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感冒了要怎麼注意飲食◎
--不同類型的感冒要吃對食物

感冒分「風熱」及「風寒」型,如果得了熱性感冒又吃溫熱性食物情況會更糟。
以下提供你適切的吃法,避免弄巧成拙。

一、風熱感冒:涼性清熱食物
◎症狀:喉嚨腫痛、鼻涕或痰液黃稠、身體發熱、高燒等發炎徵兆。

■番茄:解口乾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表示,番茄有消炎、清熱、生津的效果,可緩解發燒、口乾舌燥。但番茄性偏涼,身體胃寒容易拉肚子者不宜多吃。

■楊桃:解喉嚨痛

楊桃性寒,能去風熱、利尿,也能化痰、緩解咽喉脹痛。沾鹽吃加強退火功效。
其他如梨子、西瓜、甘蔗、竹筍、冬瓜、黃瓜、絲瓜、牡蠣等,都屬涼性食物,有解熱作用。

■熱水加鹽:退火

中醫認為鹽能退火,熱水(不燙口即可)有緩和咳嗽及喉嚨不適,也能補充水分。
不過腎臟功能不好的不宜使用,避免造成腎臟負擔。

而市井傳說沙士加鹽能治感冒,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戴承杰說,因為沙士含有菝 (arsaprilla),一種傳統墨西哥用來清熱的草本植物。

但是碳酸飲料糖分、熱量高,也會增加腸胃負擔,要注意適度攝取,血糖偏高的人要少喝。

二、風寒感冒:溫補性食物
◎症狀:因吹風受寒發冷、頭痛、咳嗽、痰清而稀

■薑:去寒解咳

中醫認為薑能散寒止咳、幫助發汗、解嘔吐、防暈車的功能。
陳潮宗表示,傳統中醫喜歡用生薑+豆豉+蔥白熬成湯來對抗頭痛、全身痠痛,並且幫助去寒發汗。
薑湯更是體質虛弱者的養生法寶。

賴榮年建議身體比較虛寒者可以每天早上服用薑湯,做法是取1、2片生薑加瘦肉、適量水放入電鍋煮即可。
其他如洋蔥、韭菜、蒜、南瓜、青椒、雞肉、牛肉、蝦、栗子、核桃、蓮子都屬溫熱性食物。

■熱甘蔗汁:止咳

戴承杰指出,甘蔗味甘性平,有生津、潤燥的功效。甘蔗汁加熱後,能解寒性感冒的咳嗽症狀。

三、風熱風寒都適用的止咳妙方

■烤橘子

烤過的橘子減少了寒性,且能鎮咳化痰,「尤其果肉與果皮間的橘子絲的功效最好,」賴榮年推薦。

做法是拔蒂頭後撒上少許鹽巴,包錫箔紙放入烤箱5分鐘,最好連同橘皮一起吃。(梨子燉貝母、陳皮茶也有相同功效。)

■蜂蜜

戴承杰說,蜂蜜性平味甘,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作用,傳統中醫常用來治咳嗽。
最近西方醫學研究更發現,蜂蜜比咳嗽糖漿有用。

這是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醫學院讓105名2~18歲的患者分別服用蜂蜜、咳嗽藥後發現的結果。

研究員也對用量提出建議:2~5歲半茶匙、6~10歲1茶匙,12歲以上2茶匙,一歲以下不建議使用,因為可能導致肉毒桿菌中毒。

無論吃成藥或食療,醫生認為未顯見效果,流鼻涕超過3天、咳得又急又喘、耳朵痛、發燒不退,可能產生併發症,都需要立即看醫生。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