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学习社会:世界变迁与教育大趋势
胡梦鲸,台湾中正大学成人及继续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

一、学习社会的背景

自从1968年美国的赫钦斯(R.M. Hutchins)出版了《学习社会》一书以来,有关学习社会的议题愈益受到重视,相关的论著亦层出不穷。学习社会原本只是一个理想、观念和理论的议题,但随着世界局势的改变,以及社会变迁的加速,愈来愈多的迹象显示,未来的社会可能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

1995年欧洲联盟的十几个会员国,发表了《教与学: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宣示学习社会的发展,将成为欧盟国家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欧盟为推动终身学习,还将1996年订为"欧洲的终身学习年",制定许多政策及方案,具体推动终身学习。1996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亦出版了《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书,说明人类的智慧和财富,深深蕴藏在每个人的潜能之中,必须藉终生不断地学习加以挖掘;学习是开发人类潜能和财富的关键途径。该报告书并且指出,终生学习将是人类迈向21世纪的一把钥匙,有助于人们开启二十一世纪的大门。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需要终身不断学习的四项课题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以及学习发展。[1]

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注意到学习社会的重要性以及适应终身学习的趋势,于1998年3月发表名为《迈向学习社会》的政策白皮书,内容包含八大目标、十四项具体途径以及十四项行动方案,将在未来几年内,完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达成学习社会理想目标。[2]白皮书发表后,引起教育界的广大回响,甚至引起国际友人的重视,无不对该报告书中政策的落实寄以厚望。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在迈向学习社会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教育发展趋势正在形成之中。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些教育大趋势,并且具体加以回应,学习社会理想的达成将是指日可待之事。

二、教育大趋势的时代背景:世界变迁

1.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知识生产和淘汰的加快上,而且也反映在科技的应用和普及上。科学研究创造了新知识,也淘汰了旧知识。知识半衰期的存在,使人类了解到知识有不断进步与淘汰的可能性。科技的应用和普及,则使人类拥有更新更好的工具,可以探索更多的未知,并且改善现有的生存条件。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由少数人的发明与创新,激发了多数人终身不断学习的需求与意念。人们愈来愈觉得需要学习新科技及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免于落伍。

2.人类寿命延长和人口数量的扩增

科技发明改善了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态,使得人类寿命得以持续延长。人类寿命延长之后,最明显的一项社会特征就是高龄人口的显着增加。当人类社会六十五岁以上高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7%时,便进入了所谓的"高龄化社会",先进工业国家如日本、美国、部份欧洲国家目前均已成为高龄化社会。连台湾社会目前已进入高龄化社会。这种社会形态导致老人教育及临终关怀的需求增加。

人类寿命延长的结果,更直接的影响便是世界人口持续膨胀。近30年来,世界人口正以每十年增加十亿的速度在成长。预计到2022年时,世界人口将成长至80亿,是1970年的一倍,是1920年的4倍,是上一个世纪初的8倍。[3]人口数量的激增,不仅造成对粮食生产、就业机会、居住环境、交通状况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形成对教育机会扩充及教育品质提升的需求。

3.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面临急剧的变迁

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到二十世纪时达到高峰。当人类文明向工业化及现代化迈进时,社会生产方式及生活形态开始发生急剧的变革。资本家及中产阶级逐渐形成社会上有影响力的新阶层。新的阶层带来新的价值观念,亦产生新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生产关系中,顾客导向及市场导向,取代了以往的生产导向。资本家的生产,必须考虑市场上的需求及变动,以便产品能够适时推陈出新,满足顾客需求。当顾客需求改变时,生产方式及产品内容必须随之调整,才能在供需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教育虽非"商品",但对学习者而言,却毫无疑问地是一种"产品"。教育产品提供者,如商品的生产者,必须逐渐考虑其顾客---学习者的需求,而适时调整其与学习者的关系以及服务方式。

4.休闲时间的逐渐增加

休闲时间的逐渐增加是世界变化的另一项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一项变迁趋势,使得人们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休闲时间是指工作以外,个人可以自由运用的时间。随着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所要追求的是个人的自我成长与生活品质的提升。换言之,当人们物质生活日渐富裕之后,所要追求的将是精神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理想的实现。休闲时间的增加,使得个人可以用来自我充实、自我成长,进而自我实现。因此,工作---休闲---学习交替进行得自循环学习观,已经逐渐取代了过去传统的教育---工作---退休的直线学习观,使得学习世界发生彻底的改变。[4]

三、学习世界改变后的教育大趋势

未来的学习社会,很明显地将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会。[5]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观,引导着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朝向学习社会的目标迈进。

趋势一:学习需求终身化

由于世界变迁的剧烈,以及科技进步的加速,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唯有终身不断学习,才能因应快速变迁的世界。终身学习的需求,贯穿人生全程,与人的生命共长久。学习需求已不再局限在传统的学校教育阶段。早自孕妇怀胎期间,即有胎教的需求;婴幼儿有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离开学校者有继续接受(回流)教育的需求;退休者有第二生涯规划的需求;临终者有临终关怀的需求。个人从出生自死亡,皆有学习上的需求。学习需求贯穿人的一生,这是学习需求终身化的趋势。

趋势二:学习人口全民化

从时间纵向而言,人类的学习需求有终身化的趋势;从范围横向而言,学习活动参与人口有全民化的趋势。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青少年儿童,社会中广大的成年(含老年)人口,开始普遍要求提供学习机会并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人口已逐渐遍及社会中的全体成员。近半世纪以来,成人参与学习活动的比率,无论在正规、非正规及非正式教育的层面,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6]成人教育虽不等于终身教育,但成人参与率的提高,足以显示出学习人口正逐渐全民化的趋势。

趋势三:学习保障人性化

随着终身学习需求的增加,以及学习人口的普及,使得世界各国意识到学习不应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该成为全民终身的权利。国家应该提供全民终身学习权利的保障,学习资源及机会应该公平分配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供社会全体成员所共享。有愈来愈多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曾经立法保障全民的终身学习权利。同时,在此过程中,弱势族群,如原住民、残障者、低识字程度者、不利境遇妇女及退休老人等的学习权利问题,也愈益受到重视。学习权利的保障不仅愈益全民化,而且愈来愈朝向人性化,照顾到所有人的学习需求及权益。

趋势四:学习目标全人化

在传统学习活动中,学习通常为着特定的目标。知识的习得与文凭的获得,是一般人学习所欲达成的目标。学习过程愈来愈专精窄化,知识技能以外的人格发展、人际关系、处事能力皆受到忽视。在迈向学习社会的趋势中,学习目标有逐渐全人化的倾向。人不仅要终身求知,还要终身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改善生活品质、如何自我实现人生。以全人发展为学习目标的教育思想,正逐渐取代以技能文凭获得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趋势五:学习系统开放化

在以学校教育为主流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系统有逐渐封闭化的危机。学校校园成为封闭性的学习场所;学校教室成为主要的学习空间;学校教材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上课时间、评价方式多有统一的规定。学校通常为特定的对象提供教育机会,入学途径有限。但是,在迈向学习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学校教育系统,已逐渐开放;学习时间及场所的安排愈来愈有弹性;修业年限逐步放宽:评价方式逐渐根据学习者状况做多元化的安排;学位授予的形式日趋多样化;学校以外的终身学习机构也渐受重视,且与学校发生较密切的合作关系。自由、开放和民主的精神已逐渐成为学习活动的指导思想。

趋势六:学习资源统整化

当人们发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时,便开始意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人类不可能做无限度的资源开发和运用。近年来,世界各国均面临教育经费紧缩的困境,一方面教育需求增加,但另一方面教育经费却递减。以致如何将现有学习资源做统整运用,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就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学习资源统整化的趋势,包含了正规、非正规及非正式教育资源的统整、学校教育内涵(如课程)方面的统整、区域间学习机构与资源的统整、公部门与私部门的合作统整等。

趋势七:教育供给私有化

教育供给私有化是指民间参与办学的趋势愈来愈明显。长久以来,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依赖政府提供资源,教育系为经济、政治及社会服务。私人资源较少投入属于公共领域的教育活动。然而,随着商业社会的繁荣,民间势力逐渐抬头,私人有愈来愈大的能力可以兴办教育。教育机会的供给,逐渐从依赖政府的提供,发展成为政府与民间并重,共同兴办国家的教育。在教育供给私有化的过程中,民间企业和财团的介入,是一股值得重视的趋势。如何使私人企业提供的学习活动合理化与法制化,并且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是学习社会所要面临的新课题。

趋势八:学习形态个人化

在学习社会中,学习者是中心,也是学习的主体。个人如何学习,将由个人自主决定、自行安排。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愈益重要。个人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及状况,选择最适合个人的学习形态,进行学习活动。许多学习工具及方法的发明,均提供了个人化学习的良好条件。例如,个人可以收听广播、电视学习;可以透过个人电脑学习;可以旅游学习;可以参加读书会学习;可以在工作场所学习;也可以在社区任何场所学习。经验学习、行动学习、媒体学习、远距学习等方面的发展,促使学习形态愈来愈个人化。

趋势九:资讯交流全球化

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以及网络的逐步普及,加上交通电信的日益发达,整个地球已经形成为一个"地球村"。无论身在那个国家或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一个村民。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不仅愈趋密切,而且资讯交流日益频繁。任何一个地方的学习资讯,很快便可以传递到地球上的其它角落。不同文化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日渐增多,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尊重也日益加强。资讯交流全球化的趋势,将使人类之间更加相互了解与接纳;在发扬保存自身文化之时,亦更加肯定其它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趋势十:学习成就多元化

在以学历为主、文凭挂帅的社会中,学习成就多由单一的考试成绩为代表。学校成绩代表个人的学习成就,学校文凭代表个人的教育程度。在学科成绩以外的学习成就和能力表现,很少受到肯定。然而,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改变之中。有愈来愈多的国家采用各种措施,认可学习者的多元学习成就。在学校中,学生在任何学科以外的能力表现,均可获得认可与肯定,而不再只依靠学业成绩评定表现。在学校外,工作上的学习纪录及学习经验亦可获得承认。各种能力鉴定、学习认证制度之建立,己成为世界各国所努力的目标之一。多元化学习成就的认可,可以打破文凭至上、学历挂帅的陋习,也可以帮助个人圆满地完成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 Delors, J.etal.(1996).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Paris:UNESCO.
[2] 台湾教育机构 (1998).迈向学习社会.台湾教育机构社教司.
[3] Bishop,G.(1989).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edu-cation.London:Macmillan.
[4] Cross,K.P.(1986).Adults as learner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5] 胡梦鲸(1997). 终生教育典范的发展与实践.台北:师大书苑.
[6] Stacy,N.and Due-Le To(1994).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arkets.In T.Husen and T.N.Postlethwaite(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kf education,pp.103-111.Ox-ford:Perga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