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關於時代背景的小知識 【儀式時間】 古代婚禮在黃昏時分舉行,故婚禮原字是「昏禮」。 禮記:「昏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樂,陽氣也。昏禮不賀,人之序也。」 因為古代認為婚禮為陰暗幽靜、需要嚴肅對待的事情,期間不演奏音樂、也不接受祝賀和賀禮。不過這部分似乎專指那個時代的貴族婚禮,民間的規矩就沒有那麼嚴格:同樣是禮記裡面紀載的「為酒食以召鄉黨僚友」,婚禮儀式完成之後,主人家需準備美酒佳餚招待親人、鄉里及同僚朋友。 【迎親工具】 花轎是宋代才出現的,漢代那時還在駕車: 新郎會親自為新娘駕乘禮車,驅車前行一陣之後則由車伕代替新郎駕車,新郎改坐回自己的禮車,作為新娘禮車的前導、先行前往自家並在家門外等候。(禮記:「婿乘其車先,俟於門外」) 【服裝】 周朝的婚服色調為玄纁之色,玄色為主,纁色為輔。玄為黑中帶紅的顏色,纁為黃中帶紅、日落的顏色。上玄纁下,天之色謂之玄、地之色為之纁。 由於漢承秦制、秦代又沿襲周制,故漢代的婚服仍以玄色為主,不過漢代婚服的刺繡更加精美。 順道一提,印象中新娘會戴的頭紗(紅蓋頭)是從後晉時期才有的,唐代之前的新娘是以團扇遮面。 【合巹】 巹,同音「錦」:「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巹」 把一個葫蘆對剖成兩半,以線將兩瓢之柄相連,象徵夫婦一體,永不分離,因巹有苦味而酒亦苦,再用這個容器分別盛酒給新郎和新娘,預示著婚後夫妻同甘共苦、患難與共……但不是飲酒、只是以酒漱口,同甘共苦都只是形式(喊) 延續到漢代的時候則是以酒杯代替巹,演變到唐代時才變成真的要飲酒(合歡酒),也就是我們後來講的交杯酒。 以上知識並非專業的資訊彙整,供大家參考參考(*´-`) 如果其中有誤還請多包涵,也請不吝指教!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9erPHcDMgkx7z0psCb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