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小心短線反彈後的投資風險! 2011年 09月01日

美股道瓊指數本周一突破8月17日盤中高點,亦即短期W底型態的頸線高點,技術操作者就此認為美股短線出現轉強契機。
台股走勢與道瓊指數相當類似,8月16日短波高點為7896點,與美股相較,台股反彈氣勢似乎較弱,此應與外資8月在台股大量賣超有很大關係,單月賣超高達1902.8億元,創歷史單月新高記錄。

外資8月賣超新高
外資史上單月賣超金額超過千億元的月份:2007年8月、2008年6、7、10月及2010年5月。
2007年為美國次級房貸引爆全球股市重跌,2008年則為全球股災與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金融海嘯,2010年則因歐豬小國的債信危機加上兩韓情勢緊繃,上述成因均造成國際股市大跌、外資自台股撤離。
回顧過去出現外資單月賣超金額超過千億以後的台股走勢,除2010年危機因素緩解後,股市迅速回復漲勢外,其餘大盤指數均於1季內即發生隨後而來的長期空頭走勢。
8月的外資大賣超是否也將使歷史重演,未來1季的經濟情勢變化將是關鍵。

企業成本削弱獲利
截至本周一,統計分析已公布第2季財報之739家公司(扣除上市未滿3年),合計之營業利益率為6.6%,創下最近9季之最低水準,主要原因為企業營業成本率的上升,營業成本主要為商品之直接人工及原物料成本,由此可見,勞工薪資及原物料成本上漲,已削弱企業本業的獲利能力。
稅前淨利率亦出現同樣情況,所幸下降幅度並不大,整體獲利趨緩,但仍不是太嚴重,然而,稅前淨利率因包含海外轉投資事業之收益。並無法判斷上市櫃公司的現金流量,亦無法保證海外投資事業的財務透明度無虞,僅能做為一般性參考指標。
兩大獲利性指標同步轉弱趨勢若延伸至第3季,則台股指數上檔空間恐怕相當有限。
美國近期之經濟指標,除7月個人消費支出,因日震影響使原本中斷的汽車產銷供應鏈漸漸恢復,拉抬個人單月消費支出呈現0.8%成長外(扣除耐久財訂單仍為負成長),其餘經濟指標,如新屋銷售數字持續谷底低盪、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連續2周重回40萬人以上、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至2009年4月新低的44.5等重要指標,均乏善可陳。
股市在多頭循環過程中,難免會有短線漲多的獲利賣壓導致小波段的回檔;同樣地,在股市空頭循環中,亦將出現急速下跌過程中、短線賣壓耗盡的反彈波。
但經濟基本面的趨勢力量,終將主導股市的長期波動方向。筆者祈禱全球景氣持續向上擴張,但數據卻顯示:經濟景氣收縮的可能性正提高之中。

郭恭克
◎年齡:1964年生
◎現職:
●獵豹財務長部落格版主
●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
◎經歷:好樂迪及錢櫃財務長、荷銀投信副總、富邦投信協理、國壽「證券投資小組」研究員及債券投資組長
◎市場投資及研究資歷:20年
◎獵豹財務長部落格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