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本文章與現實人物、事件均無關連 ○靈感來自普/魯/士語的滅亡及立/陶/宛語的差點亡覆 ●托里斯會講古普/魯/士語的原因,是因為其和立/陶/宛語同為波/羅/的/海語系,且是到近五百年才分歧,所以設定經歷過十三世紀到現在的托里斯會說簡單的單詞 ○有點意識流的段子 ●其實我個人不太喜歡把他們兩個寫成CP(雖然我吃這對XD),但我解讀他們更像最了解彼此的對手 ○應該算是阿普視角XD ●請不要糾結書籍放了百年怎麼沒被蛀掉這個問題(#),你就當做這是渡了金箔在書側的書吧(?? ○可能有洋蔥,可能(???? 基爾伯特與托里斯兩人不對盤幾乎是眾所皆知的事情。 基爾伯特討厭托里斯總是擺出一副憨厚老好人的模樣,而托里斯則看不慣基爾伯特毫不掩飾的自傲與囂張。 況且,他們一人是條/頓騎士團的騎士,一是立/陶/宛大公國的將領,無論如何,他們永遠不會成為朋友。 但不可否認地,他們也是最了解彼此的存在,基爾伯特知道托里斯在那溫吞外表下面不折的堅毅,托里斯明白基爾伯特那自信之下所付出的認真與努力。 他們爭鋒相對近幾世紀的時光,在兩人眼中,對方既是最可恨又可敬的對手,亦是值得信賴的戰友,他們曾站在對立的兩方於草原上相互廝殺,亦曾並肩奔馳於戰場隻上驅逐外敵。 兩人都以為,這樣的日子會持續至永遠。 直到那一日,波/蘭/立/陶/宛聯邦於俄/羅/斯、普/魯/士與奧/地/利的瓜分下覆滅,基爾伯特默默地看著托里斯被伊凡帶進了那冰冷而華美的宮殿,至此後近百年的時光,他未曾再看過對方的面容。 很多年後,基爾伯特聽聞菲利克斯與托里斯發起了革命,延燒了一年後最終被鎮壓,俄羅斯頒布了立陶宛文字禁令,並於原波蘭王國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文化肅清。 而後,在一日大雪紛飛的冬季夜裡,基爾伯特聽見了敲門聲,他提著油燈前去開門,卻只看見落在門口的一個布包,飛雪與黑夜遮蔽了視線,使得他並未看見任何人影。 最終他回到了屋內打開布包,裡頭躺著一本以立/陶/宛語所撰寫的玫瑰經與詩歌集,詩歌集的最後還印有立/陶/宛的白騎士紋徽。 基爾伯特一眼便認出,那是托里斯的字跡。 他望著書籍沉默了很久,才重新已布巾將書籍包覆,並深藏於房間的角落。 而後,又經歷了風風雨雨的百年,他們倆曾經拔刀相向,亦曾並肩抗爭過獨裁的統治,終於,分裂近半世紀的東西德回歸統一,而立/陶/宛共和國重新獨立。 在獨立的慶典上,基爾伯特將那本一直放置於房間深處的玫瑰經與詩集交還給了托里斯。 托里斯接過了書籍,臉上浮現詫異與驚喜,他珍惜地撫過那陳舊起了毛邊的書封,輕聲地說到。 『……謝謝。』 那不是現今存在的任何語言,發音近似於立/陶/宛語,卻不完全相同。 基爾伯特皺眉,良久後才突然領悟,那是幾乎已經被他遺忘的古普/魯/士語,他沒想到對方還記得,停頓片刻後,基爾伯特才又再次開口。 『舉手之勞,無須言謝。』 回應托里斯的,是字正腔圓的德語,托里斯愣了愣後,流露出了帶著點悲哀的理解。 『……果然最後,你還是將其捨棄了嗎。』 基爾伯特挑眉,似乎對於托里斯的感傷不置可否。 『人總是要像前行的。』 望著對方灑脫的神情,托里斯笑了笑,像是釋懷了一般。 『也是,這才像你的風格。』 兩人不再言語,僅是一同望著眼前時過境遷的風景。 高舉寶劍的白騎士與黃綠紅三色旗一同飄揚於空中,而黑白相間的黑鷹旗卻已降下,如同記得古普魯士語的人已消亡至僅剩下兩人。 而今後,或許再也沒有人會記得了。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270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