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 關於「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下稱「阿嬤家」)」昨天在嘖嘖發起的募資活動,先說結論: 1)如果你是本來就很在乎這個議題,覺得婦援會真的做得很不錯,一直都很支持,今後也想繼續支持下去的話,那這個募資活動沒有什麼好猶豫的,就聽著你心裡面的聲音支持下去吧! 2)如果你是因為覺得「阿嬤家要收掉」很可惜,抱持著同情的心態覺得好像該支持一下的話,我建議你把這個錢省下來,現在應該有更多值得你支持的專案。 嘖嘖的募資活動連結: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ama-museum (下收更多內容) — 關於阿嬤家要閉館的這件事情,作為一個知道一點內幕的人, **疫情並不是造成「阿嬤家閉館」的主要原因** 。造成阿嬤家走到今天這個局面的因素有很多,但疫情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簡單舉個例子好了,阿嬤家從疫情根本還沒有爆發的去年底,2019 年 11 月起,就將開館時間從「每週三到週日」改成「只有週末」。所以阿嬤家的「改變」,疫情真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真的。 這是去年底婦援會在網站上刊登的公告:https://twrf.org.tw/info/title/131 還有阿嬤家官方粉絲專頁上的開館時間修正公告: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ahma/photos/a.145735648896850/1699826123487787/?type=3&theater *備註:阿嬤家「只有每週末開館」的狀態,只有維持到 2020 年 2 月底。從今年 3 月起,又恢復每週一、二休館,每周三到週日 10:00-17:00 開館的狀態。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ahma/posts/1835739893229742 — 撇開阿嬤家或是婦援會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就看這次的募資專案好了。 阿嬤家這座博物館,在五年前就是靠著群眾募資,才得以開館。當時在flyingV的募資平台上,在 2016/03/08 - 2016/05/06 的時間內,就募到台幣 122萬9,239 元,超過原定目標金額的 100 萬。 現在在 flyingV 的網站上,還可以看到當年的募資專案: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11010/posts/9674 幾年的時間過去了,阿嬤家這座博物館今年邁向第五年,現在面臨存續危機。那好,請問阿嬤家這幾年來做了什麼? **為什麼這次 2020 年版在嘖嘖的募資專案上,看不到阿嬤家這五年來做了哪些事?** **為什麼這次 2020 年版的募資影片上,完全沒有關於阿嬤家這座博物館的介紹?** 這座博物館裡面到底展了什麼,為什麼保存這座博物館很重要?阿嬤家這座博物館這五年來做了哪些事?這些通通都沒有說,就像沒有這座博物館,現在是要從零蓋一座博物館一樣。 和大家說,在這次 2020 年版的募資影片「阿嬤家紀念館重建計劃」中,關於阿嬤家的影像畫面只有兩個鏡頭:一個是 0:43 開始,當時才剛租下這個空間,裡面還沒有裝潢,當時還在世的蓮花阿嬤來到這個什麼都沒有的空間參觀,接著跳到阿嬤家這個空間,在 2016/04/16 - 2016/05/01 期間舉辦「未來藍圖展」的畫面——所謂的「未來藍圖展」,就是婦援會租下這個空間之後,在裝潢之前舉行的活動,邀請大家來參觀這個環境(順便募款),了解一下這個博物館之後預定設計成什麼樣子—— 關於「未來藍圖展」的介紹,現在在accupass上還可以找到當時的活動: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604130815391457166198 第二個鏡頭,就是影片最後的 0:57 處,由時任總統的馬英九來阿嬤家揭牌。然後就沒了。 一個開館邁向第五年、在面臨存亡之際希望大家募款的博物館,所製作出來的募款影片,居然沒有談這個博物館五年來做了什麼,甚至連影片上放的鏡頭,只有到「揭牌」儀式。揭牌不是開館耶~馬英九來阿嬤家揭牌,是 2016 年 3 月 8 日的三八婦女節。阿嬤家的開館有兩次,一次是 2016 年 12 月 10 日國際人權日當天,舉行試營運開館;阿嬤家正式開館,則是在 2017 年 3 月 8 日的三八婦女節。 馬英九到阿嬤家揭牌的總統府官方新聞稿: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0217 也就是說,阿嬤家這次 2020 年版的募資影片裡面,真的完全沒有阿嬤家開館之後的內容耶~就像這個博物館這五年來從來沒有開過館一樣,就更不用說完全不懂為什麼婦援會放在 YouTube 的這支募資影片上,影片標題會取叫「阿嬤家紀念館重建計劃」。為什麼阿嬤家會突然被叫做「紀念館」這真的是令人匪解的一件事情。阿嬤家的全名為「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平常官方或是大家在說到阿嬤家的時候,也是都叫它「博物館」,完全不懂為什麼會突然打成「阿嬤家紀念館」。 **我也建議大家可以去比對看看 2016 年在 flyingV 上的募資專案,還有現在 2020 年在嘖嘖的募資專案,在文字敘述上差了多少。** 反正現在都還可以在 flyingV 的上找到當年的募資專案嘛~如果是比較敏感一點,有曾經參觀過阿嬤家的人的話,也許還會發現在這次嘖嘖的文案上,在用字上有很明顯的不同:過去都是稱呼「慰安婦阿嬤」,阿嬤家這座博物館裡面的論述也是如此,但是在嘖嘖的專案上,卻換成了「軍事性奴隸」。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寫道:「**『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是台灣首座軍事性奴隸紀念館**」,但是在阿嬤家這座博物館裡面,這座目前大家還可以進去參觀的博物館裡面,不管是在博物館裡面的文字、影像說明,或是摺頁,應該都沒有「台灣首座軍事性奴隸紀念館」這種句子。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個嘖嘖募資專案上,會突然改變阿嬤家這幾年來的論述。讓人不禁擔心,假如說這個募資專案順利成立,阿嬤家真的可以重新開館,這個「新的阿嬤家」是不是還是大家認識的那個阿嬤家? — 還有,**為什麼五年前從零開始建一個館只需要 100 萬,現在卻需要 300 萬?** 當年在 flyingV 的募資網頁上寫到:「在這次的募資專案中,我們希望能募集到 100 萬元做為首期工程費用中第一筆較大的支出,當然這筆資金還不足以支撐整個阿嬤家的開館及營運,但是這筆資金將可以讓阿嬤家能紮實的踏出第一步,成為啟動夢想實現的開始!」 再次附上當年的 flyingV 募資頁面,記得要點開【專案內容】才看得到這段敘述: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11010 在這次嘖嘖的募資專頁上只寫到,這 300 萬元的「資金分配項目」為: *拆除費用 30 萬元* *搬遷、清運費用 23 萬元* *新場域裝修費用 100 萬元* *新場域 1 年租金 116 萬元* *回饋品製作、廣告行銷及平台費 30 萬元* 那好,請問婦援會找到新的場址了嗎?有網友在阿嬤家的粉絲專頁底下問到這個問題,阿嬤家粉專的回覆如下: 「您好,謝謝你關心阿嬤家搬遷的進度,有關於你提問的問題,婦援會自從發佈閉館的重大決定後,就一直積極尋找可能重新開館的場域,目前有找到一些可能的場地,租金範圍大概就如前幾頁面內容說明,但目前還在商討階段,後續如果有確定會儘快跟大家更新」 所以簡單來說, **就目前婦援會對外公開的資訊來說,就是還沒找到場地** 。如果沒有找到場地,就算可以用阿嬤家這座博物館需要的坪數,大概算出「新場域 1 年租金 116 萬元」好了,但是展場設計這種事情,在還沒有找到場地,不能確定場地狀況的情況下,基本上很難規劃「新館」的展覽。這不是只有場地面積大小的問題而已,而是關於場地格局是怎麼樣,是偏正方的還是偏長條形的,有沒有柱子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展場規劃和設計。如果連展場位置都還沒有確定,連展場狀況都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得出「新場域裝修費用 100 萬元」這個數字的? — 回到最一開始的結論: 1)如果你是本來就很在乎這個議題,覺得婦援會真的做得很不錯,一直都很支持,今後也想繼續支持下去的話,那這個募資活動沒有什麼好猶豫的,就聽著你心裡面的聲音支持下去吧! 2)如果你是因為覺得「阿嬤家要收掉」很可惜,抱持著同情的心態覺得好像該支持一下的話,我建議你把這個錢省下來,現在應該有更多值得你支持的專案。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5bAmMQ9mrordApgbht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