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 因為解離……讓那個“興趣三角”對我來說毫無作用,我不可能以“除了A我還有B和C是做得好的”這件事來安慰我自己,因為我不覺得A跟B跟C是同一個人做的,但如此同時A跟B跟C的失敗、丟人、骯髒我都覺得都是我一個人的,因為那些失敗與我的人生軌跡也有一定程度的綁定,社會會以它的規範性不斷提醒我我過往的經歷,在這個點上我與自己連接。我會跟自己說A跟B跟C我都不喜歡,它們都不是我的興趣,畢竟我也沒有那麼努力,實際上我也真覺得我自己沒那麼努力,我承認了我的失敗。 我的解離讓我跟我人生的一些日子切割了,但無法讓我從自責中解放。就是媽媽不想我獨留她在那些old days裡面,所以她一直跟我cue那些日子,媽媽真是不幸啊,在成長以後才遇上這些,她必須記住那些,而我什麼都不記得了,也不完整了。 我覺得撇除我幼時的經歷之外,做成我解離的原因還有“萬事不如意”,我的人生在不是我做錯事情、父母也沒有做錯的情況下,經歷了很多完全是用“不幸”來解析的波折,真的就是前人好好走路到我的時候路就塌了的程度。對我來說,做事情沒有回報才是正常的,所以我的戀愛觀也是這樣的(GS我明白到遊戲法以後失去真實感便是如此,因為它是做了就會有回報的事情)。不過也正因為我接受了這種回饋機制不規範的常態,我的解離變得更嚴重了。按按鈕,機器也不會反應,就好像沒有觀測的存在哪怕有感覺和意識也無法認同自己存在一般。我長期處於一種“我存在但我不認為我存在”的死人感,覺得我跟我的肉體、賽博存在和別的其他身份是割裂的。我覺得這是世界真相,但它嚴重影響了我的感受能力,我覺得我是一種表演存在,但我認為我是誠心的,我會為別人的快樂和喜歡而感到開心——可當別人對我自己的解析不一致時我會極度不適,特別是我經常被現實的人當成傻子看待這件事,因為這相當於否認了部分的我,我的身份連接和認同進一步隔斷。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9aS3ZAfun0JburgE8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