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25 年爆發的一宗生物安全案件震驚美國科學與司法界。兩名中國公民——現年 33 歲、於密西根大學任職博士後研究員的簡雲青(Yunqing Jian),以及她 34 歲的男友、曾任職中國大學的劉尊勇(Zunyong Liu)被控試圖將高度危險的真菌「麥角鐮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非法帶入美國,並在無許可的情況下於校園實驗室內進行研究。該真菌被聯邦調查局(FBI)明確列為「潛在農業恐怖主義武器」,此案迅即升級為國家安全層級的生物風險事件。 此案於 2024 年 7 月首度曝光,當時劉尊勇在底特律機場入境時遭美國海關查獲,其背包中藏有四小袋紅色植物物質,經鑑定後屬於受管制的麥角鐮刀菌樣本。起初劉聲稱不知情,後來改口承認為帶入密西根大學進行研究之用。調查更顯示,簡雲青早在事件發生前已於校內培養該真菌,而該實驗室並未取得美國農業部(USDA)授權處理此類病原體的許可,構成明確違規。 電子通訊紀錄揭示,兩人早自 2022 年起即有走私生物樣本的紀錄,甚至曾討論如何將種子藏於鞋中以躲避海關,顯示該行為非偶發,而為長期有預謀的行動。相關證據使案件從單純走私升格為潛在生物武器滲透行動,尤其在中美關係緊繃的大背景下,更引發社會與政府高度警覺。 被非法攜帶的麥角鐮刀菌是一種致命真菌,廣泛感染小麥、大麥、玉米與稻米等經濟作物,所造成的「穗腐病(Head Blight)」會導致大幅減產與品質惡化,進而重創農業經濟。該真菌特別喜愛溫暖潮濕環境,可經由空氣中釋放孢子遠距擴散,對開放農地形成極大挑戰。 根據美國農業研究服務機構(ARS)數據,僅在美國本土,每年由此病害造成的小麥與大麥產值損失超過十億美元。更嚴重的是,該真菌會產生毒素「去氧雪腐鐵素(DON)」,污染穀物,使其無法食用,進一步擴大經濟損害與食品安全危機。人畜食用此類受污染的穀物後,可能出現嘔吐、肝臟損傷及生殖問題等嚴重症狀。 這種菌的殺傷性與其難以防範的特性,使其被美國聯邦政府列為潛在生物武器,視為對農業系統及糧食供應鏈的重大威脅。在現代農業倚重少數主糧作物的大環境下,若此類病原體遭惡意擴散,後果不僅是農損,更可能誘發糧荒與社會動盪。 在法律方面,簡雲青與劉尊勇分別面臨走私、共謀、偽造聲明與簽證詐欺等多項聯邦罪名。2025 年 6 月 3 日,簡已於底特律聯邦法院初次出庭,目前仍遭拘押,等待保釋聽證。律師拒絕對外發言。相比之下,劉則於被查後即遭遣返中國,因美中之間無引渡條約,導致其後續拘捕可能性極低,使司法追訴面臨困難。 密西根大學方面表示對簡與劉的非法行為毫不知情,並強調涉案研究並未接受中國官方資助。校方亦配合聯邦調查,然而此案也暴露出美國學術機構對高風險生物研究的監管缺口。開放與合作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價值,但若缺乏生物安全防線,極可能被有心人士或國家勢力滲透與利用。 該事件也與過去多起中國涉入的工業與農業間諜案相互呼應。例如,2011 年在愛荷華州的中國人員企圖竊取玉米種子,2016 年一案中更有人認罪。而著名的千人計畫,也曾使多名學術界人士在未披露中國資助的情況下接受美國科研補助,形成雙面效忠爭議。 此案發生之際,中美兩國正陷於地緣政治與科技博弈的風口浪尖。美方近期大動作撤銷多名中國留學生簽證,尤其是涉敏感領域者;中方則譴責美方措施為歧視。此案為中美角力再添一筆火藥味,將生物科技、農業與學術交流納入國安考量。 FBI 官員與國會議員已警告,中國共產黨持續派遣科研人員滲透美國機構,目標可能包括糧食供應鏈、先進農技與基因工程。簡雲青手機中被發現的中共效忠聲明,加上其過往接受中國政府資助研究相似病原體的背景,令本案疑似具備官方主導色彩。 而在更大範圍內,美國政府已制定多項生物防禦計畫,包含新設的國家生物農業防禦設施(NBAF),旨在對抗動植物重大病原體。但本案揭示,即使有先進設施與政策,若大學與研究機構的日常操作未同步提高警覺,仍可能成為漏洞。未來,美國勢將檢討學術合作與簽證審查機制,特別是在生物科技、農業科學等戰略領域。如何在保障開放科研與維護國安之間取得平衡,將是中長期的重要政策課題。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9uL2zR2CFZiTr2tD1k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