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 我以為十年系列都是演未來,但似乎好像沒有那麼絕對 其實我沒有看過《十年》這部……短篇電影集(?),但我有聽說它是一部妄想香港十年後的電影,一部有些尖銳被中國封殺的電影,一部確實有點出香港人恐慌(?)未來的電影,但這些都是聽說,也不確定對不對 後來網路主持人──郝毅博──有訪問過製片人(?),那時得知他們有個繼續拍十年的想法,跟香港地理附近的地區、國家的合作這個十年系年 那時知道他們首先推出就是《十年臺灣》,因此當我看到這部出現在北影名單中,立馬決定要看(今天才知道原來這部也完售啊) 題外話一下,很喜歡今年北影二時前面的宣傳(?)短片,超可愛的wwww 其實我不知道今天這場是全球首播,所以當主持人介紹導演們入場,我真的有驚喜到。但是之後就讓我有點不悅,放映前三分鐘內還有人在入場找位置,到底有沒有時間觀啊(皺眉),而且還有一個傢伙,找不到位置就直接亂坐,除非我朋友有讓票,不然我隔壁會空位(而且他小動作很多,不舒服) 好像扯遠了,以下有雷,各種句透。 《十年臺灣》包含五個短篇,分別是:〈惡靈罐頭〉、〈942〉、〈半途〉、〈蝦餃〉、〈睏眠〉。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惡靈罐頭〉,接下來是〈蝦餃〉。五個年輕的臺灣電影人,分別談論了五個不太一樣的議題,不過意外地是有共同提及了「空氣汙染」這問題XD 〈惡靈罐頭〉 這部片討論了蘭嶼的核廢料、核能輻射的問題。 老實說,如果十年後蘭嶼民眾真的還在抗爭這個問題,我真的會覺得不寒而慄啊!(認真) 影片基本上跟拍了一位達悟族的老人,一位長期抗爭核廢料放置蘭嶼問題的老人。接著颱風來襲,一夜狂風暴雨後,老人發現海上漂了大量核料的鮮黃色鐵桶,輻射外洩!不過這是一場夢,只是,影片最後,確實有颱風要來,究竟…… 不得不說,那海面漂浮核廢桶的畫面真的令人恐懼,真的是打從心底的恐懼。此外,整部片皆是達悟族語,非常特別;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喜歡這部片的原因。不過後面實在有點時間錯亂,我想了很久,還無法完全確定哪邊是夢境哪邊是真實。 〈942〉 五部影片中,我最看不懂就是這部。 因為裡面大多時候都是講英語,又加上我原先不知道這次合作的導演全是臺灣人,以及那看上去不是臺灣的場景,讓我一度以為是用香港角度看臺灣議題,然後很不臺灣。 後來聽副導演(因為導演在巴黎)解釋,才知道是新移民,以及性侵、空汙、性別等議題。只是,即便有講解,我還是看不懂(抹臉) 影片中,暗諷未來空汙問題嚴重(沒有進行空氣過濾的樓層需要一直戴著特製的口罩),出現了空氣療養中心。負債看護942和看護988(還是998)感情很好,或許已是戀人。然而療養院醫師性侵942,因為有證據影片,這件事情被揭發報導,雖院方承諾會賠款,但942還是選擇逃離,爬通風管(?)。時間跳回十年前,高中生942(大概)的爺爺因為胃病重,而請了印尼(菲律賓)看護照顧,但男主人卻性侵了這名看護…… 總之兩個時間軸跳來跳去,加上我真看不出來前後角色關聯與故事場景地點,所以真的看不懂故事劇情(抹臉)不過影片想傳達的議題還是略懂略懂,列如:空氣汙染,新聞報導中提及的「臺勞」,年輕人負債,性侵害發生後還想用詭異的協調方式處理。 也許,導演要我們正視目前臺灣社會對外勞的態度,不然十年後,臺灣到他國工作,就會過這樣的生活。副導也說了,942這串數字,用國語念起來像「就是我」,臺語唸起來像「就是你」 那位果然是鄭有傑導演,我沒有認錯人wwww 〈半途〉 這部大概是五部中,最有閩南族群臺灣味的一部,影片百分之九十都是臺語發音;不過這部大概也是五部中,最不向談論「未來」的影片,它所呈現的比較像現況的臺灣,不過未來十年跟現在會相差多遠,誰都說不準。 影片選在雲林(導演的家人也特地從雲林北上看影片),一個不想到臺北卻又在雲林找不到工作年輕人,在家人、朋友、信仰間徘徊尋找方向。 導演很可愛XD 他說他想透過家裡公媽與神明去留的議題,帶出臺灣人未來去留的問題。當然失業這件事情不只是發生在臺灣鄉下,也發生在別的地區,勞力密集的工廠遷離臺灣到越南或其他東南亞國家,這樣的狀況,未來可能只會劇增不會減少吧! 小弟弟煩人之處也得很好,完全就是真情流入XD 臺語和擲筊,以及廟會伴奏的聲響,我很喜歡;但這部真的沉悶了一些,也現實很多。 〈蝦餃〉 這部的調性是五部中最突出的,它比較輕鬆好笑,當然也是高明的反諷。 透過蝦餃廣告拍攝的過程──找一個「真的」嬰兒是非常困難,找老人卻是隨call隨到,來突顯臺灣低生育率、少子化、人口老化的議題。此外過年沒有年味、沒有團圓、或是出國過年,多元家族議題,空汙議題,都是旁側地點出。 〈睏眠〉 這部比較科幻一點,未來的人需要進入睡眠中心尋求好眠。這設定讓我想到不禁想到「遊夢症」這遊戲,不過還是不太一樣。然後,這部後面有點驚悚,驚悚到我一度不敢看畫面,而演員真的演很好。 話說回來,這個開頭,我覺得暗示意味很強,尤其導演還說:這是一部在講,如果你失去一個很重要東西,你會如何懷念。不過這不也不是很能懂一些角色關係,特別是粉紅頭的部分。 如果說用夢來懷念失去的東西,這概念跟JJ林俊傑〈修練愛情〉的MV有像到。影片裡搭配〈望春風〉,我很喜歡。 其實,我一開始以為這部會比較偏紀錄片的風格,但其實不是呢。若要說,可能跟《大佛普拉斯》的感覺像一點吧,但怎麼一個像法,我也說不太上來。有劇情,但劇情本身似乎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導演想傳達的東西其實是以超越劇情方式傳遞給觀眾 總之,我不討厭這部,但我也不太會推這部,畢竟真的有點電波系(?)不過有幾部真的可以看XD 話說,這五部貌似都跟臺藝大還北藝大有合作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2jGmtRI0XLUw2dZbxt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