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將空想化為實作,讓想像激發創作」

  絕大多數的人我想都曾經有想過「創作」這件事,不論是寫一首小詩、填一首好詞、抒發一篇散文還是構思一部宏大的作品,對於我們來說,「創作」這件事或多或少都是我們曾經想抓住的青春。

  我在2012年的時候在網路上的臉書社群網站(Facebook)跟幾個同好一起創立了「空想の架空世界」社團,來做為延續我們先前無意中發掘的興趣。
「空想的架空世界」是一群樂衷於國家模擬遊戲的愛好者所集合起來的群體,「遊戲」內容包含了國家內政、政治語言、政治決策、國際外交、基本經濟概念與戰略軍事概念。

  我們的遊戲側重政治互動與戰略觀,也因此需要運用多種談判技巧,在遊戲中,社團的國家(玩家)貼文都是正式的政府公告與公開資訊,換言之,各種國家談判與檯面下交易並不會公開且露骨的展示出來,藉以模擬現實中國際政治的險惡與大量技巧性,其運作類似傳統的桌上遊戲——強權外交,只是架空社的遊戲內容更具彈性與更多的內政、軍事變化。

  為了方便統計與規範玩家所能掌握的資源,在架空社中期以後的遊戲都採用了Google線上試算表做國家統計等相關紀錄,然而遊戲仍然需要依靠玩家自我控制本身的發文限度,遊戲管理員(GM)則會判定文章是否合理、有效以及有多少的遊戲效果。

  「空想の架空世界」社群的遊戲活動是當前應用規則、試算表與創作內容最為豐富的社群,至目前為止,社團中的遊戲內容已經相當擴充為一個完整的遊戲運作體系,同時也已舉辦過多種不同的遊戲背景,包括古代、中古、近代、現代以及未來世界與架空世界等。

  而在這些「遊戲」的過程中,玩家們必須自己掌握與主導自己國家的走向,進而延伸出屬於自己的劇情故事、器械、社會與種族的設定,我們在這八年的互動歷程當中累積了大量的創作。

  一直以來,我都將我們的遊戲僅作為一個興趣來看待,但是在建立這些系統的過程中,我也開始發覺到我們在玩的東西並不只是「玩具」,它可以是很有價值的,更重要的是,我認為它值得被分享給更多人。

  這一次〈諸命之歌〉的發想同樣來自於我們在群聊時碰撞出來的,從無到有,一開始只有簡單的設定,比較特別的是,這次我們不是遊戲,而是共同創作,憶起打造一個世界,同時也跟以往一樣,每個人負責一個國家,然後去豐富與完善它。
  從2018年8月17日開始,至今(2020年1月)都還在進行當中,我們在這1年5個月的時間裡發揮了各種想像力來補充世界觀,這是一個宏大的架空世界,在三個主要的大陸上,有超過21個國家、16個種族與超過6000年的架空歷史與其他零零總總有關於物產、軍事、魔法、科技等設定。如此豐富的內容讓我覺得它不應該只是一個「沒什麼的興趣」,它可以也值得被看見。

  對我而言,創作,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事情之一,去打造一個世界,它最大的樂趣就是扮演上帝的角色(遊戲裡我們稱國家大神),在這個世界中,每一個細節都由你來決定,而且要為了要為這個世界負責,我們必須去查找大量的參考資料,去讀各種經典的文學作品,透過遊歷這些創作前輩與文學作家們的世界來取材,回來充實自己的世界,盡情揮灑,並讓它發光發熱。然後,帶領其他人來進入你的世界,讓他們身歷其境。

  在自己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題並不是文中的主角或者故事劇情,而是我們自己,因為只有創作者才能賦予它精神、理念與靈魂,《美國眾神》的作者尼爾‧蓋曼曾說:「人,是說故事的生物,我們用故事傳達信念的真諦,這就是文學作品的魔力。」我們訴說理想、理念與夢想最好的方式就是說故事,馬丁‧路德‧金恩博士以「我有一個夢」來揭開那場偉大演說的序幕,而我們則打造一個我們所要訴說的世界來呈現我們的想法。

  或許我們在這過程當中會有迷惘與停頓,如同漫步在迷霧之中,在霧裡沒辦法看多遠,也沒辦法看清什麼,但隨著在故事中的發展,每時每刻的進展都會越來越清晰,而當中最大的收穫者是自己,因為每當我們創作出新的東西,我們都將更能釐清我們對於我們自己的想法,與自己對話,發掘理念,回過頭來修補我們的世界,將空想化為實作,讓想像激發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