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 前總統李登輝病逝,在交通圈有不少人說他是「禁行機車」的推手, 並連帶開啟了後續各級政府打壓機車路權的風氣,其實這樣講是沒那麼精確的, 請讓Leo我娓娓道來~ 華國來台早期,在交通工程及法規方面承襲日本制度。 工程的部分,道路有快慢車道分隔,也就是很有名的「三線路」設計, 是連當年美援專家也誇讚抄回去美國的一個設計。 法規的方面,交通工具有分兩種,分別是50c.c.以上機動車輛(汽車與摩托車 - 原付二種)、 可移動機械(工程車)的「甲種」; 還有50c.c.以下(輕型摩托車 - 原付) 或者人力、獸力(例如牛車、腳踏車)的「乙種」。 簡單來說,當年快車道就是甲種車輛在走的,慢車道就是乙種車輛或者要給你慢慢來的, 就很像荷蘭制度的黑柏油vs紅柏油的車道設計,是非常標準且安全合理的「車速分流」。 當年領先全球的這種管理制度,直到經濟起飛路上車輛暴漲, 車禍也連帶連年上漲,在1967年(民國56年)政府立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並且把所有甲種摩托車併進乙種摩托車, 拿到現今來看,就像是有著相對完整路權的紅黃牌被收回路權, 並要求他們的行使方式與牛車跟腳踏車一樣, 要知道當年二行程90cc的車輛時速要破百是絕對絕對沒有問題的。(感謝粉絲 meowlike 提供資訊) 直到1974年(民國63年)才因為一連串事件後被改變,接下來就給大家這些歷史事件的的時間線。 ★★★3月1日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僅成立一年,就因為「效率不彰」遭到裁撤, 所有交通管理業務分散建設局、警察局及工務局, 猶如今日中央政府的交通管理業務仍遍佈交通部及內政部(營建署、警政署)的情況。 重點是,台北市的交通管理落入沒有交通本位專業的警察手裡。 9月2日 深受屬下愛戴的台北市警察局長王魯翹,也是前警政署長王卓鈞的父親,轉任台灣省警務處副處長。 9月4日 聯合報刊登台大醫學院教授建議全台市區禁摩的新聞,引起極大討論。 9月5日 各家報社開始跟風聯合抹黑機車,國家機器動起來大內宣。 ★★9月9日 馬上就實現政府及產官學一講幹話一定就出事的不變定律, 王魯翹在斑馬線上被摩托車刷卡撞上,頭部落地重擊。 9月12日 王魯翹家屬及醫院出來闢謠傷勢穩定(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呢? 10月08日 王魯翹病情快速惡化。 10月12日 台北市警察局緊急宣布管制機車,並於隔日(10/13)宣布管制區域及路線。 ★10月20日 內政部提交院會研議禁止機車進口。 台北市警察局也於同日宣布開始針對機車大執法,內側車道禁行機車也明日(10/21)生效; 不過這個決定沒有法源依據,完全就是「我為你好,所以就禁止你幹嘛」的一種心態。 10月28日 王魯翹病逝,當年尚未解嚴,所以全國民眾強制遭到此訊洗版數日。 ★★11月15日 當年主導交通管轄權的台北市整府警察局正式對外透露正在研議禁行機車相關標線。 ★11月28日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宣稱實施禁行機車後車禍量銳減。 (⬆1974-分隔線-1975⬇) 10月04日 台北市警察局研議在復興橋實施車種分流,並興建(今日被俗稱狗洞的)機車專用地下道。 10月12日 又是政府講錯話出事,體育家郝更生被機車撞飛身亡。 10月13日 另一波的國家機器大內宣又開始專注於抹黑機車,為期一個多月。 ★10月16日 財政部研議機車強制險。 ★10月18日 交通部正式遞交行政院新版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待核定, 並正式開始在全國強制機車得跨坐,孤輪蛇行等危險駕駛行為罰金千元起跳。 ★★★10月19日 時任立委唐國楨、王子野、吳鑄人等人開始在院會施壓交通部要求改善。 時任交通部長高玉樹表示:「若因機車肇事就禁止機車,同樣的,汽車、火車都會發生交通事故, 如果照這標準也要一併禁止的話,我們大家只好安步當車」。 聯合報專訪專家也說,如果暫時禁止機車,大家將以沙丁魚罐似擠爆公車, 如果永久禁止機車,把所有車輛已汽車替代,將產生全面性的塞車惡夢(當年專家腦袋好正常喔~ 10月23日 台灣省道安會報研討限制機車發展,並將擬定辦法提交府會。 10月27日 台北市政府考慮將中山路及忠孝西路全面禁行機車,並將現有慢車道改為公車專用道。 10月29日 機車銷量再創歷史新高,中華民國道路安全協會理事長建議設置全年發照量門檻, 並且開始進行全國機車減量。 10月31日 保安大隊以警用機車加強巡邏,針對機車執法。 11月04日 交通部研議將限制機車廠商在機車強制內建無法超速的特殊儀器。 ★11月20日 台灣省政府表示,為了改善機車問題,將推動公車品質改善及提升班次密度,發展電動機車, 並限制進口國外廠商生產車輛、扶植國產機車工業;此決定也造成諸多進口零件回國拼裝車輛的情況。 ★11月27日 以婦聯會為首的許多婦女團體聯合動員, 希望全國婦女遍地開花的對民意代表施壓催促機車相關改革。 同日,交通部也俵是未來考取機車駕照將新增心理測驗。 也就是這一連串的歷史事件,台北市的禁行機車在1968年(民國67年)由行政命令變成正式的地方法規, 並且開始在全國大蔓延。不過車種分流實施下來卻造成慢車道交通大亂, 堪比當年日治時代結束台灣從左架改右駕一樣亂,亂了一甲子到今天還沒完, 連當年負責交通管理的警察也在警光雜誌上大篇幅專欄報導慢車道混亂的問題,也提倡政府該著手整頓慢車道。 當年說什麼「陣痛期過了就好了」,沒想到到今天還在痛, 幾十年的經驗也就證明了車種分流根本是不可行的, 我們政府卻遲遲沒有意識到這些教訓,持續的推行錯誤政策及建設; 而從戒嚴時代一路以來跟著被大內宣洗腦數十年的人民, 卻也反過來質疑當今提出車速分流的人士,非常的可悲。 還好當年李登輝沒有聽信警政單位一意孤行的全面禁摩, 沒有推成把慢車道改為公車專用道的政策; 否則台灣將差點成為一個大家開車四輪汽車浪費空間、 沒有任何機車的地狹人稠島國。至少李登輝先生是會聽取民意的, 不會像那些軍警蠻幹;不過話說回來,李登輝會跟軍警關係不好, 以及軍警會痛恨機車的其中關鍵原因(之一)也是因為這段歷史。 Leo我呢真的非常希望2020,也就是Leo撰寫文章的今年底可以看到交通解嚴, 也就是讓台灣的官僚終於能從戒嚴時代的管理方式走出來,讓這可惡的產官學交通幫走向滅亡。 最終,我要非常、非常的感謝這些從國家圖書館幫忙帶出這些史料的人。 ( 本文由「理哥Leo」撰寫,歡迎一般讀者署名轉載; 禁止媒體在未經詢問前抄文,依據著作權法規本人可以直接提告,若有同意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4IIxeSzMHEhPX1Lnmf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