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這就是被炒作半天的「小黨分票」論.

不看還好,一看你會被笑死,我還以為小黨是搶了民進黨幾百席.

你立委選舉在那邊吵小黨分票就算,罷免不是選舉也可以吵小黨分票,連議員這種多席次,同一區複數人,跟小黨幾乎沒關聯的也可以吵小黨分票,我只能說,這可能是敵人派來散佈的用來使民進黨自我銷毀的話術.

我們可以從2014、2018、2022的選舉來看,小黨佔據的席次,幾乎是微乎其微,連兩大黨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更遑論去分票了.

對小黨來說,議員,可能比立委還難選.除了選舉門檻要交保證金20萬元,選舉經費,對小黨來說,可能是天文數字.

以2018為例,全台申報政治獻金花費最高額的是高雄市前副議長蔡昌達,耗資2127萬餘元參選,第2名是新北市議員周勝考,上屆耗費1950萬參選.

台北市的部分,10位候選人花費破千萬政治獻金,分別是黃珊珊,申報開支1602萬餘元居冠,其次是張茂楠、李慶元、羅智強、洪健益等藍綠老將皆花費1000多萬投入選舉.

以無黨派的洪士奇來說,參選6次,都沒選上,2018政治獻金開支達997萬3187元,募款收入503萬8388元,赤字達493萬4799元,負債是台北市最高,他是一位醫生,曾代表親民黨參選,後來改無黨.

以小歐盟為例,2018他們有兩位候選人,繳不出保證金而無法登記參選,小歐盟平均每人僅投入30至40萬元經費參選,大部分用來繳保證金,貴為全台灣第五大黨,他們的席次從2018到現在,是0席.

這是政治的現實,在議員的戰場中,他們的影響力比綠黨還低,甚至還輸給什麼正神名黨,像宗教的政黨,他們有1席.

真正會分到民進黨票的,是無黨籍,總共有兩百多席以上,2018,當民進黨弱勢的時候,他們會增長,2022年民進黨上揚時,他們會減少席次,換句話說,當選民不信任民進黨,多會去投無黨籍人士,而無黨籍,也很難概括成一個黨,多有各式色彩的地方強人,或者是比小黨還左膠的小清新,貼近民意的庶民代表,當然,也有紅統人士,

事實上是這樣,「隨意指控分票說」是妨礙民主,傾向威權的說法-當任何人參選時,他都可能會分到民進黨的票,也可能分到國民黨的,民眾黨的票,當「分票」成為一種罪名,任何人都可能有罪,唯一能制止分票的做法,就是禁止其他人參選,這種邏輯,若由民進黨支持者信奉,套用在各個選戰層面當中,就會淪為「除了民進黨以外其他人皆無參選的權利」最終的答案只會指向獨裁.

而若分票的指涉只針對小黨,只因為他們具有本土色彩,那就會淪為威權主義,民進黨除了否定藍白的存在,連與自己政治主張相近的政黨也予以否定,連支持自己的你也要排除,主義是從,吾黨所宗,就會給選民這個黨容不下他黨意見、威權又獨裁的印象,明明處於弱勢,正在被打壓,卻感覺十分強勢,經常打壓別人,原因在於,你連支持你的意見也無法容忍.

這也是大罷免失敗的原因.

排斥小黨,以單一政黨的利益為中心,就會淪為「黨治」,孫文主張的以黨治國,一個國家只能由特定一個政黨掌握絕對的政治權力,並以其黨的意志和原則成為規訓民眾的教條,這就是俗稱的「訓政」

孫文:「政黨中最要緊的事,是各位黨員有一種精神結合,要各位黨員能夠精神上結合,第一要犧牲自由,第二要貢獻能力,如果個人能夠犧牲自由,然後全黨才能得到自由,如果個人能貢獻能力,全黨才能有能力.等到全黨有了自由,有了能力,然後才能擔負革命的大事業,才能夠改造國家.」

黨治講得是犧牲和貢獻,當對黨員講求無條件的犧牲和奉獻,黨員就會誤以為是真理,轉而要求黨外人士也要為黨犧牲和奉獻,當這個黨掌權了以後,黨的支持者會依勢其權威要求其他人付出其被剝削的不自由之代價,個人的不自由,使全黨不自由,在轉而成使其他人感到不自由.

要嘛,黨的核心被狂熱的支持者給吞噬取代,要嘛,該黨被所有感到壓迫的人推翻.

如此,就像監獄裡的囚犯,出來以後無法適應社會的生活,二戰的老兵,回國以後,還在擔憂著敵襲,舉槍面對自己的同袍,監獄中的利己主義,弱肉強食的觀點,講求功利,軍隊中的絕對服從,力量即是正義,講求效用,用瘋狂不足以解釋之,「體制化」可以解釋,

「一開始你會排斥,後來你會習慣,最後你離不開,這就是體制化.」 by 刺激1995

那是一種,無法停止的不自由的感受,無論是使自己,或者是使他人,像是同溫層,也像是監牢一樣,無法停止去懷疑他人,無法容忍曖昧.

若以綠黨、小歐盟、時代力量、基進黨總席次來看,2018年,19席,2022年,9席,你可以看見,取而代之的是親中的政黨,正在稀釋台灣的第三勢力選票,原本是台灣團結聯盟和親民黨並列,各拿9席,到時代力量得16席,親民黨8席,到台灣民眾黨得12席,無黨團結聯盟7席.

無黨團結聯盟榮譽主席為顏清標,推出的立委的是高金素梅,2024年立委選舉時時代力量國會席次歸零,且在地方議員席次低於無盟本黨8席,實際上,無黨團結聯盟才是全國第四大黨.

小黨既然已經表明合作的宗旨是「淘汰投機的民眾黨與亂政的國民黨」,對抗藍白,此時在部分民進黨支持者再去攻擊他們分票,要消滅他們,無疑再重蹈「大罷免大失敗」的覆轍,「去攻擊正在對抗共同敵人的人」、「打壓同意你主張的聲音」,對中間選民、搖擺選民,不,對於全體選民而言,無疑又再一次示範了「黨外無黨」、「黨內無異見」,民進黨獨裁的證明.

在罷免失敗的當下,選民對民進黨不信任的此時,又是對民進黨選情的一次重擊,使他們選情選上加霜.

小黨為什麼會合作?是為了避免被親中勢力取代,同時被極端的淺綠打壓到消失,所以他們必須合作,也必然合作.

為什麼我會說「極端的淺綠」?因為許多仇恨小黨的人,剛加入民進黨不久,對政治的閱歷也不深,對民進黨的歷史也不了解,欠缺大局觀念,只是以「黨」而不是以「民主」、「進步」為中心,去解讀政治,就會產生自己的目標是要幫民進黨移除一切可能的障礙、將「民進黨」當成一種「屬於我的黨」,群體的符號,類似幫派的玩意兒,認為必須打擊所有危害幫派的人,消除一切潛在的威脅,造成的一種「過度防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失去價值跟民主的感知,只剩下排除異己.

所以做的事,都是尋找威脅,發現敵人,或者,製造不存在的敵人,以加強自己在黨內的地位,同溫層的聲量,或者獲取自己存在的意義.

而不自覺的,傷害了這個黨,使這個黨失去自主性,而不被所有人信任.

當一隻大象,連一隻螞蟻,都能當成是莫大的威脅,而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拼命地想把他踩死,那麼,這隻失控的大象,就會成為森林裡動物們眼中,最大的威脅.

當你連小黨們自己合作,保存自己,都能看成是對自己龐大的威脅,這就表示,你尚未意識到,台灣選民們的心中,對捍衛家園的願望,對自由的渴求,對民進黨的期待的存在,你是自外於台灣社會之外,沒有把自己當成參與台灣民主,政黨政治的一份子,政黨政治,必須能容納他黨才能成立,國民黨能容納民眾黨,民進黨卻容不下任何一個政黨.

你對本土小黨的敵意有多高,選民對你的恐懼就有多深.

這不是小黨願不願意服從你,不能背刺你的問題,而是你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脫離台灣社會、背離選民意志的問題,不是小黨要不要加入你,而是你能不能見容於台灣社會.

在神父看來,基進黨、時代力量、小歐盟、綠黨的合作,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破除民進黨一黨獨大、一黨獨裁的迷思.

讓民進黨是可以被監督的,是可以被質疑的,是可以包容不同的意見的,給選民這樣的印象,最重要的,是能證明,

「民進黨擁有跟其他本土勢力一同作戰的能力」,不管是抗中保台,還是對抗藍白.

即使在極端的政治氛圍中,民進黨還是能與其他在野黨維繫民主的運行,提供選民多元的選擇,不同意見的發聲管道,對抗外敵的侵略,以台灣為主體性,而不是以中國的利益,照顧選民的利益,讓選民安心,覺得不用犧牲自己的自由,不用犧牲日常生活的一切,只能聽從一個政黨的命令.

這也是為何藍白或討厭民進黨的勢力,會不斷的把小黨抹成「小綠」,當這些在野黨被打成是民進黨的分支,一個正常的民主就不會被實現,人們會傾向不正常的民主,繼續把不正常當成一種正常,民進黨必須是獨裁的,是在野黨共同的敵人.監督的角色,只能由親中者擔任,反對本土意識的人主導,由極端人士壟斷多數人的需求,執政黨能被監督,民進黨能被制衡,我不用活在一個善良而正義的強權底下,不能主張自己的意見.

當不是綠色的小黨,挺身而出,那會奪走他們反綠的正當性,戳破他們羅織的假象,「顛覆政府就是民主」、「只要能反政府,獨裁政權不算獨裁,侵略者就不算侵略」、「台灣的利益就是反綠的利益,反綠的利益必須符合中國的利益」.

與本土小黨的互動就像自成一個星系,就算面臨宇宙大爆炸,行星仍然能照常運轉,地球上的人也意識到,不管有任何衝突、對抗、危機,太陽依舊在,地球照常旋轉,我不用犧牲自己的自主和日常,消滅人民的主權去完成國家的主權.

小黨分票,假議題.

他讓你忽略重要的事物,看不見真正的敵人,讓你失去包容意見的能力,讓你失去一個政黨最基本的價值,捍衛民主的決心,在民進黨處於弱勢的現在,還分神去打擊小黨,排斥小黨,無論是用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在玩火,使民進黨失去民心,讓這個黨極端化,最後失去政權,使民進黨小黨化.

小黨合作的意義,除了淘汰投機的民眾黨與亂政的國民黨,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阻止民進黨被選民淘汰.」

與小黨一同作戰,對抗藍白,捍衛民主,解除選民對你的恐懼,重拾選民對你的信任,重新回到本土意識的脈絡之中,這就是民進黨現在應該要做的事.

民進黨必須更加的開放,找更多的朋友,而不是找敵人,BROTHER. https://images.plurk.com/2i87NKUYdhpU7mPUp3URr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