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北方、毛皮披風、紛飛的雪,如同 p5 阿萊斯特對於打仗那句「無聊」的回應,整篇漫畫也跟隨冬土的背景,飄散一股「與我無關」的寒冷意境。可能北方時期的阿萊斯特是(打輔助的)外援女巫,只有吹響號角和興致缺缺的坐壁上觀,不會實際參與到打打殺殺的部分,羊中採取了許多象徵性的畫面來敘述戰場發生的事情,這些隱晦的留白也使得整篇漫畫流露出一種飽含詩意的壯闊氛圍。

像是 p5 這頁阿萊斯特與爵士聊到議和的設計就頗具巧思,上半頁山羊拿著「望遠鏡」觀戰,下半頁則使用了「圓形」構圖暗示鏡中看見的景象:一群野獸正圍著人類殘缺的屍體啃食。加上「你們的人快要打沒了(吃沒了)」的台詞,既寫到兩軍衝突的血肉糢糊,同時亦隱晦展現——拜可安,這個擁有「食人」慾望的雙角獸一族。


雖然漫畫主軸是聯軍與拜可安的交戰,但很喜歡羊中把情節著重於雙方皆有損耗的「談判」過程上面。開頭先鋪陳聯軍、外援魔女和神奇號角 ,再透過小蝙蝠使魔引出敵方的城主。應對代表司令前來的女巫,仍是個孩子的莎樂美沒有表現任何情緒。她冷靜履行城主的職責,不論山羊用「王國有天會分崩離析」的預言唱衰拜可安的排外作風;還是以「戰場上的野獸」來挑釁,莎樂美都沒有正面回應。之後山羊打算銜接不戰之約的對話被打斷,小城主給出「女巫不可信,去換個人來」的回答,下一幕直接切到爵士過來簽約,整段起承轉合都好精彩。

羊中一定不知道這段讀到我心情好激動!激動!北方時期的山羊根本就是女王氣場,擁有睨視一切的態度。 p8 那個不屑的一瞥,p9 於王國疆域圖後的惡劣笑容,都在舉手投足之間把她塑造得難搞又霸氣。但這樣的女巫也會有吃到閉門羹的時候,阿萊斯特和莎樂美這種稍微擦肩而過的摩擦,與不是那麼直接的交鋒方式,再次讀到我嘴角上揚好好看,也特別喜歡羊中描繪的莎樂美的眼睛,有種非人、偏動物感的靈性之美!


不同於《兩頭三面》的亦師亦友、並肩同行,《君主》的兩位封面人物不論姿勢、還是其他元素都呈現出一種對立感。莎樂美與阿萊斯特,一人張開眼睛舉著劍,一人閉上雙眼拿著號角。寶劍象徵執掌一城的權力,號角則代表操控戰局動向的魔法。分別對應兩人在戰場上的身分,這次的構圖也是妙妙妙!另外 p4 這頁黑山羊與雙角獸兩者斜角對稱的構圖,彷彿也是封面兩人野獸形象的翻版,羊中的小心思在漫畫各處展現,好像在挖寶藏閱讀起來非常有意思。


然後是漫畫標題「君主」所探討的君主論,將君主比喻成野獸的切入角度,非常有古典文學的深遠意境,使我聯想到西方著作裡將巨人比作君王、或是把利維坦這樣龐大的怪物象徵成國家的觀點。從內頁文字我們似乎可以推得三種不同領導者的形象,分別為仁義的克萊斯勒次子、心高氣傲的聯軍司令,以及默許戰爭的王國之主。仁義的反面是昏庸、心氣太高會導致看不清現實、默許戰爭將為國土帶來的撕裂。可以說,三種都不是能好好維繫一個部隊、軍隊、國家的好君主。

之後又帶出第四種君主形象——仍是個孩子的莎樂美。由於拜可安是座排外的城,莎樂美追求安穩的做法,已經算得上是一位好君主沒錯。然而漫畫的敘述又說好君主只是「徒然」,因為「君主本身的存在就是只不安定的野獸」,此句對應雙角獸一族的設定 & 莎樂美獸化後的圖像,手法絕妙到我好想拍桌子啊啊啊,羊中根本就是雙關天才我瘋掉!!


不好意思,這次也擅自開啟我的藍窗之力去解讀 「君主=野獸」 這個論點其中的邏輯。君主身為上位者,儘管做出的決定再怎麼微不足道 & 出於被動(例如默許戰爭發生的行為)仍然會影響到底下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To be 或 Not to be 都會導致蝴蝶效應的發生,於是君主就像野獸是一種不可控制、不可馴服又極不穩定的存在。另一種解釋,則是連結未來時間線的莎莉。此刻的莎樂美會為了城市的安泰與聯軍議和,但未來的她也會因為追求(自我的)安逸而逃避君主之位,所以才說即使現在的她是位好君主也沒有意義。


再來想提提,作為漫畫副線劇情的爵士與女巫。克萊斯勒爵士是個仁義的上位者,出於保護手下的愛心,甘願與女巫做出靈魂的交易。在阿萊斯特眼裡,這樣的仁愛大概是很愚蠢的。停戰保護了許多人,不單爵士自己的手下,還包含了千百敵方將士百姓的性命,但未來有一天他們所有人終會「同等」的死去。誰勝誰負尚有變化,唯有死亡的平等命運不會改變。對於阿萊斯特的質疑,爵士似乎也已經了然於心,「那是他的主人該煩惱的,我只對我的人負責」,似乎指他盡好身為一個君主的本份就已足夠,手下的人成功免於戰爭的鬧劇就好,其他多餘之人的倖免只是一種順帶,不歸他管。

好像可以感覺到爵士早已明白不可能拯救所有人,所以漫畫前段和山羊聊到戰況時,一點也不緊張聯軍的士兵快被打沒了,還可以跟山羊嘻嘻哈哈開玩笑,因為爵士知道拜可安相當封閉,雙方要進展到真正的溝通對話階段,犧牲和損傷便是一種必要之惡。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正因為爵士只希望底下的人周全,才得以同時保全了雙方。對應「什麼都想要就什麼都得不到」的觀點,爵士以靈魂為代價的自私,反而意外促成最大結果的善,覺得這個安排很引人深思呀。


另外也想說說, p12 真的是這篇漫畫裡我最喜歡的段落了!除了大雪被羊中描繪得美妙又滄桑以外,也很喜歡爵士那種在不經意間似乎教導了阿萊斯特什麼的感覺,我這次也會停在阿萊斯特那個若有所思的表情回味很久,不曉得此時她對爵士的話語有什麼想法呢,但無論如何那些價值觀應該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影響到她吧?以及我發現所有爵士出場的畫面裡,只有 p12 中的第四格有真正露出正臉,其他很大一部分都被畫格遮蓋掉。

不知道羊中是不是也刻意在藏爵士這個角色,不過這樣的手法也顯得爵士擁有別於山羊之外的另一種模糊和神秘感,我先賭一個馬鈴薯馬他就是修道院的冠名創辦人對不對(好,個人很喜歡爵士呈現出來的態度,穩重、仁慈、放鬆,是一種讓人坦然安心的氣質(雖然看到大雄和哆啦梗圖就破功了,給我錢好好笑wwwww


最後再提一下,號角的設計是發出食之無味的香氣好有趣!糧食之於打仗太重要,如果食物吃起來沒味道,肯定也不會有飽足感根本就是中世紀十大酷刑之一。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看到後續篇章的田園之秋發佈出來,好期待莎莉和山羊會以怎麼樣的態度重逢,也好好奇被詛咒的號角被拿去做什麼ㄌ,但沒有也沒關係的,能夠見到北方時期阿萊斯特的尊容,我已經滿足快樂原地去世……山羊老師踩我(蛤。

對了也想藉機問問隘口戰役的公開交流,既然人形是幻覺,那旁邊睡覺的黑色小羔羊該不會才是大家認識的阿萊斯特嗎?這個小問題一直放在我心裡很久了,不知道有沒有猜對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