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想每一天都能擁有窈窕身材,那就要注意以下幾點了!變瘦也不是很難哦!

  對於成熟的女性來說,與其說減肥,不如說體重管理。所謂管理,是指不把減肥當成一種極端的目標,而是讓體重處於可控的範圍,自己對自己的體重要負責。在控制體重的過程中過正常的生活,不因為減肥而打亂自己正常的生活秩序、犧牲生活品質。

  要知道,凡事都有一個限度,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控制線,高到一定程度就必須採取措施,但也不必每天緊張,只要體重處在可控範圍之內,就可以過很自由的生活,這裡的前提是要有好的習慣。

  不知道人們注意到沒有,在現代社會當中,減肥問題往往會成為一個奇怪的怪圈。

  各種食物的生產者都不遺餘力地誘惑我們多吃東西。加工食品的廣告創意百齣,各種飲食機構在開發味覺方面也挖空心思。所謂“好吃你就多吃點”,食物做得越來越好吃。

  美食固然是一種享受,吃完這些食物的後果卻需要我們自己來承擔。多吃的食物變成贅肉長到身上,我們就會為贅肉而煩惱,然後就會考慮花錢健身,健身很難堅持,可是看到自己天天變胖實在煩惱,可能就會去買減肥藥,效果或許會有,但停藥後很快又反彈回去,這時候可能又會花錢去醫院針灸、吸脂……過不久體重又反彈,然後再考慮用什麼新方法減肥……

  一旦惡性迴圈開始,你便會不斷地長胖、不斷地煩惱、不斷地花錢、不斷地消耗資源,到最後,也不見得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健康苗條狀態。

  我們必須及時走出這種惡性迴圈。要打破惡性迴圈,就需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要知道胖是從哪來的。要知道,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瘦,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胖。

  我們經常說的營養有三層意思。

  一是提供營養素。食物應當給人提供營養成分,營養成分是建設身體用的材料,或是必須要參加代謝的物質,沒有營養素身體就玩不轉,就無法維持基本的功能。

  二是提供預防慢性病和各種疾病的因子,比如胡蘿蔔素、番茄紅素等,它們都是預防疾病的,吃得多一些,得某些病或是癌症的幾率就會比較小。

  三是生理調節的功能。生理調節功能與中醫聯繫比較緊密,比如說,中醫說這個食品是熱性的,那個食品是涼性的,有些可以讓你瀉下,有些會讓你暖胃,雖然沒有被完全研究清楚,但食物具有這樣一些作用,能夠讓不同體質的人發生一些改變。

  “喝涼水也長肉”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活動很少,那麼吃一點點東西也會胖。

  贅肉,實際上就是動物儲存起來的能量。這些能量主要來源於食物當中的三種成分:

  1.各種形式的脂肪,包括烹調中添加的植物油和動物食品當中的脂肪。

  2.澱粉和糖,來自各種主食、薯類、甜點、飲料、水果等。

  3.蛋白質,來自肉、魚、蛋、奶、豆製品和糧食豆類等。

  這三種成分都含有能量,所以吃得太多都有可能讓人增加脂肪。比如炒菜多放油,喝水放了糖,多吃一碗米飯,多吃一碗肉,都會增加一天當中的能量供應,促進人體存入肥肉。

  比較而言,三者當中以脂肪最容易令人長胖,蛋白質最不容易令人長胖。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和水分,都是不會讓人長胖的。

  至於“喝涼水也長肉”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存在。水是不含能量的東西,而油裏面含有大量的能量。如果大家還相信能量守恒定律,就知道水變油是不可能的,肥肉是脂肪,也就是油,所以它不可能來源於水。

  我們平日都講要“開源節流”,減肥就要講“節源開流”,那麼,能量又會“流”到哪去了呢?

  要消耗贅肉,也就是要消耗能量。人體的能量支出,主要是三個方面組成的,包括基礎代謝;吃東西的時候身體發熱的消耗;還有體力活動的消耗。拋開吃東西發熱的消耗不談,另外兩個方面可以劃分成三個部分來考慮:

  1.基礎代謝:一個人即使躺著不動,僅僅維持生命活動本身就會消耗能量,這個能量就稱做基礎代謝。比如說一個人的呼吸、心跳、血液迴圈、內臟功能的維持,體溫的維持,這些都要耗費能量。一個人的身體機能越是旺盛,肌肉越是充實,那麼在基礎代謝上耗費的能量就會越多。也就是說,即使是躺著不動也會比別人多耗費能量。這一部分能量消耗的多少,是身體狀態的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衰老的過程中,人的基礎代謝是不斷下降的,所以就會越來越容易變胖。預防衰老,也就是在預防肥胖。

  2.日常輕微活動:這些活動不是刻意的鍛鍊,只是正常的家居活動、辦公室活動等。這些日常活動也是要耗費能量的。一般來講,走著比站著多耗能,站著比坐著多耗能,坐著比躺著多耗能。現代人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日常耗能不斷下降。在二三十年前,人們的日常生活就已經比較辛苦了,即使是家庭主婦,也會有很多體力活動,一天難得坐下來歇一會兒。而現代人在日常活動中的耗能已經省得不能再省了,成天都是坐著不動,出門全坐車,洗衣服靠洗衣機,看電視靠遙控,能量消耗越來越少。所以說,過去沒有體育鍛鍊那一項,人們都很難變胖。可是現在不同了,人們往往還需要再加上第三項,也就是有益的體育鍛鍊,才能維持正常的體重。

  3.有益的體育鍛鍊:為了彌補日常消耗的不足,各國營養學專家都建議國民要自覺進行體育鍛鍊,我國專家建議,除了日常活動之外,每天至少要快走6 000步,大約相當於3公里的距離,或者採取其他運動形式也可以。每天努力讓自己有點兒流汗的機會,就是預防肥肉上身的最大秘訣。

  所以說,那些想瘦的人應當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在這三個方面的耗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