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 【維雷利亞陸軍培訓學校 心理輔導通知單】 [通知編號:VAIS-GUIDE-1145202-0149] 發送日期:■■■■年■■月■■日 收件人:Chasel•Lynn(1145202-0149) --- 主旨:個別心理健康諮詢建議通知 根據近期資料統整與教官、學員觀察回報,您於例行性任務與課程中展現情緒反應平緩異常、自我感知調節模式與群體互動異質性,本情況雖未明確影響您之訓練成效,惟為確保整體心理適應性及作戰長期穩定表現,本校依標準程序通知您進行一次性初步心理諮詢。 --- 評估依據(摘要): 情緒反應幅度異常穩定,缺乏起伏波動,於高壓訓練環境中持續呈現低反應狀態 生理應激反應抑制顯著,壓力負荷下無典型交感神經活化表現,疑似長期解離或情感鈍化所致 個人行為圖譜中反覆出現自我隔離、空間封閉行為 情緒回饋機制異常,情感辨識與表達延遲,對外界刺激呈現低同步反應 自律與自我控制能力過度強化,伴隨強迫性情緒抑制傾向 --- 備註說明: 此為建議性輔導通知,非紀律處分或強制醫療行為。 然若三次以上無故未出席,學院將依標準作業程序進行觀察,並轉由指揮單位介入。 --- 撕開的信封和閱讀過後的紙張,夏佐看著裡頭的內容並未展現哭或笑,又或是惱怒與煩躁,他像是預知未來般波瀾不驚,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大約是小學的時候,他也收過同樣的通知,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前科,在入學獲得軍銜的同時也被標記上了功能性高但精神風險高的重點觀察對象,只不過他記得小時後並沒有聽過所謂的強制輔導這種說辭但終究還是走訪了幾趟兒童福祉中心,可是現在就讀於軍校,規則是死釘在牆上的,如果逃避或無視是會受到懲處,所以也不能說不去就不去,心裡是無奈?雖然不排斥也不會拒絕進行心理輔導,因為在結果上並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實際上夏佐比任何人還要清楚自己的病症與問題,他理智的大腦始終保持著清醒,並非盲目相信自己的冷靜源於天生的本性,只不過這名患者不會幻想……正確說是不會奢望自己會痊癒,能夠控制在一個範圍就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 穩定的精神和泛用的能力還有廣闊的精神接受區間,這在利益方面上確實是作為軍人的不二人選,可是一牽扯到人權福祉和健康問題,又得從新評估這名士兵的好壞,夏佐不會一味的批判校方的作為,畢竟這裡終究還是「學校」而他們則是「學生」,他接受,他理解,也順從來自校方的意見。 學生只是回寢室洗了個澡,再穿上備用的制服就出了門。 人生病了就要看醫生,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一樣。 「我知道自己身上出了問題,但也不是能說好就好的東西,我能做到最好的也只有理性的控制好自己而已。」 誰能想過這是一個十幾歲兒童會說出的話,清晰、客觀的審視與檢討,夏佐一直被人說是早熟的孩子,身上有著不符合同齡人沉穩的氣質。 將近一小時的會談,表達與講論,比起諮詢,夏佐整體的行為更像是報告與自我檢視,對於家庭,他並沒有提到過多,大部分都是概括與簡述可是也反向說明了「家」這個癌瘤到底侵蝕了這個孩子多少年,他早熟和穩重?不,他是在十幾歲就親自切斷了世界的聯繫與成長的養分,當年的兒童並沒有向前成長,而是滯留在原地環顧著茫茫的四周,那雙有著怪誕般的寧靜深褐色眼睛不知道持續了多久的沉寂。 在夏佐離開了辦公室的幾天後他索取了診斷副本,「功能穩定,情感剝離」之類的太多太多都是意料內的詞語,在閱讀完後他把紙張撕碎,一把丟進了垃圾桶當中。 我必須學會承受那些看不見的痛苦。 世界並不是一間四季如春的溫室,有的綠苗能夠照到和煦的陽光或被灌溉清澈的淨水,有些幼芽只能在荒漠中潦草的紮根與成長,夏佐從出生開始就不被允許能夠表達自我,他所接觸的環境只教會了他如何面對這些惡意的咆哮,而最後的選擇是把一切封進了骨髓,既不尖叫也不逃跑,與岩石般沉默,如刀鋒般理性,只為了不要成為活生生血淋淋的下一個相同案例。 狹小的審訊室和擁擠的水族箱,灰色的水泥牆壁與啞光的磁磚地已經成為了鞏固理智的最後防線,可是在角落的縫隙裡中已經滲出了暗褐的銹水,夏佐能看見,並且得知昭然若揭的結局,不如說從一開始就沒期望過能夠治癒這個無法根除的慢性病後,能得到這樣下場已經是上上籤。 又隔了幾周,收到了同樣的信封。 同個學生只是在寢室裡洗完澡後,穿上了制服,前往了同樣的辦公室。 他還是改變不了什麼。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3UZt8ksPq82eWAiL6h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