人有一點點的差異就希望增列一個全新的性徵選項。 現在,Facebook內的性別選項已經到了58種,「LGBT」在歐美甚至擴增成了「LGBTQIA」。 十年前,卡普空所發行的「惡靈古堡5」也曾因「遊戲中殭屍都是黑人」的人種歧視問題遭到特定團體抗議, 當時製作組採取的是「在非洲民族部落中加入白人殭屍」作為應對方式,但這究竟是否為最洽當的做法呢? 值得一提的是,於「惡靈古堡4」中,由於遊戲背景在歐洲,整個遊戲內的殭屍都是白人,卻沒受到任何抗議。 現今由於歐美文化成為主流,受到了許多的影響。 即使做法跟想法有差異,但亞洲也朝著人權平等的最終目標逐漸前進。 這些想法與做法的差異都是應被公開討論的議題,絕非單方面設定的唯一準則。 當「善」過度擴張時也將成為「惡」, 對人權時時心存尊重,即使因相關議題遭致批評, 比起迅速低頭道歉,更應該先將創作的想法完整論述,並適時挺身保護自己的創作物, 這不才是身為創作者應盡的責任嗎? 但多數案例卻是人權議題上產生議論與批評後,還在各方論述與討論當下即草草道歉了事。 這究竟拯救到了誰呢? 否則「SJW(社群正義戰士)」此一蔑稱又從何處誕生的呢? 到頭來, 主張自己「想保護多元文化」的團體們實際上在做的卻是「屠殺多元文化」一事啊。 在遊戲業界中, 這十年間從人種歧視議題、Steam的成人內容規範、索尼的聖光規範、 再到了現在人人舉手搶著自稱是「LGBT友好創作物」類似議題都在不斷的擴散其影響力。 Martin Niemöller的「起初他們……( First they came... )」這首詩所描述的情境於遊戲業界中為現在進行式。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270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