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 《TRPG階層論》 前些時日因為一些契機,注意到的小問題。 其實只要接觸久了自然能理解,但對尚未進門的人而言,TRPG體制下的層級似乎是個相當陌生的概念。 什麼是TRPG、什麼是系統、什麼是規則? 雖說對跟團不是太至關緊要的問題,但如果能事前少一點歪路、多一點認識,說不定在拓展對TRPG的探索前途也是能少一點路障。 這次的題目是階層論,開宗明義的,也就是說在談論TRPG的體制,是有一種大約的層次之分的。 不多推延,以下就是我所認為的TRPG的階層: 遊戲>系統>規則>檢定 前一個層級比後一個層級更高、包含的項目更廣,後一個層級是前一個層級的子集。 簡單來說,一個遊戲底下可以有很多的系統;一個系統底下可以有很多的規則;一個規則底下可以有很多的檢定。 一言以蔽之,遊戲規範了遊玩的內容;系統規範了機制的成立;規則規範了狀況的處置;檢定規範了行動的採取。 階層在這裡表示的是類似遵循規範、守則一類的,靠著固定的規律使得原本漫無目的的"玩"變成有準則的"遊戲"。 可以說是經過每個階層更多的規範、限縮,讓遊戲中可能發生的內容更加明確清楚。 那麼,再稍微來一層一層的,分別闡述每個階層所涵括的範圍吧。 遊戲、 以TRPG來說,在這個層級只有一個項目、那就是TRPG本身。 TRPG是遊戲的一個類型,與電子遊戲、運動、團康齊平能表示一種遊戲的形式。 儘管按由來與字面因素,TRPG很容易被歸類到桌上遊戲底下。 但其實TRPG本身是明顯具有特別獨立的形式的,隨著技術發展也跨越了硬體媒介往各處發展。 在遊戲這個層面中,可以追求許多不同的玩法,或許是不同的形式、或許是不同的故事。 遊戲的目的是為了娛樂,只要能夠達到娛樂的作用,都算是一種遊戲。 系統、 許多人最容易困惑的,或抓不到解釋的層次就在這裡。 如果以電子遊戲來說系統就是一個IP,其實也是挺含糊的概念。 比如說到瑪莉歐或寶可夢,你會知道這個名號所代表的形象,但這形象其實也是由一款一款的遊戲堆疊而成。 如果要單獨拿出這個名號而捨去遊戲,又很難具體的說那到底是個什麼。 而且一個IP底下,又可以繼續延伸出甚至全然不同的遊戲。 說遠了,總之,在TRPG裡,舉凡D&D、COC這樣的名稱,它的層級就是系統。 通常的情況下,同一個系統,在機制上具有著一致性。 像是成敗的決定、次序的決定、勝負的決定....等等這些。 在這遊戲當中,發生了什麼狀況、會代表什麼樣的意義,這就是在系統的層面裡作區分的事物。 比方說有些系統,是骰子出現的點數越小、狀況越好;另外一些系統,是骰子出現的點數越大、狀況越好。 有些系統,戰鬥是例行事項、家常便飯;另外一些系統,戰鬥是極端情境、生死關頭。 諸如此類,同一種狀況,在不同的系統中代表的意義各不相同,不論是操作上的、或是敘事中的。 選擇不同的系統,基本上就是希望能更加偏重於遊戲裡的某些意義/要素。 因為系統是衡量意義的基準,有了基準,就可以比較容易區分出什麼事項是優先的、什麼是次要的。 規則、 規則在系統的下方,同一個系統可能會發展出許多的規則。 因為系統已經決定了一個大框架,決定如何做會有什麼意義。 規則通常只是在執行面上補充了各項細則,決定這些意義、是為了因應什麼狀況而生的。 例如,系統會決定,如何做算是迴避;而規則則是更進一步的補充,迴避為了對付什麼樣的狀況。 規則是用來處理具體狀況的層級,也是在這個層級,可以看到世界觀、人物、專有名詞等等的存在。 可以這麼說,規則決定了GM和玩家表演的舞台形式,在舞台上演員的動作,表現的就是一個狀況、一個場合。 基於舞台的道具配置或是時序編排,可以預見做出一個動作以後,下一個可能發生的情境是什麼。 採取什麼樣的規則,將會決定玩家將會站到怎麼樣的一座舞台之上。 也許舞台並非同一座、上演的故事也不盡相同,但是因果關係、布置背景、揭幕順序這種的抽象規律是可以用規則來說明或指定的。 大多數的情況下在一個系統底下會有主規則和擴充規則。 主規則又可能有版本之分,例如4th、5th、2.0,擴充規則則因其對應的版本而生。 不同的版本之間會有些微調、也可能是大幅度的修編。 擴充規則可能是補充主規則的細項,但也可能是自成一格的規則體制(又稱延伸規則)。 雖然多有混亂,但只要銘記, 規則是舞台的配置方式、舞台就是劇本轉變成劇目的基礎這樣的概念,那就大約的也可以明白它對團務的意義了。 檢定、 作為最後的層級,其實沒有太多事情可說。 檢定是TRPG裡最枝微末節的一個細項,也是玩家最多直接觸碰到的部分。 檢定就是將玩家在場外的想法轉化為對應故事當中的狀況的過程,反過來也能讓故事中的狀況轉化成場外的議題。 例如來說,玩家的角色想要對指定對象進行攻擊。 那麼場外該怎麼做,才能順利與否的在遊戲裡實現攻擊的這個行為。 常見最直接的也就是代表特定行為的擲骰判定的方法,但其實只要是可以將玩家的想法連結到遊戲之中的,都能看作檢定層級的事項。 包括賦予人物能力數值的方法、獲得想要的物件的方法。 當然也有不經過擲骰而是藉由其他的方法來執行檢定的TRPG存在。 總體來說,如何創作角色、如何挪動角色、如何透過角色影響遊戲中的人事物等等,操作層面的辦法,就屬於檢定的層級。 四個層級都介紹過了之後,另外還再補充兩個中間層級—泛用系統、子規則。 泛用系統在層級上介於遊戲與系統之間,子規則則是在規則與檢定之間,也就表示插入泛用系統和子規則的序列會是這個模樣: 遊戲>(泛用系統)>系統>規則>(子規則)>檢定 泛用系統是比系統更大一點的框架,可以從泛用系統之中再區分出系統或者直接分出規則。 原理基本上是一樣的,就是層級上更大更粗略了一些。 屬於這個層級的泛用系統有D20、Gurps、BRP等等,只會有非常簡略的模板和一些原則,像是決定主要的判定是用幾面骰子丟幾點這些。 子規則,通常描述的就是獨自一格的擴充規則,以主規則為前身、增加了更多的細節與固定事項的存在。 例如把故事規定在某個固定地方、或是增加了主規則沒有的必須步驟之類的。 如果一位GM將它的房規整合為一套明文體系,那麼這套房規所屬的層級就是子規則。 其實階層所代表的,就是越往下的階層在形式面上越具體明確、可允許的變化性越小;越往上的階層在形式面上越模糊概念化、可允許的變化性越大。 當然可能多有例外,我只是盡可能地以自己的方法將其歸納為一整個序列。 用於解釋開團前的思路時,也可以對應出以下的序位: 玩什麼(遊戲)>開什麼(系統)>用什麼(規則)>做什麼(檢定) 最後,讓我們套用上述的TRPG階層論,來釋清三個常見的迷思。 Q1.系統決定玩法嗎?像是注重冒險或者注重解謎? A1.答案是否定的,玩法屬於遊戲的層級,非常的上位。 所以實務上可以將不同的玩法帶入到同一個系統裡,隨便當時的需求追求什麼樣的玩法。 但是因為系統是賦予意義的層級,所以確實還是有比較主動配合/容易促成某些玩法的傾向在。 Q2.世界觀到底是系統還是規則決定的? A2.嚴格來說,世界觀是看遊戲中想進行的劇本來決定,也就是遊戲的層級。 但如果不談論強行套用的部分,預設來說故事所直接發生的世界觀應是由規則(子規則)來決定的。 有些系統會因為其下的規則都採用統一個世界觀而具有一致性,但那仍屬於規則決定的世界觀向上層匯聚的結果,而非由系統決定世界觀。 Q3.無規則團是存在的嗎? A3.不可能,既然一場遊戲有了形式就必然有它所遵照的規則。 頂多是這個規則沒有被明文化、或是出版再發行到社會上供廣大玩家重現而已。 真正意義的沒有規則的話,表示遊戲中處理的狀況沒有規律可言,同樣的情況與同樣的指示下可以反覆變成不同的結果。 就像是明明只在原地按了手把上的同一個鍵卻竟然跑、跳、攻擊、自爆都有可能發生一樣的混亂。 |
Direct link: https://paste.plurk.com/show/CT26UvsjuhyTnqrTwxU4