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赫席蕬,暴怒青春期少女,為什麼會這樣ㄋ(自問自答) 以個人經驗與見識來說,兒時需求有沒有被照顧者滿足我認為這邊會很明顯。 吉米看起來是個溺愛少女的爸,吉米是個好爸、好人,吉米有耐心,吉米懂得給愛,但吉米真的知道赫席蕬需要什麼嗎?他給的了嗎?他或許是願意知道的,他也一直在試,但起碼有一段時期——他的時間和心力是有限的,他也要照顧他自己,他也要處理亡妻的創傷。思維可能也會有限。即使他已經很好了,真的沒有要怪他,但再好的人也會有限制。 (開始藍色窗簾) 會撒嬌的大人。會逗女兒像是逗小女生的爸爸。我覺得這是一個陷阱。乍看下是親子關係好的呈現,但有時會角色錯亂,這在孩子的需求中這會變成一個困惑(保留說法)。赫席蕬很可能在足夠滿足自己前就想著要給予,甚至久了忽視自己的需求、覺得要先滿足別人的需求才能提出自己的。 家庭關係的應對模式會被複製到她和外界其它人的應對模式中,就變成她不敢先去確定自己要什麼。 再來,她的父親是好人,是個喪偶的可憐溫暖大叔,所以她沒有資格要求更多、沒有資格責備對方——指的不是像電腦這種物質的要求,這反而是在家庭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更「易於」要求的;而是父親對於她的理解與換位思考的要求——甚至反而會覺得是她該給,別人會說你爸爸這麼辛苦你要當個乖女兒多幫幫忙(一方面也是她建立的自我還不夠穩定可能更容易受到這種話影響),但這是違背個人意願的,會讓她自己產生抗拒心理。 和上一段整合——我認為因此她才會變得不知道該如何定義和表達自己的需求(想了又不能講咩有什麼用),所以她的狀態敏感不安也很正常。(人壓力超出身心容納之窗不是暴躁焦慮(高頻)就是麻木(低頻)) 但不代表她不會慢慢學會察覺自己的需求,學會表達,或許再過幾年她和吉米都能慢慢找到如何彼此間更無障礙且妥善的交換愛。就算這個歷程要十年二十年我想也都正常啦,但赫席蕬這麼好,她在應對威爾遜就能夠說得出她討厭被摸肩膀了(結局吉米視角那段),她有吉米會順利的。 所以赫席蕬在槍擊案中衝去找父親的時候才會這麼讓我難過(寫到這又開始掉淚的謝謝吉米中的smol鼠ㄛ)。她已經開始嘗試表達愛了。 但她沒有未來了。 真不能接受這個小小幻想同學這樣離開。 [我的哭法]:赫席蕬在想到爸爸的時候我就開始要流淚,因為我知道吉米中要幹麻——先自首我趕稿有點開暴雷看到傷亡(瞑目)——所以從那段看到最後淚是緩緩流下的那種。 吉米的那段就沒有再哭了(可能因為已知),我事後有在想愛女離世會不會是他平時試圖用溫柔包覆一切問題的報應(幹講這種話真是陰暗中之)?(是我的想法還是吉米的想法) 吉米是成熟的大人,原本寫了一些覺得吉米可能發瘋的形式但刪掉了,因為我發覺最後那額頭的吻是吉米中最後的溫柔選擇,謝謝吉米中。 他已經是近乎理想的爸了,不會有意無意認為自己孩子丟臉的父母真的是近乎完美(只是好像太把女兒當情人)(爆)。感覺接下來碎掉的吉米根本是基努李維吧,但還是希望他幸福,不知道有沒有療癒加筆。 by 凱倫中 2025.05.22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3K0rsaClX2DimigfZI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