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語言與無意識]
-我們所發出來的聲音不見得完全都是話語,我們所說出的話語不見得完全都具有意義
-人是住在語言當中的,語言是存在的屋子
-只有在語言裡面你才能開口說話
-如果你住在房子裡面,你如何能夠看到什麼是房子
-當你說話時,你並不知道什麼是語言
-語言並不是從你口中說出來的東西
-那從人口中說出來的究竟是什麼
-口中說出來的聲音並不一定是傳達意義的語言,而當語言不是用來傳達意義,那它究竟是什麼(ex:自己對自己說話/內在獨白/胡言亂語/聊天 —不是用來表意的語言->夢以及文學等廣義的fiction的語言的功能
-無論夢說什麼,夢永遠都只是願望的表達,傳達什麼意義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某種東西的實現,現在簡單式
-不是要去詮釋夢的內容、夢的意義,而是夢的語言、夢說 (詮釋焦點的轉移)
-夢的意識主體不在場、被驅散
-夢-它思-夢思 (夢的解析) screen memory,記憶只是為了掩蓋沒有辦法想起來的事情
-夢如屁
-夢始於被說出來
-語句,聯想路徑的鑰匙
-夢告訴我們這些不是用來傳達意義的語言是怎麼說的?文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文學(本身)的存在,什麼是虛構(fiction)的條件?
-文學只會走向自己,文學必然包含自身的虛無空洞欠缺
-當語言不再傳遞內容時,語言呈現自身的虛無
-什麼是文學書寫的空洞與虛無?
-文學書寫究竟是為了什麼?
-夢與現代文學,語言都跳脫開再現的意義國度,語言不再再現任何東西,失去了語言學所認知的語言的功能
-當語言不再是再現的工具時,語言呈現了自身的不在場
-在遠離語言的書寫當中,文學不再具有主體
- --我--做夢、--我--寫了一本小說
-我的小說正在質疑我是什麼東西、我是誰?
-寫作定義作家是什麼
-作家存在的意義就是他沒有什麼要說的
-跳離語言的理性去忠實於語言本身
-我們才是語言的工具
-作家是房子的主人而我們只是房客
-房東是誰?das S,他者,super ego
-文學書寫的力量來自語言核心空洞所引入的永不可及的外思、他思
-人如何能去寫作?圍繞著我們不知道不清楚的東西
-文學書寫的極限->我不在的書寫、嗑藥
-Borges,抄寫,--主體--
-精神病患的寫作與現代文學的特質
-風格,帶有獨特特徵的書寫
-越近意義的語言越無風格
-文學書寫所突顯的意符結構及其決定之主體關係
-主體始終處在關係之中,是被分裂的 (所以人才可以說謊
-主體從來沒有消失,只是處於分裂的狀態
-我是他者的話語
-靈異經驗中的心靈感應 (我認為對方都知道我想要什麼…被害妄想…
-無意識思維 遠端感應的可能性
-要求者/(被假設知道的)大它者
-產生illusion的這個過程似文學書寫,具有風格的語言
-盧梭,essay,巴黎散步,paranoia
-inspiration (語句是吸進的東西在寫下來,被加諸的話語
-破碎的語句填補了思維的缺陷,感覺語句是來自外在
-正常人察覺不出
-生命體->說話->人
-實證科學->人是衡量標準,人所能知覺到的就是reality
-來自libido、原初慾望的創造力,以及來自原初生命體驗的感受形式結構 / 外在客觀現實
-非理性之中之強烈的意象表達
-paranoia、crime 犯罪性反應
-知覺帶有內在個人意義
-話語,主觀/言語,客觀
-去聽語言之外的屬於言語的功能
-童年記憶//編造
-妄想者的感受可與藝術家相比擬 (錯覺與現實分不清)
-對於客體的反覆指認 (ex 分身幻覺、分化
-分身幻覺、分化、客體分裂多重化 (創造風格的條件之一) 接近empathy (入木三分)、feeling into
-引起悲劇性的共感
-具有原創性的語法句法->打破客觀現實的框架
-人性->人居住在語言當中
-語言系統=語言-話語
-genus=1 / genus=0
-我說的話語是他人的話語
-話語的結構如何決定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