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轉發一下,讓大家可以了解~
因為朋友的家人是兒少保前線社工,想分享一些資訊。
首先被上銬的陳社工並不是兒少保社工,而是收出養社工。兒少保社工去家訪是抱著"可能有不當對待"的預設,但對收出養單位來說,這些保母是他們幫孩子媒合出養前聘請合作的對象,兩者家訪的出發點就不同,而這位社工在兒虐的經驗和敏感度不夠,也所以保母說這個小孩有心理創傷會磨牙會撞牆,可能前保母對他不好,社工信了還想安排牙醫和心輔資源給孩子,而沒有想到眼前這個人就是加害者,警覺度不足。(但我覺得這個保母很厲害,會先灌輸孩子本來就有狀況的想法給你) 說到底這社工就不是做兒虐的,她是去做收出養服務的,兒盟董事長推到她身上叫她好好面對真的很差。
再來其實很多高風險家庭孩子常常有發展遲緩、撞牆行為、或疾病導致營養不良,他們手上的案主很多都長的和照片很像(所以那些說看照片就知道眼神在求救的真的太有自信了),當然就他們來看有些傷勢並不尋常不像小孩能自傷的部分他們的警鈴會大作(譬如牙齒)(譬如耳後瘀青),這是長年培養出來的疑心病,雷達也有錯判的時候,有人曾破門而入結果發現失聯的孩子和家長在家裡睡覺 (有時還要賠償破門的錢....),也遇過虐童一家人衣冠楚楚在醫院哭到下跪讓社工自我懷疑是否我專業有問題我錯怪了,前線判斷有太多困難。老實講我自己光看網上那幾張照片我也只覺得孩子瘦了眼神呆,很難馬上想到兒虐...
政府認證的保母按規定是一年訪視四次(就我所知是地方政府的居家托育部門去做),這個保母被訪視過一次還沒到第二次,但孩子在兩個月密集虐待下去世了,真的很令人傷心,目前該改善的制度有很多,包含全日托保母的政府訪視頻率,出養兒是否還要搭配兒少保社工訪視等等,都是他們討論的部分。
最後家人說:台灣三歲以下的兒虐被發現途徑,經醫院通報是首位!醫護對於身體傷勢異常、體重下降、心理狀態異常的敏感度絕對更高,而且在門診掀衣服檢查一點都不奇怪(反而社工遇到懷疑的狀況,還要絞盡腦汁譬如帶著新衣服假意幫小孩換,才能趁機脫衣看一下),現在也在討論是否讓這種全日托的弱勢出養兒每月定期回醫院檢查,就能多一雙手撐起這個網!
零碎打了許多沒有條理,請大家見諒。這個新聞很令人傷心,社工沒有警覺心(或者沒有探訪偽造文書還未知)、鄰居聽到哭聲但沒有通報,或許去公園也有人看到過孩子但沒有人覺得有異,孩子這三個月又剛好沒有預防接種兒科醫生也接不到他,加上體制的遺漏(傳言保母有前科)(兒福是不是沒有給社工受虐兒辨識的訓練)太多的原因漏接了孩子,聽到很多前線社工這次萌生退意,兒福也被停止收案很多出養兒失去機會.....還是由衷希望之後事情是往好的地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