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講座最先從台灣的同人文化歷史脈絡開始講起,
再來提到現在的同人活動蓬勃發展,
可以發現同人活動的演化是有跡可循的。
(日本 —> 台灣)

接著,講座分別提到了如何籌備與規劃場次,
通常一個場次的籌備,需要花費4~6個月,
是一個相當花費時間、賣肝與燒錢的工作。

最先步驟,先從你的目的下手,
你想要舉辦什麼場次?
是綜合性的場次? 還是 Only 場次?
如果是Only場次,你想要辦的是專場Only,還是場內Only?
你想要的主題是甚麼? 是作品的? 還是概念/產品的?
有了最初始的目標,才有動力繼續做下去。
接著,你要選甚麼樣的場地? 你有想要辦甚麼特企?
你要打算如何宣傳你的活動?
你的人手的規劃? 成本的考量? 時間、檔期的安排?
還有場地的配置部分,要如何考量到場外的排隊能夠順利,
還要考慮到場內大手攤的排隊動線,都是考量的重點。

特別是場地的部分,通常會佔成本的趨近一半或以上,
好的場地,會讓活動舉行得很順利;
但是不好使用的場次,就需要花費更多成本去處理,
這個在講座四有針對大台北地區中小型場地做出描述。
還有人才的部分,工作人員的篩選、培訓、管理,
亦是時間與金錢成本的重點考量之一,
最終是還有停損點的安排、危機的處理,
都是一個需要去謹慎思考與細心規畫的部分。

其中:場地大小、場地費、門票、攤位費、
時間檔期、舉辦地點的收入與成本需要達成平衡,
才是一個健康的場次。

接著,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就是危機處理以及炎上的可能,
第一個講者其實直接提及:
「場次一定會出事,並且一定會付出代價。」
第三個講者亦提到,抗壓性跟時間管理不良,
可能會導致一個場次的失敗。

特別是現今網路的言論,主辦方可能會被放大檢視,
尤其是下一些決策時,部分參與者會覺得不妥,
就會開始炎上,有些炎上後就乾脆不幹了。
或是在展期時,場次外面出事,
更容易會透過網路的放大效應,
導致整個場次被負面觀感覆蓋,
甚至可能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場地被搞掉,
這其實也是主辦方非常不希望出現的狀況,
因此有些主辦方決定,將會加嚴規則,
減少模糊地帶,就是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

當然,講者最後雖然希望有更多人可以投入舉辦場次,
但是也要注意相關風險,舉辦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最後,講者亦提醒:莫忘初衷。
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其實不需要一開始就從同人誌販售會做起,
可先從茶會、電影包場、Cosplay聚會開始做起,
這些活動成本較少,各位比較可以承擔,
成功之後再慢慢做大會比較好,
之前小編都是以參加者的角度,
去評論一個場次的狀況,
但是我們並不知道背後的運作方式,
亦不知道主辦方的考量是甚麼?

因此,透過這個講座,
使用主辦方的視角去講解,
才能更全面的去了解台灣的同人活動現況。
並且理解,舉辦一個場次,
是需要花費多大的時間、金錢,以及精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