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制度缺失導致公平性喪失之後果-以開拓動漫祭為例】
-
制度的設計首要目的就是鞏固公平,人之所以願意透過排隊而不是搶最主要的就是先來的人明顯的付出了時間與代價站在那邊,任何後到都可以理解他付出了比自己更多的代價,所以有較多機會。
而制度的設計無非就是針對願意付出的人採取保護他們權益的安排,對於不願付出的人採取規範與限制,顯然的我們都知道現在場上的制度是不是這麼美好。
-
公平是制度的基石,一個普遍的標準是制度得以延續的基礎,這表示制度要有統一的準繩、有明確的告知、不可以突然更改。
統一的標準必須是客觀的,建立制度的單位固然可以將一切推給「最終解釋」但這也表示你企圖規管的行為不是一個表現性突出的行為,比如「大尺」相較於「插隊」,大尺的樣態多元,但插隊卻很明確,制定規範時應該以客觀且明顯的「錯誤」為違規管的對象,因為他是顯而易見的造成不公平。
規範也應該在用字遣詞上力求範圍最小化、明確、直述,以夜排為例子;如果要規範夜排,那就應該明確指出哪個範圍(花博園區),從幾點開始到幾點算是夜排,超出範圍、超出時間的行為就是個人行為,企圖規範管制範圍無限擴大解釋來滿足正義感本身就是一種錯誤,任何的規定都該有明確的範圍,何況這是私人規範不是法律。
任何單位制定規範都應該視為「契約」,因為他不是法律,僅僅是為了有限範圍內的公平性維護,既然是契約就該在約定前一段時間告知,如張貼官網、發訊息、隨信件附上,一旦活動開始就不該任意更動那怕是他有明顯的缺失,除非是立即的危險需要調整,不然不該在活動開始做變更。
-
如果制度有缺失公平性受到傷害會如何?顯然的沒有人想要吃虧,這種心態下「打不贏就是加入」,各顯神通的無序會產生,而個人的無序將會產生同一目的組織化行為。組織後人的力量會因為合作而放大,組織也會因為彼此不同組織產生競爭而使得無序的危害指數上升。
從這次FF42就可以觀察到這種螺旋上升的情況,因為社團入場的規管存在制度的缺失,導致非展售目的的社團得以報攤成功,社團入場後無法實質區別社團與社入仔的行為樣態採取通殺的「場前淨空」措施導致躲桌下、混入空攤、攤頭聚集等等行為發生,而後為了更有效管制貿然提早淨空時間,導致尚未入場的社團呈現空攤,更多社入仔得以違規佔用空攤冒充攤主,使得規管更加形同虛設,除了使社團受苦無助於解決社入仔問題。
強力的規範在不公平下必然出現更強硬的回應,於是我們看到有人跨欄強闖隊列,而後遭工作人員攔截、控制行動,事態已然升級到肢體接觸的情況,如果再上去那就會是直接的暴力,這是令人憂心的。
但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回顧事件的起點我覺得是「FF39社入黃牛爭議」這件事,社入仔場前購買轉賣嗆人已經讓人無法接受但事後除了一紙道歉與官方的「會處罰場前開賣的行為」聲明就沒有下文了,後續制度的更改顯然的無法杜絕社入仔搶排搶購的情況。
打不贏就加入聽來或許不正當,但他很真實的反應了人的需求,我買票進場不是去看人背影的,而是我也想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非常人性,從FF39開始社入仔的行為開始越發張狂。
如果回憶當時,我會覺得大尺coser的公關議題完全蓋過了「FF39社入黃牛爭議」這類涉及公平的問題,既然主辦對於coser穿什麼這麼在意,而不在意廣大參與者對公平的期待,這種失望只會把更多好人推向壞人那邊。
-
現在的狀況是什麼程度
社入仔呈現高度組織化的情況,他們有完善的通聯,為了克服可能的手機網路飽和無法通訊,他們開始攜帶無線電,而且還加了密(掛了痛碼,這個嚴格不算加密是合法的)。
社入仔幾乎都是團體行動,每個團的人數都有5-8人,如果他們都是報攤社入那非展售目的攤位應該不少,這也反應在這次FF42諸多高知名度攤主反應周圍空攤無人的情況,而他們必須去跟人分位置或是換攤位。
一般來說抵達攤位你會放下背包準備佈展,即使場前交流也沒理由背著包包前往,首日的觀察,即使是開場前管制階段也有很多人背著包包,非常明顯的他們不是來擺攤的,如果這些人都是報空攤那也不合理,有沒有假社入章的可能,畢竟現在攜帶筆電+3d列印機就可以透過照片快速製作假章。
場外的不明微波傳輸設備,會場上如果是遊戲或是直播需要用到這樣一組2萬多元的傳輸設備十分詭異,排除可能後會不會是社入仔為了轉賣或是競標的設備,當然這是猜測。但是會場上你需要高頻寬低延遲的網路環境怎麼想都只有視訊競標這個玩法需要,畢竟沒有人會為了手機打團戰遊戲特別去架設這個吧。
不明的干擾,FF422第二日出現不明干擾,對於手機5G、2.4G段出現不明的訊號干擾,之所以肯定是干擾因為基地服務量飽和會反應在速度的下降但不會忽快忽慢,也不會因為手機服務飽和導致2.4G的藍芽耳機斷訊,這是常見的干擾器特徵,針對常用的波段做噪音干擾,這類攜帶設備的功率也不會特別大且隨人遊走,才會有忽快忽慢的情況。
-
綜合上面的觀察,社入仔的組織化來自FF39屆的公平性被打破,且沒有強力有效的作為,活生生的把願意服從規則的人逼成社入仔,而他們為了成功確保自己可以社入形成組織才能發揮集體報攤的最大效益,高度組織後資源變多也相對增加,在各種設備上的投資且逐漸精進,手段也朝「超限戰」的方式發展。
如今使用手段從互相攻防,在主辦方工作人員率先採取肢體接觸的方式攔截下,暴力的出現可以預期,畢竟這種攸關利益的事螺旋升級的速度很快,不要忘記社入仔不是只有一個組織,他們也會競爭。
2024年暑假場FF43屆希望可以採取有效的獎勵機制回覆公平性,比如用社入證寫攤位貼於胸口嚇阻人員游移、獎勵夜排或是隊伍前一定人數提早入場等措施讓人願意回去排隊,而不是搞衝場、佔攤、報假攤等等。私人活動與其在規則上講述超越法律的各種處罰,有效的獎勵服從者更能收攏人心。
-
參與活動20年,活動的經濟規模已經不是一個社團一天幾萬「而已」,週邊的利益也是非常驚人,主辦單位不該再視活動為一個同好交流活動,這已經是個商業行為充斥的社會活動了。
※對於願意捨身攔截的工作人員我至上最高敬意,他明白自己的法律風險出於正義他做了正確的事,雖於法無據但我佩服,希望能再看到他,因為他第三天就沒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