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江绍原] 端午竞渡本意考

  这篇文所用的材料,几乎全是《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的“仲夏部”和“端午部”里面的。我本想直接从旁的记载中多搜罗点材料,把此文增订成一较为详尽的Monograph再发表。可惜现在不能这样作了。《古今图书集成》之外,我只参考了(1)周启明先生赐借的《五杂俎》(明人谢肇涮撰,“天部二”)和(2)《湖北通志》(卷二十一“风俗”门“岁时”部)。我此刻要说的话,颇许早有人──本国的或西洋的学者──说过。假使的确如此,盼读者指教并原谅。

  一、竞渡是吊屈原吗?

中国各省端午日的风俗虽然不尽同,但是竞渡之举,只怕不失为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士女缙绅们自己是不会加入竞争的,然于出钱助兴、到场参观等事,却也兴致勃勃。一般人凡是有闲可偷的,更不肯错过这个一饱眼福的机会。如果必须举一个地方的风俗作实例,我们就引《浙江志》书关于杭州的记载:

  五月端午……祀神享先毕,各至河干湖上,以观竞渡。龙舟多至数十艘;岸上人如蚁;赛船非贵游不得,觅一渔艇,索钱盈千。钗头符胜,备尽工巧,攒绣仙佛禽鸟鱼虫猛兽之形,绉纱蜘蛛,绮縠麟凤,茧虎绒蛇,难尽名述。

  参加比赛的船手,都存心要在大众的眼面前显示自己的好身手;有些地方的竞者,甚至于因为好胜之心过于热,“往往殴击成狱”,劳地方官严厉的禁止;但是“禁稍弛,复竞,其俗成,不能止也”(《闽部疏》)。这一天的热闹和不幸至于头破血流的情状,古时已然;唐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便是一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擢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案一明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互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擢舟折楫时。

  可知龙舟竞渡的风俗,分布的区域既广,存在的时期又长,而且非常热闹,真可以算是中国人每一年里面一桩最重要的事。我生平一次没看见过,这真令我遗憾。

  风俗不论巨细美恶,其起也必有或种原因。这并不等于说人类的行为,件件有正当的理由;而只是说他们的举动,大抵表明或暗含某项用意。如果这话不错,竞渡必也有它的用意;所以我们可以设问曰,竞渡之起,其原因何在?不过是一种风俗的本意,往往不能一看即知,风俗系应某种需要而起,但是本来需要的到后来也许渐渐消灭,其时也,这个风俗如其不随着消灭,就往往改变性质和内容,成为满足另一种需要的工具;于是那风俗的本意日久许完全被人遗忘。而且一地的风俗极易被人归到少数大人物的身上去,或说是他们制定的,或说是与他们有某种关系。人所以有此一举,不外乎想把风俗放在一个更不可动摇的基础上。假使以上的话不错,那么我们寻找竞渡的本意之时,须不为后起的解释或托古的无稽之谈所瞒过,方有求着真原因的可能。

  读过书的人普通都以为竞渡起于悼屈原。然《荆楚岁时记》只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而且此书又说:“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可知竞渡之事,吴以为与伍子胥有关,越以为起于勾践,楚又另捧出其地的忠臣屈原,大有与吴、越竞争之意。《荆楚岁时记》虽然说竞渡起于纪念屈原,但另举出吴越两地相异的传说,总断为“不可详”,我不知道我们还有什么根据强认竞渡之起与屈原有直接的关系。我以为我们从《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可以看出:(1)此俗实在比屈原、伍子胥、勾践三个人都早,但是(2)后来吴、越、楚的人又都想把这个风俗归到本国的某一位大人物身上去。三地的人的地方主义,已经够讨厌;我们既然不都是楚人之后,为什么要特别替屈原捧场?

  龙舟竞渡的真原始,必须离开屈原、伍子胥、勾践等等去求,是毫无疑问的。

  二、竞渡本是一种用法术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业

风俗是生长的,它可以和另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而且与它一样古的风俗混合在一处。它也可以自己长出新的部分来,而且新的部分往往把原来的一层降为次要的或说比较不惹人注意的。因此寻求一个风俗的本意者,在负面须不为后起的或托古的解释所瞒过,如上所说;此外在正面,尚须找出它的较初的形式,或云前身。然则竞渡的前身是什么呢?

  竞渡的较早的形式或云前身,我想《古今图书集成》所引的“武陵竞渡略”里面还记载着。可惜原著者没有风俗学的眼光,所以他只供给了我们足以解决本问题的材料,而似乎没提出那俯拾即是的解决。我且把它的文,择其有关者夹叙夹议的抄在下面。

  竞渡事本招屈,实始沅湘之间。今洞庭以北,武陵为沅,以南长沙为湘也。故划船之盛甲海内,盖犹有周楚之遗焉。宜诸路仿效之者不能及也。旧制四月八日揭蓬打船,五月一日新船下水,五月十日、十五日划船睹赛,十八日“送标”迄,便拖船上岸。今则兴废早晚,不可一律,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
读此可知那时原有五月(但不是五日)划船之俗,竞渡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目。而“送标”是其归结点。而且我们以为在此风俗中,“送标”是原来的部分,而竞渡是后加的──说不定还是由送标直接变出的。无论如何,“送标”必定正是我们要找的前身。至于“送标”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书中的说明如下:

  今俗说禳灾,于划船将毕,具牲酒黄纸钱,直趋下流,焚酹诅咒疵疠夭札,尽随流去,谓之“送标”;然后不旗不鼓,密划船归,拖置高岸,搭阁苫盖,以待明年,即今年事讫矣。尔时民间设醮预压火灾,或有疾患,皆为纸船,如其所属龙船之色,于水次烧之;此本韩愈送穷,具车与船之意,亦非苟作。

  读此可知竞渡的前身,既不是一种娱乐,也不是对于什么人的纪念,而是一种“禳灾”的仪式。古人的思想很奇,他们以为“疵疠天札”,是可以用船运走的;今人竞渡之日,正古人送灾之时。恐怕疵疠天札不肯走,所以贿以“牲酒纸钱”;又恐软的手段不生效力,所以“诅咒”之,使它们非走不成。而且不得不预防它们被送走之后仍乘了原船重来人间,所以船到了下流之后,送它的人须“不旗不鼓”的偷着回来。这船既然是载不祥之物的,自身也不免成了不洁净的东西;所以人只得把它“拖置高岸,搭阁苫盖”,无论如何不作旁用的。竞渡的前身是“禳灾”或云送灾;送灾者用法术处理的公共卫生也。

  再看下面讲划船用巫的两节,便更加了然了:

  划船用“巫阳”为厌胜;或是聘名巫于万山中,谓之山老师,法力尤高大。约划船先夜,“头人”具牲酒请巫作法,从船首打觔斗至船尾,撒荞燃火,名曰“亮船”,鼓声彻旦不懈,以防敌巫偷作幻术。或捕得之,捶死无悔。

  亮船的用意在防敌,务使与我们有仇的人没机会行出或种法术,以至于船上载的不祥有脱逃的可能。

  划船之日巫举油火发船,以其红黑高下占船之胜负,历历不爽。巫所奉神,名西河萨真人;诅咒有“蛮雷”“猛火烧天”等术;手诀有“收前龙”、“息阴山”、“移山倒海”等术;卷裤露足,跳罡七步,持咒激火,火起船行,咒词有“天火烧太阳,地火烧五方,雷火执常法,烧死诸不祥,龙舟下弱水,五湖四海任漂荡”云云。船底在水中,用白茅从首至尾顺拂一过,亦防敌人暗系诸物,以成滞啬。余法秘妄,不能悉知。

  “诸不祥”是很难制伏的,故须请术士于开船之倾,用火烧死它们(而且从咒词的末两句看来,似乎最古时只把装载不祥的船放在水上,任它漂荡到没人的地方去)。所怕的是敌人在船底暗挂或种物事,破了我们的法,故此用白茅把船底扫清再动身。至于以油火之红黑高下占船之胜负,自然是后添的;最初如果也顾到这一层,其用意只怕是考验“诸不祥”是否被烧着耳。

  桃符兵罐二物,船人临赛掷之以祈胜,非也。桃符能杀百鬼,乃禳灾之具;兵罐中所贮者米及杂豆之属。按《续齐谐记》,楚人哀屈原,每至五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教曲以苇叶塞筒,五彩丝缚,免为蛟龙所窃。自是世有苇叶粽,并带五色丝。此兵罐盛米乃竹筒之讹,未有角黍以前之遗制也。

  桃符的功用甚明,故不须讨论。至于竹筒与兵罐,想又系驱邪者给予诸不祥的一种贿赂,它们在“五湖四海”“漂荡”着之时,说不定会复苏,而且因为饥饿难挨,重来人间为祟;送之者为它们备下米粮,正是表示不要它们回来。后人制角黍自食,恐非先民本意矣。

  船人而且须佩戴各种厌胜物,以防“疵疠夭札”与他们为难:“是日划船悉顶巫师符篆及黄赤小旗,取鹭鸶毛插鬓间,厌胜物也。”头人身上的责任以及他所碰的危险,自然比其他的船人更重大,难怪“划船择头人必有身家拳勇者为之”。而且“前数日刊梨枣一片,上画龙舟,下书词调,蒸面为饼饵,遍送所隶地方,索报以金钱。”这自然是因为他为公众拼性命,所以社会许他随意“打秋风”。

  船人用的酒饭,也有特别供给的人:“亲戚或有力之人派供酒饭以供具盛者,为平生有行止之人,亦有寻常许愿供酒饭者。其日江中小牒揭黄钱二,树彩联,鼓吹而往,即供饭船也。”而且“凡供酒饭,虽船人醉饱必强饮食之,颗粒不留。余则撒江中。盘箸亦掷诸水,不复携去”。这等举动的用意,似乎也很明显,那一天的船人,从头人至普通的桡手,都与不祥之物为邻,所以都是不洁净的人物,而且凡与他们接触过的东西──酒饭与盘箸──也不免传染了不祥。他们剩下的残酒残饭是没人敢吃的;他们用过的盘箸是没人敢再用的;所以必须弃之水中。

  合观以上所引的几节《武陵竞渡略》,我们可以知道其时其地的“五月划船”之俗,尚保存着一大部分原始的形式:聘巫亮船,举火发船,慎择头人,船人顶佩厌胜之物,临赛掷桃符兵罐,专船供给酒饭以及最后一二日之“送标”、烧纸船,皆是。我们若细看这些举动的性质,再参以竞渡意在禳灾之“俗说”,则此事之动机大明,其与屈原无关也不问可知。然《武陵竞渡略》的原著者,不幸太为招屈之说所蔽,因此他虽供给了我们这许多有价值的记载,而他自己所下的解释和他为竞渡辩护的话,竟完全不可靠。他写道:

  俗传竞渡禳灾。《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荆楚记》曰,五月五日并踏百草采艾为人,悬门户禳毒气;又日,屈原以是日死,并将舟楫拯之。盖两事合为一耳。梅尧臣作“祝”讥原好竞渡,使民习向之,因以斗伤溺死,一岁不为,辄降疾殃,失爱民之道。刘敝作屈原嘏辞,言竞渡非原意,以晓圣谕。辩说蠭起。余谓楚俗尚鬼,原生时放逐沅湘,亲睹淫祀,《山鬼》《国殇》,何与人事,而皆为之辞,盖其俗有不可变者也。况原以忠直愤塞,蹈身洪流,民秉之良,自谋憔悴,耳属劳骚,振骢未有,凭一叶舟,堕千古之泪,亦何伤乎?江南卑湿,温暑司辰,王侯驾言,士女于迈,抑亦山阴之竹禊,江南之插萸也。使其可已,何俟今日?
作者的意思,似乎是说五月五日之彩丝系臂、踏百草、悬艾人于门户,以禳毒却邪是一事;屈原适以是日投汨罗,后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是另一事;后来两事合为一,所以本意在拯屈的竞渡,俗人误传是禳灾的了。假使他的确如此想,这就正与我们的意见相反:我们相信端午日的门户上悬艾人,臂系五彩丝,踏百草,与夫命舟送不祥是一件事(其用意皆在禳灾却病,所不同者前三者以及“民间设醮预压火灾,或有疾患,皆为纸船……于水次烧之”等等,属私人的禳灾;划船送标,属公众的禳灾);而拯屈原云云者,完全是后人的附会。易言之:划船非由拯屈变为禳灾,却是由禳灾误认为招屈。“合为一”的两事,不是(1)五彩丝系臂、踏百草、悬艾人,以辟兵禳毒,与(2)命舟拯屈原;而是(1)丝系臂、踏百草、悬艾人以辟兵禳毒,命舟送标以遗疵疠夭札诸同属一系统的民俗,与(2)拯屈原一句全不相干的话。民间流行的解释没错,错的倒是读书考古的缙绅们。

  竞渡的本意一明,它所以被民众重视的真理由,也就了然,不劳缙绅们为之辩护了。此俗所以“不可变”,因其始众人已视为生存竞争的一种工具──“法术”性的公共卫生事业──何况其后又与冒险、比赛、娱乐诸动机相结合。竞渡既非屈原之意,则因之而生的斗伤溺死,不应由他负责。梅尧臣讥原“不爱民”,失矣。“一岁不为,辄降疾殃”两句极重要,读之足知送标之事被先民认为疏忽不得的大事。那本是指疵疠夭札等不祥之物而言:一岁不送,必有疾殃。屈原被推为竞渡之原,难怪有人冤枉他“不爱民”。这两句书透露两件极重要的事实:(1)在招屈之说出现以前,竞渡不是为某一个旁人打算,而是众人为自己的利益打算的举动;(2)甚至于在招屈说出现未久之时,竞渡还不是民间自动的纪念这一位忠臣,而至多只是被认为人对于他的一种不得已的被动的义务;易言之,其动机不是悲悯而是恐惧。所以有些地方(譬如福建诏安县)独端午日的海飓为屈原飓。

  结论:“俗说”竞渡的目的在禳灾;而且竞渡之前和之中的种种举动,以及之后的“送标(我们认为竞渡的前身的)也都显然是去灾之仪。所以我们相信竞渡实与屈原无涉,它本是古时人群用法术处理的一种公共卫生事业──每年在五月中把疵疠夭札烧死,并且用船送走。

  前两部分的摄要:端午竞渡的风俗由来已久,而且分布的区域也很广。通常受过教育的人,都以为这个风俗起于纪念楚忠臣屈原。此说在《荆楚岁时记》里面已经有,骤看似乎是很有根据的。无奈这部书同时又说起吴人别以为这个风俗与伍子胥有关,越地则俗传它起于勾践。我们看见他们这样竞争,只得认竞渡其实与这三个大人物都元关系;竞渡比屈原、伍子胥、勾践都早,它也有它的本旨。说它起于招屈,与说它起于其余二人是一样的不可靠。

  《古今图书集成》的“岁功典”里面引的“武陵竞渡略”,供给了我们一些材料,都可以帮助我们发见竞渡的本旨的,虽则原著者自己似乎没能够完全意识到他所记载的东西的重要。那时武陵有五月划船之俗,其大略是于新船下水后若干日举行竞渡,竟渡后若干日又须“送标”,才算完事。竞渡前一夜和开船时有巫作法,船人都佩戴各种厌胜之物;甚至于他们的饮食之余和盘箸等物,也被认为旁人用不得的。”送标“是把”疵疠天札“等不祥用船运到下流,然后掩旗息鼓的回来。我们提议:这所谓送标在那时虽只是竞渡之后的一件小事,然最初只怕倒是划船风俗全部的目的所在;换言之,送标是近代式的竞渡的前身。从送标的程式和划船风俗的其他节目上着眼,我们断定所谓竞渡起于送灾;送灾是用船运走不祥:一种用法术方法去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业──犹之乎”送穷“是一种用法术方法解决个人问题的举动。

  三、竞渡起于送灾

单靠《武陵竞渡略》一种书里面的记载来断定竞渡起于送灾,似乎犯了”孤例“的毛病。我们应该从他方面找到证据才好。

  明人谢肇淛的《五杂俎》云:“(端午)竞渡楚蜀为甚。吾闽亦喜为之,云以驱疫;有司禁之不能也”。闽地竞渡的形式,谢氏不曾叙述,但是那里的人说竞渡的用意在驱疫,却被他注意到。我猜想其实驱疫的动机,早已有了另外的动机(比赛、冒险、游戏、艺术等等)在旁援助;闽地如此,他处亦如此。难怪有司们禁不掉。

  旁的古书里面,一定还有性质与此相同的记载。关于此点除了请求读者宽宥我的无知外,我实在没话可说。而且不但古书里面记载着竞渡的较早的形式与其本来的用意,甚至于离现在不很远的时代,这种形式和解释还在各省保存着。《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里面所录的各省志书,就给了我们不少的教训,都是足以证实并阐明我们从《武陵竞渡略》中所悟出的见解的。我且分门选录若干于下。

  第一,有些地方的风俗,因为目的完全不在于竞渡而在送瘟,所以只备纸制或茅制的船,行了或种仪式之后,即焚之或泛之。这与武陵的“送标”形式不同而用意一样:曰,去掉疵疠夭札。试看:

  (1)《湖广志书》,云梦县──“五月五日赛龙舟。因邑河水浅,作旱龙,缚竹为之,剪五色绫缎为鳞甲,设层楼飞阁于其脊,缀以翡翠文锦,中塑忠臣屈原、孝女曹娥(俗称娥为游江女娘)及瘟司水神像,蟒袍锦带,珠冠剑佩;旁列水手十余,装束整丽。择日出行,金鼓箫板,旗帜济济,导龙出游,曰迎船。好事者取传奇中古事扮肖人物,极其诡丽,用铁干撑之空中,前后轮转,宛若半仙之戏,彼此角胜。自前月二十外至此日,无日不然。次日用牲牢酒醴角黍时果祭之,极其敬畏;又以茶米楮币实仓中,若饯赆然;仍如前仪导送水涯,合炬焚之,曰送船。”此县的风俗可注意之点有二:(甲)因水浅所以只得改竞渡为赛巧;(乙)武陵也有焚纸船的举动(见《武陵竞渡略》),但是云梦县的焚船更讲究了。

  (2)岳州府──“端午罢市竞渡,以为禳灾疾病。──就水际设盘祀神,酒肉犒鼓榷者,或为草船泛之,谓之送瘟。”

  (3)《广东志书》南进府──“是日(天中节)*[扌+则]茅船,舁夭符神,压送河,云遣瘟。金鼓殷器。齐唱船歌“。
第二,端午日又有打醮和“傩”的风俗。这与用船送灾,自然是相联属的:因为要送走不祥,先须把它或它们从人家里逐出。下面三条均见《湖广志书》:

  (4)德安府──“午日造龙舟角黍以吊屈原,俗误为禳时令,故敛赀以醮”。(从我们的观点,这自然应改为”午日造龙舟角黍“,禳时令也,故敛赀以醮,腐儒误为吊屈原)。

  (5)应山县──“端午闹里纸竹为龙舟,作醮事,曰平康醮”。

  (6)黄冈县──“端午溯风巴河镇迎会,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

  (7)《广东志书》,新兴县──“端午各就其近属神祠,鼓吹迎导,巡麻人家;师巫法水贴符,驱逐邪魅”。

  第三,端午日浴身,饮药酒,以及在门户上和身体上悬佩厌胜物等等的风俗,我因为大家都知道,而且又属于我所谓私人的禳灾──别于公众的禳灾──所以在这篇短文里面,我不打算多说。但是以下的若干风俗,特别有趣,而且它们与用船送灾之举,似乎比其他的私人禳灾式,更能互相发明,故抄录于下。

  (8)《江南志书》,怀宁县──“日晡时妇人以水浸残花掷街头,云送赤眼神”。

  (9)《广东志书》,从化县──“五月五日至午烧符水洗手眼于道上,谓之送灾难,是时再播种”。

  (10)石城县──“五月自一日至五日童子以风筝为戏,谓之放殃。偶线断落其屋舍,必破碎之,以为不祥”。此地的人本想把“殃”用风筝送走,自然不容它断落在自家房上。

  (11)《山东志书》,登州府──“端午军校惭柳,于教场立彩门,悬葫鸽于上,走马射之,中葫则鸽飞,谓之‘演柳',间一行之”。这似乎又是一种送灾的法门;不过是所用的运具非舟或风筝等无生物而为鸽子耳。

  第四,我们平常似乎认屈原确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死,而且竞渡或类似竞渡的举动又都是确于此日举行,故以为竞渡起于招屈。无奈屈原的死日,现在已无法考证,而竞渡一系的风俗又不限于五月的重五日──有些地方是在十五、十七、十八举行的。屈原顾此失彼,不知将如何死法才能证实缙绅们的竞渡拯屈说。所以除非屈原死过一次以上,或有一位以上的屈原,我们只得将他弃置一旁,认定划龙舟本来完全是一种遣送不祥的仪式。

  这一系的风俗之不限于端午除《武陵竞渡略》所记的而外,有下列诸志书为证:

  (12)《湖广志书》,武昌县──“五月十七日小儿女悉赴瘟司庙上枷;次日庙神出游,舁者盛饰去帽簪五色花,沿街曳茆船,谓之逐疫”。

  (13)大冶县──“五月十八日送瘟,纸作龙舟长数丈,上为三闾大夫像,人物数十,皆衣锦绣彩绘,冠佩器用,间以银锡,费近百金,送至青龙堤燔之,其盛他处罕比。昔人沿送穷之遗制,船以茅,故至今犹谓之茅船,而实则侈矣”。武昌和大冶不是“水浅”之区,而送瘟之船旧用茅制,可知龙舟本非备人比赛,而是装载不祥,置诸中流任其远去的(或举火烧了的)。

  (14)广济县──“五月十八日棚会,市民十家一棚,祭瘟神,会饮或醮禳,焚仓术,插桃叶”。

  江西的湖口县不会“水浅”吧,然据(15)《江西志书》云,该县“五月十八日为纸龙舟,形如真者,皆结彩装戏游于市中;所过民家,投以五谷盐茶,名曰收瘟;游毕送至郊外焚之”。“老西儿”的龙舟,尤其不一样──是用车扮成的。

  (16)《山西志书》,阳曲县──“仲夏之月,五瘟庙僧,令人曳车作龙舟状,列五瘟神像,具饶鼓,从朔日起遍游街衢,人俱剪衣带少许,投钱米中施之,俗曰送瘟船”。

  (17)《广西志书》,全州──“五月望日,郱落竞渡,俗言‘撵大十五’”。这是比端午晚十天的竞渡。

  这一类的材料,志书里必定还有许多;只可惜我没功夫去找。听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有一个抄志书的动议;他们想派人到京师图书馆去,把那里所藏的志书凡其中与风俗有关的记载,一概录出备人研究。这件事假使做到,于我这次的研究──譬如说──不知会有多大的帮助!我希望他们能早日着手,早日成功。

  综合的结论:离现在不很远的时代,我国各省在五月都有划船送灾,或命意与此同而表现法不同的风俗。举行的日期不一定是初五,虽则大半似用此日。私人们和公众,其时有种种禳灾的举动。竞渡就是公众禳灾式中最重要的一种;不过是有些地方并无所谓竞渡而只是用车扮或用茅竹、纸等物造成一船,船上有时放种种人物或瘟神的像,导以旗帜乐队,遍游全地收灾,然后把船或者烧掉,或者泛于水中。他如打醮或大傩,目的自然也在驱逐不祥;私人们的放风筝、军中的演柳,也都是遣送不祥的法门。我们越把竞渡和五月初五(或五月他日)其余的风俗放在一处看,便越信俗传竞渡禳灾之说是对的。易言之,便愈信所谓竞渡,其前身本是公众禳灾仪的一节目,后来才逐渐生长成,或云脱胎为真正的”竞渡“。

  (备考:发稿前,吾妻见广东石城县端午放风筝一条,遂告我曰,江浙有些地方的人最忌旁人的纸鸢落在自家房上。失者恐房主人责问,往往不敢声张;如必欲索回,须备香烛道歉)。

四、命舟遣灾何故变成竞渡

既然我们断定,目的仅在娱乐的竞渡,脱胎于有实用目的命舟遣灾,则遣灾何故变成竞渡,我们岂不负有解释之责?我们如其想解释这一点,就万不可错过《武陵竞渡略》里的另一些记载。这一方面的记载,实在不比以上所已经引的不重要:研究遣灾为何和怎样变成竞渡者,必须得到这一类的材料,才能在广泛的心理学解释之外,举得出或种历史的或云社会学的解释。

  读者或者记得,上面所引的《武陵竞渡略》,有一处曾说民间”或有疾病,皆为纸船,如其所属龙舟之色,于水次烧之“。何谓”所属龙船“它有些鲜明的话。此刻我们照录于下:

  花船庙神曰梁王,其像冕服侍卫,兵仗甚严,乃东汉梁公代马援监军征五溪夷者也,土人祀之阳山。……划花船则有事兹庙,刻神像于龙之首,涂其鳞尾五色,两旗白质,龙文或刺或绘五色,头梢、旗、鼓,和拍之人(四人),服黄白色;所隶地曰神鼎、清平、常武三门及七里桥。赛花船鳞尾旗服同花船,其庙神曰灵宫,所隶地曰渔家港竹笮湾等处。紫船鳞尾旗绘皆紫,服黄白色,庙神曰李才将军,手赤举典江湖舟簿,未详所出;所隶地曰槐花堤、青泥湾。白船鳞尾旗服纯白,庙神曰老官,曰羊头三郎,日竹马三郎,皆一手操桡,一手或拳或弄彩球,古有竹郎神,未知是否;所隶地曰拱辰、永安二门及善德山;乌船鳞尾皆乌;红船鳞尾皆红,旗皆赤色,服皆纯青;诸船桡服杂色,此两船桡亦纯青;庙神曰黄公大伯、二伯、三伯,黑面,手操桡,相传兄弟皆靛客,溺水为神者也;所隶地临沅门、大河街、德山港、苏家渡、白沙村。大抵庙神多不经,从来久远,莫由厘革,始纪其实如此。”青船旧隶清平门外,谓之青竹标,不知何时废,今小庙存焉“。赛船区各区的人,对于本区和地区的船的态度,具见以下两节:划船日”观者树红绿彩,或制句彩上,俟船过赏之。凡船所经系其隶地放爆竹黄烟挥扇喝彩相和;否则群声合噪以揶揄之,怒者掣屋瓦飞击如雨,船人亦横桡舞掌,作势相应云“。赛船系”自北而南,横江互竞,两船约略齐驱,须到彼岸与否为输赢的据“。甚至于”看船僦楼亦各有域,花白诸船人不入乌船域,乌红船人不入花船域,有互入者,然忘情不能,非善斗不敢,亦往往凶终,不如不入之为愈也。……在江南者看横渡到岸极审,然船将到岸,非其隶地则岸头飞砾击之,船人或挥桡挺斗,玉石莫分“。

  合看以上所引的几段书,可以知道划船期内的武举,在精神上和在事实上都是分为若干竞争的区域,每区有所奉之神和神庙,届时各备时种颜色的船加入比赛;沿途各区的人见本区的船划过则喝彩相和,旁区的船经过则冷讥热骂以为快;船到岸时,他区的人又因不甘失败作出种种越轨的事。我们读后不禁发问曰:武陵的”送标“,我们已认为很古的风俗,但是此地所表现的区域精神,是否也很古?这种精神是原始的呢,还是比较后起的呢?

  我以为这是比较后起的。皇古时代的人群大抵极小。我们猜想那时的送灾,每地只用一船;即使不止一船,然众船既同以遣送本群的不祥为目的,似乎也无须抢快慢前后。迨小人群初进而为大城市之时,各分子的区域精神犹未泯,所以送灾之时须用好几条船,各代表一个区域。诸船的迟速不能同,于是妒忌好胜之心遂起;今年落后者,希望明年优胜;第一次送的最快的,巴不得第二次亦然。一区域如与另一区域有新仇宿恨,说不定会请巫”偷作幻术“于敌人船中,或”暗系诸物“于其船底以挠之。此等敌巫如被”捕得“,自然该”捶死“。而且即使没得到旁人与我们为难的真凭实据,然我船无故失败,显系有”小人“暗中捣乱。而况旁区的人也许明目张胆聚众阻挠我们的船前进。因此划船之先,最好”走聘名巫于万山中“,”择头人必有身家拳勇者为之“。空中满布猜疑妒忌之情,为我们作法,而且耳边全是揶揄和”国骂“之声;先民并不是你们所提倡的幽默旦。难怪有时要闹到”竹竿“与桡齐舞,”鹅子石“”屋瓦“乱飞,”玉石莫分“斗伤溺死”。此种区域主义,自然有它的历史背景和非意识的或半意识的动机;若说全是一时的“阴谋家”和“某系某派”煽动出来的,未免难以取信。(借题发挥,阅者谅之)此外我们还不妨加上一句:组成大城市的分子,有些许是和相争已久的近邻;它们从前独立时已经有过竞遣灾祸的情事,故合并之后,有时仍照常竞争。

  从实用主义的送灾到娱乐主义的竞渡,其程序我们来虚拟一个:(一)以一地或一个小的人群为中心的命舟遣灾;(二)大城市或云大的人群中,区域主义的和竞争式的命舟遣灾;(三)近代式的娱乐主义的竞渡。我们以前只说竞渡脱胎于命舟遣灾;此刻为了正确起见,不妨改说“竞渡脱胎于用船竞遣灾害之举”。

  五、古人为什么选定五月初五为命舟遣灾之日

我们已经点明过,普通认为只能在五月五日举行的竞渡和其他的禳灾行动,其实在各省民俗中不限于是日,虽则大多数地方似乎采用该日的。然则至于这些地方当初所以选定这一日的理由何在?

  在耕种时代,甚至于在前耕种时代之中,五月很容易被认为极有关系之月。要说明中国古人的五月观我们最好引一些古书。《吕氏春秋》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以定宴阴之所成”。《齐民要术》云:“五月芒种节后,阳气始亏,阴匿将萌,暖气始盛,虫蠹并兴……是月也,阴阳争,血气散,夏至先后各十五日薄滋味,勿多食肥*[酉+农]”。《后汉书·礼仪志》云:“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茂,……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桃印也)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又如《荆楚岁时记》亦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参看《浙江志书》,嘉兴府──“五月俗为恶月,禁吊丧问病之事”)。《野客丛谈随笔》云:“齐书,高洋谋篡魏,其臣宋景业言宜以仲夏受禅。或日五月不可人官,犯之不终于其位。景业曰,王为天下,无复下期,岂得不终其位。乃知此忌相承已久,不晓其义。仆观前汉张敞为山阳太守,奏曰:’臣以地节三年五月视事‘;其言如是,则知前汉之俗未尝忌五月也。……又观’后汉朔方太守碑‘云:’延嘉四年九月乙酉诏书迁衙令五月正日到官,乃知拘忌之说,起于两汉之后‘。”我想五月为恶月之说,不是阴阳家或少数士大夫所创始,而是早于他们的一种民间思想;阴阳家与士大夫至多是把这相传已久的思想记载下来,而且给它一个阴阳论的形式而已。古人,尤其是已经进到耕种时代的古人,不能不注意太阳的运行和昼夜的长短。仲夏昼最长,过此渐短,仲冬昼最短,过此渐长。这由先民看来,必是太阳每年自仲夏或时起,精力渐衰,自仲冬或时起,精力复盛。若用阴阳论的名词说来,全年中昼夜长短的改变,全是阴阳之争;夏至后因阴气渐占优势,故白昼渐短,冬至后因阳气渐入盛时,故白日渐长。在古人的心目中,仲夏仲冬可说是两个危机,难怪吕氏于前者曰“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以定宴阴之所成”;于后者则曰“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以待阴阳之所定”。二者中仲夏只怕更重要,其时阳气初过极盛之期,一切妖魔鬼怪,一切疵疠夭札好像都预备开始大活动,它们一面对太阳或阳气作快语曰,“从前我们不敢惹你,但是从今以后该是你不能奈何我们之时了”;一面又对我们的先民作恫吓语曰:“小心点!你们依赖了来镇压我们,保护你们的那个大红灯笼,如今要一天比一天少照你们了;等着吧,我们都要找你们来了,管保你们从此以后肚子不太饱,身体不太强,儿女、牛羊不太繁殖”。不要忘记,先民是与猛兽毒虫以及疵疠天札竞存的;这些东西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是妖魔鬼怪,都是与阴气为缘。五月阳气始衰,先民中怎能不人心大浮动,送瘟、打醮、佩符、浴草汤、喝苦水、夫妻戒盛,真是忙煞他们先民,笑煞我辈后人。
五月所以被古人认为恶月,我们的解释如上。但是为什么在五月里面,初五又特别被认为恶日呢?五月之所以多忌既然因它是夏至之月,那么此月中特别恶的日子,该是不定日的夏至,不是死板的初五呀。在回答之前,让我先点明我们普通认为特别属于端午的各种禳灾仪,其实在各省不但有些地方在五月初一、十五、十七、十八(参看上面自(12)至(17)各条)举行,而且另有些地方确于夏至日举行:

  (18)《广东志书》,广州府──“夏至屠狗食之,云解疟”。

  (19)英德县──“夏至磔狗御虫毒”。

  (20)《湖广志书》,零陵县──“夏至节日食粽,取菊为灰,以止小麦虫”。

  (21)《吴郡志》──“夏至复作角黍以祭,以束粽之草系于足而祝之,名健粽,云令人健壮。夏至以李核为囊带之,云疗噎”(宋人范成大咏夏至诗:“李核垂腰祝噎,粽丝系臂扶赢,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22)《浙江志书》,绍兴府──“夏至山会,农人作竞渡会,衣小儿衣,歌农歌,率数十人共一舟,以先后相驰逐,观者如堵”。

  (23)《湖北通志》──“夏至节日食粽,是日取菊为灰,以止小麦蠹。按今俗多于是日为龙船会,亦谓之瘟火会。其制皆以纸为船,形长丈余……金鼓箫板旗帜导龙而游,曰迎船。……数日后……导送河干焚之,曰送船。又别开坛建醮,动连旬日”。

  我想假使极古的人,自然而然的知道每年有一个叫“夏至”的日子,是“日长至,阴阳争,生死分”的一天,则他们必定即以此日为一年中一个送瘟除灾之日。然而事实上,夏至日的观念及其推算法,皆是较进步的时代的产物。在这个观念被发现之前,一般人只模模糊糊的知道日长至之日在五月,故五月为恶月。至于恶月中送瘟除不祥以何日为最宜,最初许卜日为之,没有确定之期。但是等到夏至的观念出现之时,社会的习惯却说不定久已规定下五月某一日或某几日为送灾节。于是难问题迎面来了:五月的禳灾节该怎样规定才能既不违反社会上的旧习惯,又不与新的知识相背?各处地方的解决不同:有些地方完全保存旧制,不理会夏至日;另有些地方把送灾的礼完全移到夏至日去举行;还有些地方则分在旧时规定的日子和新发见的夏至日举行之,或将非夏至日的礼,择其要者在夏至日重复一遍。夏至日与五月其他各日的风俗所以很多相同之处,其理由在此。

  在夏至的概念未出现之时,五月的初五有特别的理由,容易被人选为送灾之日。初民总不免把数目认为神秘之物。五月既为阴气始盛之月,则“五”之数显然与诸不祥有很密切的连锁;五月中与五有关系之日为五、十五、二十、二十五等日,此诸日之中,又以初五为最,于是五月初五──重五──被认为阴气始盛之日,所以也是最宜于送不祥之日。试问五月五之外,一月一、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等日,不都是被认为一年里的重要之日吗?可知古人的确重数。

  至于古人认五月五日为恶日的明证,尤其是不胜枚举。他们在这一天的举动,处处表现他们确以为一切恶兽毒虫,妖魔鬼怪,其时都渐得势。这一天实在毒极,所以连恰巧在此时入世者,也成为可以克死父母的毒命人。《史记·孟尝君传》:“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西京杂记》:“王凤以五月五日生,其父不欲举,曰’俗谚举五日子,长及户则自害,不则害其父母‘”。《世说》:“胡广本姓黄,五月五日生,父母恶之,置饔中投于江”。《孝子传》:“纪迈五月五日生,其母弃之”。《宋书·王镇恶传》:“镇恶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踪宗。祖猛见奇之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之为镇恶”。《癸辛杂识》:“宋徽宗以五月五日生,以俗忌,因改作十月十日为天宁节”。这种俗忌,至今还存在。又《遵生八笺》引《道经》云:“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谓之九毒,戒夫妇容止,勿居湿地以招邪蕉,勿露卧星月之下;十五、二十五日,忌裁衣交易”,又云“杨公忌日,初五日不宜问疾,名地腊日”。以上三条我都认为昔人忌“五”数的佐证。

  发稿前接到俞平伯兄极有趣味的信,其中有一处讲“上巳日”的话,我读了而想到关于送灾日期问题的另一方面。我将在日内把此信发表,兹先引我此刻特别要用的那一段:

  这儿更有一问题,就是三月三日与上巳之区别。这本来很明白的,三月上旬逢巳,未必便是三月初三。而且更有一不可解的疑问,就是三月上月不逢巳便又怎么?《癸辛杂识》说“上巳”为“上己”之误,引如下“或云上巳当作十干之己,盖古人用日例以十干,如上辛上戊之类,无用支者。若首’午‘尾’卯‘,则上旬无’巳‘。故王季夷蝺上巳诗云:’曲水湔裙三月二‘此其证也”。这个解释很有趣味,不过在古书上别无他佐证,只可当作谈助而已。至于上已与三月三之迁变,《晋书·礼志》上有一节:“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依此,最初是用上巳,后来改为三月三日,而不问逢巳与否。至于原来的真相如何,颇不易断言。

  《癸辛杂识》的主张以及《晋书·礼志》的记载,不论可靠与否,然上巳与三月三日不可相混却非常明显。于是我被此二书提醒了:端午与五月五日,也是不可混为一谈的。端午之名,不知起于何时。《古今图书集成·端午部杂录之二》云:

  《资暇录》,端五者,按周处《风土记》:仲夏端“五”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今人多书“午”字,其义无取。余家元和中端五诏书,并无作“午”字处。而近见醴泉县尉厅壁有故光福王相题郑泉记处云:端五日,岂三十年端五之义别有见耶?《缃素杂记》:余按宗懔《荆楚岁时记》引周处《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乃直用“午”字,与李济翁录所载不同。以余意测之,“五”与“午”字皆通;盖五月建午,或用“午”字,何害于理?《事物原始》:《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为端阳,一云蒲节,一云重“午”。《本草纲目》:重“五”日午时取井华水,宜造……诸丹丸。

  我不懂文字学(“小学”),但是我从我现在的观点来看,不敢信端午重午之午,与端五重五之五是一件事。反之,我从名词上的殊异,悟出古代的送灾节,有时是在五月的第一个五日(即端五或重五)举行,有时则于建五之月的第一个午日(即端午或重午)举行。端午与端五孰为较古,我此刻不敢断定;我所敢说的,是择端午与择端五的联想作用,实在同样明了。古人既因五月为恶月,因而重视五月的五日,自然也会因建午之月为恶月,因而重视午月的午日。易言之:他们既然会把五和不祥联在一处想,为什么不会也把午和不祥联想?午月既是恶月,则此月中最恶之日莫过于午日,而午日中最恶者又莫过于午时;此所以古人最忌午月午日午时。在相反的一方面,既然午月午日午时之后一切阴匿开始大活动,所以有些举动(例如合药和作符)最宜于其时举行。假使我的话可以成立,则五月五日终成为送灾节的程序如下:
  (1)其初为午月或五月的某一日或某几日。

  (2)渐选定重午或重五日。

  (3)末期──重五有打倒重午之势。到了这个时期,才有人疑端午为端五之误。

  总而言之:古人认五月或建午之月为太阳或阳气始衰之月;而且在夏至的测算法没出现之时,他们又把阳衰阴盛之现象,与五之数或午之干联在一处想;于是端五或端午被他们认为该月之中阴始盛之日;此月中命舟遣灾和其他禳除不祥的举动,也因此而渐渐移至端五或端午──尤其是移至端五。用端午称端五,其实不合;但是因为端午之名保存着一系统的古代思想(说不定还是比端五更古的思想),后人竞奈何它不得。不知平伯兄以为我的见解如何。现复述全篇的大意。

  我们普通对于端午日的竞渡,(1)事实上几乎以为它不过是一种社会的娱乐制度,(2)理论上则以为它起于招屈。无奈有些地方的关于此事的俗传和真实的举动,都明指竞渡的目的在禳灾;远如元朝(?)的《武陵竞渡略》,近如清代各省的“志书”,一概这样记载着。我们因此断定竞渡起于遣灾者,用船把一个人群里的疵疠夭札送走之谓。

  为解释遣灾怎样变成近代式的竞渡起见,我们立出一个假定:原始时代的人群比较小、单纯、坚固,其时如有命船遣灾之举,众人一定能够同心协力的举行;到了大城市出现后,其组成分子极杂,于是每一城市举行遣灾时,许有一条以上的船,各代表一区域或职业;这些船的主人们自然巴不得自家的船能比其他的船先把不祥送走,于是竞速之事遂起。其后送灾的本意渐被人忘记,于是实用主义的竞遣不祥成为娱乐主义的竞渡。

  命舟遣灾和其他禳灾的举动大抵是──虽非绝对是──在五月初五日举行。这一点,我们也负有解释的责任。从五月某时起,夜分渐长;这从古人看来,实在是阳衰阴盛之先兆;恐怖之余,遂发为种种禳灾的举动以渡此危机。五月为建午之月,于是他们又把五之数、午之干,和阳衰阴盛之现象联在一处想,结果是五月的禳灾举动,有集中于初五或初午之倾向。其先,此二日似乎是都有人采用,但重五似乎终占优势。等到夏至的观念和测算法出现时,论理本应把禳灾节定在这日,然论势究不尽可能。现在各省五月的禳灾节所以相差,是因为他们在禳灾节的日子问题上所代表的“思想层”不同。

  待研究之点:

  (1)我疑竞渡起于水乡。此说能成立否?

  (2)竞渡用龙舟之理由何在?

  (3)我解释五月送灾的理论,有人以为不很好;他问我何不改说每年从五月起疾病最多,故古人于此月送灾。这位朋友的话,有多少价值?

  (这几天我眼看着一个亲人,正和死神竞走,而且医生说可以得胜的似乎是死神。文中第四、第五两部分,我只能粗校一遍,发表在此。文字的潦草,思想的粗率,都请阅者原谅)。

  (本文原刊于《晨报副刊》1926年2月10日,2月11日,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