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 FOR peanut9194 文本字數:約2000字 方案A(以建議為主) 所有我提供的建議想法請依照自己的習慣喜好斟酌參考, 我說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的,皆為提供參考。 - 有視角混亂、缺少主詞的問題。 視角混亂的部分主要是要確定自己是在哪個視角寫作,還有如何適時切分句子來轉換視角,如果將各個視角觀點都寫在同一段,讀起來會有些混亂,或許像是可以透過換行、換句或其他方式來做切換。 因為前面的視角混亂,後面未明確使用主詞就會不知道是誰的視角,而時常會有缺少主詞的問題發生。 能感受到是個可愛的故事,後段收尾的敘述跟情感表達,像是不安跟服裝(緊皺的裙擺),關於心動、主動的描寫、曖昧的話語,這種相互連結起來的敘述我覺得就呈現得很好。 整體來說故事的主旨大綱很明確,我覺得在寫作者的視角會是相對完整的故事,但寫成文字之後對讀者來說缺少了蠻多鋪陳,閱讀起來整體轉折、內心變化太過快速,從散步->消失->突然就意識到喜歡->醒來->情侶相處,而導致比較難體會角色的心情。 像是前面沒有提到太多AB相處上的描述,無法讀到是感情昇華(曖昧->愛情),還是原本就是情侶(愛情),加上後面B跟A的相處是情侶模式(後段的「至今仍未習慣」,代表之前就有提過多次類似要求),會覺得他們本來就是情侶關係。 如果原本是友情、曖昧,需要的是做兩人友情或是曖昧相處的過程鋪陳。 但如果本來兩人就是情侶,那劇情上安排意識到「喜歡」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這部分可能在作者觀點是有很明確的理由,但在故事中並沒有被寫出來,可能需要思考如何補足。 前面我覺得感受上(像被挖空了一大部分、對A來說有重量)描述上已經足夠,需要的是如何讓這些感受能讓讀者也能理解、共感,讓意識到感情能更加合理,可以試著多鋪陳A跟B的相處上。 像是有花比較多篇幅在強調B的藍色眼睛,或許就可以敘述那雙眼睛對A來說的感受、意義、他是怎麼看她、曾經用什麼眼神看她、他的眼神中有什麼情緒讓她有什麼感受等等。 或是提到B是習以為常的存在、對她來說有重要性,那他是如何陪伴在她身邊?為什麼會重要?可能是遇到危險時,他都會出現在她身旁之類的,這些部分或許都可以來擴充描寫。 或許前面、中間增加多一點周遭環境、對應感受上的敘述,也可以讓人更能融入角色的情境裡。 ▲缺少敘述 第一次讀以為是A一個人走在路上,前面三段除了回憶段之外讀不到B的存在, 回頭重新閱讀才在想是否一開始是A跟B走在一起? 如果是後者的話,在敘述上可能要加入跟B一起的敘述。 像是Ex.她看見了花叢後,拋下身後的人(或許因應情境不明確指出B之類)向前跑去。 ▲兩人⋯⋯讓B提議該⋯⋯原本以為會被否決的提案⋯⋯暗自慶幸A⋯⋯ 視角混亂、缺少主詞 1.「兩人」:是代稱,應該是A+另外一個人,但使用「兩人」時前段並沒有另外一個人出現,如果要概括稱呼另一個人應該在前面也要被敘述到,或是此段調整成Ex.A跟B已經好一段時間都⋯⋯ 2.視角混亂:先是上帝視角(兩人⋯⋯)、B視角(會被否決、暗自慶幸) 3.缺少主詞(主要是前面視角混亂衍生出來的問題):(誰)原本以為會被(誰)否決的提案⋯⋯ ▲淡藍色的蝴蝶再度⋯⋯ 應該是想指前段的蝴蝶? 使用再度應該是前面出現過,但前面提及蝴蝶時並沒有提及「淡藍色」, 若要使用再度、意指前段的蝴蝶的話,前段蝴蝶也改成「淡藍色的蝴蝶」才會讀起來比較連貫。 ▲精靈⋯⋯從臉頰上傳來微涼的溫度⋯⋯ 1.精靈指的應該是A? 但後段「從臉頰上傳來」是A的感受,在這個情況下前面A自己敘述自己是精靈是不合理的,視角混在一起了。 2.「微涼的溫度」的意義不明確。 在此處讀到時原本以為是被微涼的手觸碰,但後來回頭看這裡時感覺想指的是氣溫?或許再敘述明確一點。 修改參考:「A睜開眼,臉頰上感受到微涼的風,轉過頭看到⋯⋯她(隨即才)想起自己⋯⋯」 ▲(誰)纖細的手指⋯⋯觸碰到(誰的)臉龐前⋯⋯A分不出⋯⋯ 缺少敘述,纖細的手指之前沒有動作,或許是誰伸出手?舉起手? 少主詞。 但這段看起來是A視角(後句的A提到分不出),A敘述自己是纖細的手指也有點奇怪。 ▲兩人之間的距離撐不起混亂的思緒 有點無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身邊的人⋯⋯將脫離自己肩膀的腦袋輕輕按回去⋯⋯(誰)髮間的花朵⋯⋯停在(誰?A的、對方的)白皙 缺少敘述、視角混亂、缺少主詞(這裡也是視角混亂造成的主詞問題)。 1.缺少敘述:前面沒有提到A的頭在他肩上。 2.視角混亂: (誰?)身邊的人,是相對某個角色(A)來代稱的(A身邊的人是B),所以是以A視角。 但後句突然使用了「脫離自己肩膀」,但這裡脫離自己的肩膀是指「B意識到有人脫離自己的肩膀」,是B主觀的視角。 ▲蝶形斑點⋯⋯燃起內心深處的不滿。 蝶形斑點有什麼意義嗎?因為全篇使用了蝴蝶意象,所以會想這裡提到的斑點有特別意義,但故事中沒有說明。 後句也不太能理解為什麼斑點會令B感到不滿。 ▲他並未因此感到⋯⋯ 「此」所指的是什麼事呢? ▲柑橘色、桃色 突然出現的描述,會一時無法理解代指什麼,會需要思考一下才知道是代指女主角。 因為不知道這篇是不是同人二創作品,若顏色是該作品中的明確的代稱的話,同好讀起來能理解就不影響。 ▲幻蝶 不知道是不是原作?中的設定, 雖然大概能推測出來它的作用,但閱讀時會覺得沒有明確說明幻蝶是什麼(功能)而看得有點困惑。 (如果是故事有通用設定,這點就不影響) ▲擦過(她的)眼眶,隨後在(她)額前落下一個輕柔的吻。 缺少主詞。 ▲她有些⋯⋯答覆,緊張的女子就這樣⋯⋯。B輕輕捧起⋯⋯ 視角混亂。 前面一句是「她」(A視角)、第二句變成上帝視角用「女子」代稱,後面句子又變成B是主視角。 如果要切成B視角,其實可以B那邊直接換下一行讓它變成獨立的新段新句,就不會有那麼明顯的視角混亂問題。 字數:約1900字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B1dUGbS26wJd6HhQ4C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