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這次旅人投的是很有實驗風格的第二人稱異色小說呢。完全第二人稱而不提及「我」的文章並不好駕馭,但我覺得旅人發揮得很好。文章的詭異氣氛與美食的色香相得益彰,除了第二人稱外沒有多餘花巧的手法,反而能好好地把簡單的故事呈現在讀者眼前,整體不失為一篇佳作。

首先從氣氛營造方面說起,第二人稱本身就有種介於疏離與代入之間的特殊風味,用來寫詭異的故事是非常棒的選擇。旅人在描寫景物時的筆觸非常細膩,餐具的反光、燭光與酒杯等物件的狀態交代得清清楚楚。這種筆法有種古典懸疑偵探小說的氣質,能很好地幫助讀者代入情景。此後通過詭異的指令、進餐、探索的劇情一步步開展故事,全文都能維持那種陰森懸疑的氣氛。發現骨頭後連接擊打腦袋的比喻,這些細節呼應中也能看出旅人的用心。

在手法方面,旅人擅長使用不同的感官描寫,很適合繼續鑽研這個手法。現在文中有豐富的溫度、和色彩,假如在形容菜式和肢體時能加強嗅覺、味覺等方面的描寫,應該會令文章更添活色生香的詭異風情。比如在前段描寫菜式時,現在已經提及了肉類的甘甜和軟嫩,假如能進一步寫到紅酒散發的芬芳與肉類配合、肉花油脂一口即化的觸感等等……似乎就更加變成美食文的畫風了呢www

我認為旅人既然擁有刻劃五感的功力,不妨運用不同的氣味、色彩和溫度的對比,突出不同場景的氣氛。比如燭火的暖意和柔和、美食的鮮嫩與後段頭骨的冷硬、黑暗的房間,還可以更一步渲染來加強對比。現在後段的描寫與前段相比筆觸較輕,稍微令人有種意猶未盡的遺憾。

接着談到主題和感情描寫的部分,全文以食愛為題,以食愛的句子開始,以情話和觸摸終結,全文結構緊密。文章到最後始終有未解開的謎團,這樣留下懸念的處理讓文章餘味更長。不過現時文中提到主角的不安、恐懼等等感情時,更偏向直接點出那些情感,如果可以放大加速的心跳和呼吸、額角的冷汗、探索時顫抖的手心等等反應,進一步從側面烘托出那些恐懼也不錯呢。

最後是一點個人意見。全文第一段有着點題的作用,但如果直接從第二段開始,那種突兀帶來的詭異感會更強烈。這兩者之間的取捨非常值得斟酌。另一方面是現在的題目稍嫌有些直白,甚至會提示謎底,有點浪費了文章前半營造的懸疑效果。旅人不妨可以再考慮一下怎樣安排題目喔!

以上!
希望這次的評語也能幫助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